前言: 发球之后的“步法调整”对于下一板的抢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支撑身体重心,而且要在还原的过程中移动到抢攻的最佳位置。在这个环节中,“小碎步”的运用耍灵活掌握,“步幅”和“步数”要根据对手回球的具体情况,力争做到合理、简洁。 在发球过程中,左脚“跺地”能够起到辅助爆发力的作用,同时可以带动身体重心专转移。 左脚先垫一小步,右脚向右横跨出,迅速回收形成平行站位,将重心落在两脚上。 根据对对手回球的预判,牛剑锋两脚向左进行“小碎步”调整,准备进行侧身抢攻。 进过二次判断后,牛剑锋右脚蹬地,左脚抬起向左斜前方移动,进行了第二次步法调整,这次调整的步幅明显增大,说明她在寻找最佳的击球点,以便充分侧开位置,保证拉球的质量,在移动步法的同时她完成了转腰和引拍的动作,并充分压低重心,准备击球,整个过程协调性很好,上下没有一个部位脱节。 随着击球动作的完成,牛剑锋的身体重心从右脚最终转移到左脚上,而由于上半身的转腰动作,她的步法又重新调整回几乎平行向前的站位,使得击球后的身体重心也能够得到充分的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