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管理】“未来教室”来了,“未来教师”准备好了吗?

 高歌1 2016-01-20
新朋友请点击上方“人民教育”关注我们,老朋友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民小编说
5月12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到访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观摩了一节别开生面的iPad教学课。课中的数字化教学、移动终端的使用、人机互动、情境探究教学……都是构建一个“未来教室”不可缺少的元素。

什么是“未来教室”?“未来教室”有何特征?“未来教室”与传统教室的差别在哪儿?这些问题让小编一一为你解答!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未来教室”的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我国等世界上多个国家早已对“未来教室”开展了研究,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仅走进了高校,同时也走进了基础教育。

1
走近“未来教室”

高科技化

未来教室的提出与发展伴随着教育理念与技术的进步,它为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拥有高科技硬件、高智能软件和丰富教育资源的环境。

未来教室摒弃了传统的粉笔与黑板,以电子白板作为替代,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以“人”为中心

在“未来教室”的设计理念中,“人”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更是教室环境设计的中心。

未来教室致力于利用高科技使教室的功能最大化,不仅要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更要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在环境设计中,更是考虑到了灯光、声音、空间排列等因素对学习体验的影响。

互动性

未来教室不仅重视人机互动,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师生间与生生间。

在教学过程中,未来教室支持更为开放的情境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移动终端加强教师与学习的实时交流与课堂反馈,以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

空间可重构性与延展性

在空间的设计中,未来教室致力于突破传统教室讲台与课桌椅的空间设计,不仅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方便的调整,更可以将空间延展至诸如走廊、多功能间等。不同的“未来教室”在空间的设计中具有其独特而合理的思考。

2
“未来教室”实例

日本东京大学KALS

KALS的建设始于2007年,它支持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小组合作、演讲汇报等多种需要。在空间的设计上,KALS将教室分成了教室空间、等候区、储藏间、工作间和会议室5个区域,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区域。

最值得一提的小编认为是KALS的豆瓣形课桌,喏,它长这样


豆瓣形课桌专为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可支持2~6个人的协作学习,在协作过程中,学习可以通过将课桌进行拼接而节省教室空间,也拉近彼此的距离。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TEAL

TEAL的设计理论是将学习与动手相结合,互动与实践才是学习的主题

与KALS有个最大的不同,它的课桌是不可移动的。因为TEAL专门为物理课而设计,课桌与实验设备相互连接不便移动。


在TEAL的四面墙上都有多个投影屏幕,方便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够便利地看到教师的内容,提高了相互之间学习的交流。

清华大学Smart classroom

2003年清华大学开始建立属于他们的“未来教室”Smart classroom,与前两个例子不同的是,清华大学的“未来教室”服务于远程教学

学生通过Same View在电脑前上课
老师在智能教室里像课堂教学那样通过网络给同学讲课


它通过使用隐藏式的摄像头和电脑设备实现远程教学,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操作加强教学的真实感,比如可以实现教师通过语言操作电子白板,学生通过在线系统实现更趋近于真实的实时互动。


“未来教室”难道专属于高校么?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在北京、广东、江苏、湖北、新疆等地建成中小学未来教室1400余间。按照《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全市中小学校将建成200间未来教室。小编这就带你看看咱们基础教育里的未来教室!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
“未来教室”

泡桐树小学西区于2014年2月成立了第一间“未来班级”,尝试在教学中常态化运用电子书包影响师生的学习方式。

在“未来班级”中,教师通过发布任务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个性学习,孩子们的作业形式多样化,分为线上作业与线下作业两部分,家长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记录。

台北市私立立人国际国民
中小学“未来教室”

当你进入这间“未来教室”时,你肯定会被那块取代了黑板的132寸大屏幕所吸引,这是一块可触控的互动式教学墙

为了将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未来教室”中的教师可以利用手中的平板操控教学墙。每位学生的座位上配备了一台电脑,在书桌的夹层中还设有读卡器装置,学生可以通过专属于自己的卡片进入自己的课业系统

苏州市黄桥实验小学
“未来教室”

整个教室覆盖无线网络,原有黑板变成了抽拉式,内嵌一台70英寸多媒体智能交互触控一体机,每个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和充电柜,这就是黄桥实验小学的“未来教室”。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只需要在一体机的屏幕进行演示,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与老师进行互动,比如答题,答案会通过无线网络集中上传到老师的一体机屏幕上,便于老师观察与批改。

杭州市建兰中学
“未来教室”

iPad、无线网络全覆盖、电子白板、远程对话,这就是建兰中学的“未来教室”。

建兰中学的“未来教室”设置在独立的阅览室中,为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而设计。阅览室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学生可通过人手一台ipad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同学们的观点,当然,偶尔也可能来一场远程对话!

