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评话杂弹(一):从“不学无术”说起

 赵太尉 2016-01-19

写在前面的话

 

我出生于原来苏州吴县浒墅关乡下的一个农村中,后来调整行政区划,先被划到了苏州郊区,后被划到了高新技术开发区,而吴县现在也被分成了吴中、相城两个区。从小就经常从收音机(我们乡下却一直叫它“半导体”)中听书,祖母、父亲都喜欢听书,

因此跟着他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听书,听的书是属于苏州的地方曲艺,学名叫“苏州评弹”。苏州评弹一般来说由两部分组成: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

苏州评话,俗称“大书”,运用苏州方言,只说不唱,兼融叙事和代言为一体。角色借鉴戏曲程式,具有挂口、引子、道白等白口和以虚拟或象征性动作所表演的各种手面。此外,并有韵文形式描景状物,刻画人物的韵白与赋赞,以及描摹各种音响的口技。多为一人独说,演出注重说噱,并对人物事件评点议论,以史料时事穿插印证。

苏州弹词,俗称“小书”,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脚色。脚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其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书目,题材以男女情爱、家庭纷争、冤狱诉讼等为主。

基本上,我更加偏爱评话,因为听“大书”爽快,听小书觉得肚肠都要痒,不爽。后来,等上学之后,又开始听起了北方评书,但在能收到的电台里,只听过刘兰芳、单田芳和袁阔成三人的,其他的基本都没有听说的。但是在学生年代,能听书的时间是不多的,因此能够听全的书很少,印象中苏州评话基本没有听全的,评书听全的只有袁《三国》。一直要等到网络时代到来之后,通过网络才听全了许多书,所以不能不感谢网络的发展啊!

言归正传,在网络上,有论坛就有争论,很多人为了小说或者评书里的一些情节、场面、问题,都会展开激烈的争论,其中尤其是武力问题,向来是古典演义小说或这评书的热门话题,典型的如一部《三国》,其武力之争,可以说是争得磨掉牙了,到现在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可见一斑。有时,见到有人经常会提到苏州评话里的相关内容来讨论,可谓五花八门。的而且确,评话流传的传统书就将近60部,其表现历史征战题材的,如《列国志》、《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传》、《岳传》、《英烈》等,称“长靠书”,又称“着甲书”;表现英雄侠义或公案题材的,如《水浒》、《七侠五义》、《包公案》、《彭公案》、《绿牡丹》、《金台传》等的,称“短打书”;另还有表现神异题材的如《封神榜》、《西游记》、《济公传》等,称“神怪书”。内容的确很丰富,听过的人想必很多,也难怪会拿来讨论。笔者有幸,曾经听过十几部,就自己听后的一些心得体会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从“不学无术”说起

 

“不学无术”这是某位网友在看了评话话本《三国》后对编者张国良先生的评价。相信在网络上,名气最大的评话是《三国》了,主要是因为张国良先生开讲的话本《三国》的流传。张老先生的话本从《千里走单骑》从关云长开书,一直要到《水淹七军》关云长归天结束。实际上,这里已经是包含了两部评话了,即《前三国》和《后三国》。《前三国》一般从曹操向关羽赠马始,至火烧赤壁止。主要内容包括赠马、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三搜卧龙岗、长坂坡、东吴十条计、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等。在苏州评话节目中被誉为“大王”。《后三国》述赤壁之战后,刘备取西川、收马超、关羽单刀赴会、定军山、水淹七军、走麦城、火烧连营、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基本上《前三国》是从晚清流传到现在的,经过说书人长期锤炼,语言比较精炼,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而《后三国》由张国良的父亲张玉书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所以比较拖沓冗长,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不管是《前三国》还是《后三国》,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是建立在“尊刘抑曹”的基调上的,因此在书里处处能见到痕迹,有得地方的确是把“尊刘抑曹”的基调渲染的非常过分的,如在“三把火”(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的情节里,把曹操一方塑造的非常愚蠢甚至是低能,甚至出现关羽率领几十个士兵就能镇住几万曹兵这样不合情理的情节,让人很是看不下去的,这一点相信看过话本的人应该有同感吧。因此有网友愤然曰:张国良不学无术!

不过,要我说,这位网友说的也对也不对。说的对,是指张国良的确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学习,而缺乏相应的知识。他们那个时代的说书人,基本上有小学毕业的话是学历相当高了,张国良从十三岁开始从父亲学说书,估计是小学学业有没有学完。象另一位三国名家唐耿良是小学都中途辍学的,他说为了说好三国要看许多古典小说,如《东周列国志》、《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大明英烈传》等,以便说书时引经据典,基本上没有看过正史,后来道老了才看看《三国志》一类的史书,但由于文化有限不能深入了解,因此真正的历史知识是很贫乏的。张国良跟他是同时代的人,出身也是差不多,经历也差不多,因此说他不“学”无“术”也不为过。

那么,不对在于什么呢?我觉得,张国良还是“学”的,学的是评话,所以他是有“术”的,他的“术”就是在评弹界被称为“张《三国》”的书,因为在苏州一带,解放前说三国的艺人很多,有的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唐再良、唐耿良一派的就称为“唐《三国》”、张玉书、张国良一派的就称为“张《三国》”。张国良的三国话本之所以那样把曹操一方写的如此不堪,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他父亲张玉书就是这样教他的,而他师祖黄兆麟也是这样教他父亲的,而黄兆麟的师父许文安也是这样教听他的,如此而已。那么,以前的说书人为什么非要这么写,甚至拼命丑化曹操一方呢,原因很简单:听众喜欢听。从北宋“说三分”,已形成“尊刘抑曹”的倾向。两宋理学家们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强化,必然会影响民间文学的价值观。再加上罗氏《三国演义》一出,三国人物褒贬基本定性,到清朝达到教条化程度。因此产生于清朝的三国评话怎么可能说曹操的好话?说曹操的好话的话岂不是砸自己的牌子断自己的生路?听众也不会买账的。说书人要吸引生意,必然要投听众所好,在不改变历史的情况下,改动情节,丑化曹操一方,歌颂刘备一方,来吸引听众。苏州评话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书的原题材的着力点主要是放在细节的刻画上,而对于其所表达出来的主题思想(或叫中心思想)则是全盘接受,并且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绝对化的刻画,表现为正方益正,反方益反,以此来吸引听众。所以,张国良继承的是那样的话本,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自然也就是那个样子了。虽说我们现代人看不惯,但是不代表几十年前的人看不惯。

所以,张国良到底是“不学无术”还是“学而有术”呢?个人见仁见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