3
有何不同?
“未来教室“ VS ”传统教室”

未来教室与传统教室不是时空观相比较的概念,在设计、配备及使用中,至少有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服务对象

传统教室主要是便于教师的教学,其主要功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封闭性场所。尽管我们看到一些现代装备技术已经应用在部分教室中,但因其本质功能没有转变,因此还是穿着新鞋走老路,难以称之为未来教室形态。

未来教室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它不仅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还应当是学生的活动中心、体验中心、交流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教室更像一个学习社区。

开放性

传统教室是封闭的,每一间教室都是孤立的个体,教师成为教室绝对的主宰,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极其单一。

而未来教室彼此之间是联通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通过技术手段变得完全开放。学生不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上,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具有多样化特征。因其开放性的变化,使得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者,而演变为学习的辅导者,其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在讲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

智能化

传统教室完全就是一个没有智能的冰冷空间。

当然,现在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讲智慧课堂、智慧教室,但我更倾向于智能化是未来教室区别于传统教室的一个特点。它可以即时获取教师与学生的各种信息,可以依据情境、环境的差异表现改变教室的布置,可以依据教师与学生的需求改变教室的结构等。

综合性

传统教室或是普通教室,或是单一的学科教室(实验室)。未来的学科建设在不断强调学科自身特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综合性。

因此,未来教室的设计应当是能够满足学科整合、资源整合需要的。

4
在应用和实践上
未来教室需要关注的问题
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应当充分考虑所涉及的环境不应对师生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包括光环境、声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电磁兼容性环境等,还要从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考虑装备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应性问题。

在正确的理念下开展探索

“未来教室”绝不是经费投入的竞赛和所谓现代技术的比拼。

真正的未来教室研究与实践,应当以投入产出比的效益来衡量,以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来衡量,以是否有效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来衡量。

不断丰富与加强理论研究与探索

在未来教室的探索中,需要不断地丰富与加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大力开展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技术应用的培训。

如没有教师这一中间载体的有力保障,未来教室的研究与实践很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

5
网友热议

刘丽梅(大连)
我认为掌握电脑等电子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素质。我很赞成未来教室的理念,至于把电子设备引入教学,在电脑上完成布置的作业也不是不可能,孩子当然更感兴趣。

我儿子是小学二年级,他们学校就有网上作业,叫“一起作业网”。未来教室我期待人手一台电脑,老师上课可以快速用电脑操作,好多当堂检测马上可以面批面改。
王小东(江苏)
高科技进教室是方便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完全依靠这样的东西,恐怕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孩子们还是在不断的塑造之中。

我理想中的未来教室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有一扇可以随心所欲的通往苍翠的森林、能够遨游无边无际的海洋、能够翱翔蔚蓝的天空......这些通向许多地方的任意门,让我们拥有更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步进行。

电子设备只能作为辅助性教学的形式,因为学生还是需要老师来引导学习的。
孙光友(湖南)
毫无疑问,未来教室对改进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会有很大帮助。但我有一个观点,无论未来教室怎么变,永远也不能代替老师的作用

未来教室主要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有利于资源共享,但那主要是用于学习知识。我们的教育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做人。教做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就会远远超过技术手段

在我的设想中,未来教室还是应以突出人的中心地位来设计,还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不能让人的教学活动淹没在技术手段中。运用高科技推进教学改革,最怕的就是见物不见人,最美好的教育生活还是师生之间生命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相拥。
刘玉真(山东)
我认为未来教室作为教学手段应该是不错的,至少比现在的强。现在的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多媒体设备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人用设备,而是设备限制了人,课堂内容很多都是预设的,完全统一的,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自主学习,这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而未来教室更重要的是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习,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保证,学生的能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当然,作为新生事物,会出现各种问题,它还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顾文艳(江苏)
没有哪一种教学方式是适合所有年段所有学科所有课型的,未来教室也不例外。不管未来教室是否成为流行大趋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最流行的未必就是最适合的

我的想法是,未来教室应该具备面对未来学生所需要的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具有适切性的教学方式。我不是否认设备的作用,而是认为不应依赖设备的作用,并且要因课制宜,因人制宜。
本文整理自丁书林《构建未来教室:装备技术应用的探讨》、谢未《东京大学KALS与麻省理工学院TEAL未来教室案例分析》、清华大学新闻网、泡桐树小学西区教师频道、engadget、今日相城网;由新媒体部实习生蔡沁知、朱梦渊编辑
人民教育微信
官方微信号:irenminjiaoyu。
欢迎您给本账号回复改进建议。
人民教育校长群号:284035142。
人民教育用户群号:301126983。

期待您的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