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仙理论体系之确立

 青木森森 2016-01-20

  神仙信仰,源自战国时代,起初方士们只是游售其方术贲与宣扬神山仙岛.安期彭祖之类的传说,并无理论,因而传其术不能通。战国末,受邹衍的启发,吸取阴阳五行说,以言形解销化,说法亦甚牵强浮表,未足以掩饰其妖妄荒诞之真象。至两汉初,复吸取黄老之学.《易》学及儒家谶纬之学,以自文其教。但其理论仍未脱就方术而论方术之巢臼,分散而无系统,浮泛而无内涵,哲学色彩不浓。一直到西晋,经书虽不少,但仍无一本将丹鼎.符籙两派的教义与方术统一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着作。及至东晋,才由道教着名学者葛洪完成。

  

  葛洪(二八三至三四三年)是东晋着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他着有《抱朴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抱朴子.自叙》说:《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祷邪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道家。

  

  葛洪所说的道家,就是指神仙道教。所谓神仙道教理论体系,即体现于葛洪《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每篇为一卷。二十篇即《畅玄》.《论仙》.《对俗》.《金》、《至理》.《微旨》.《塞难》.《释滞》.《道意》.《明本》.《仙药》.《辨问》.《极言》.《勤求》.《杂应》.《黄白》.《登涉》.《地真》.《遐览》.《袪惑》。

  

  《畅玄》.《地真》主要在哲学方面论述本体观。《畅玄》中说: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地真》中说: 人能知一,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

  

  《论仙》.《对俗》.《至理》.《塞难》.《辨问》主要辨说神仙之存在与可信。《论仙》中说: 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有其道,无以为难也。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无此事……岂不悲哉。

  

  《金丹》.《黄白》.《仙药》主要论述求仙之方伎,冶炼金丹.炉火黄白.五芝仙药等。《金丹》中说: 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赊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微旨》.《杂应》主要论述求长生之众术及众术之损益。《微旨》中说: 或日: 方术繁多,诚难精备,除置金丹,其馀可修,何者为善?抱朴子曰: 若未得其王要之大者,则其小者不可不广知也。盖借众术之共长生也。

  

  《登涉》.《极言》.《勤求》.《袪惑》言求仙要有决心,敬礼良师,还要知道禁忌及辟邪之符图。《勤求》中说: 仙之可学致,如黍稷之可播种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获嘉禾,未有不勤而获长生度世也。

  

  《释滞》.《道意》.《明本》主要阐述仙道之高尚及道本儒末之处世.治学原则。《明本》中说: 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遐览》主要记述师事郑隐的情况及列举郑隐所收藏的道书。

  

  《抱朴子内篇》除了多方面阐述神仙之存在.可信.可求,而且对降布风雨云 雾.形成山川.驱逐鬼神与虎豹.水火不伤.寒暑不觉.腾云游空.分形隐形.千变万化等各种方术,都作了鼓吹;对辟谷等养生法.长生不老之采集.制作法,金丹烧炼法,神符之效验等,都作了较具体的阐述。反复强调他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可信的,并非虚妄之言。他还列举了天仙.地仙.尸解仙等神仙之种类;还列举了道经.神符之名称,……可以说是集神仙思想及方术之大成,蔚然形成了一个系统。

  

  葛洪的神仙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 吸收玄学思想,以玄为宇宙本原。认为玄为自然之始祖,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治亿类;玄之存在,眇眇乎其深也,绵邈乎其远也,高则冠盖乎九霄,旷则笼罩乎八隅,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而为无(见《畅玄》)。《畅玄》中的玄,《道意》中的道,《地真》中的,一都是指宇宙本原,都是玄。《畅玄》中的元一,《地真》中的真一.玄也都是玄的衍化。认为玄是宇宙生成运动的根源,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宇宙一切皆从玄出,而玄又超出一切之上。葛洪本体观中的元一.真一.玄一,并不纯粹是精神概念,而是可以人格化的神秘的至高灵物,通过思存念作,能够引来这种神灵而却恶防身。在这种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塑造了元始天王这一至尊之神,实际上就是玄的化身。这样,客观唯心的本体观,便成了元始天王创造一切的教义。

  

  二: 不尊老子泛论,独尊还丹金液。葛洪反复论证神仙的存在及可学.可求,肯定其非虚妄之说。虽说他继承了过去的神仙思想,但他亦有所取舍,最明显的一点是,他认为汉魏道教所充斥的依附黄老的道书,不足以演畅微言(《释滞》),徒诵之万遍,殊无可得也,即使是出于老子的五千文,也不过是泛论较略,但暗诵此经,而不得要道,直为徒劳耳(《释滞》);至于文子.庄子.关令尹喜等,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其去神仙已千亿里(《释滞》)。他所虔诚信仰,并竭力加以推崇.阐扬的则是金丹道。《金丹》中说: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金丹何以能益人长生呢?《金丹》中说: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

  

  他崇信金丹轻举,讲究药物养生,以为金丹.药物可以沾洽荣卫,人的躯体可以不死而登仙。葛洪金丹道另一特点是,他虽然知道《魏伯阳内经》,他却不假借《易》理以言烧炼,不引据魏伯阳的金丹理论,而是直述其方法及实践经验。

  

  三: 有因无而生,形须神而立。葛洪认为形须神而立,固形乃可以留神,神不离身,则可以永生。《至理》中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气疲慾胜,则精灵离身矣。夫逝者无返期,既朽无生理,达道之士,良所悲矣。

  

  葛洪强调炼形的重要性,这是道教神仙理论的一大特点。与幻想灵魂入天堂之说,显然有相异之处。

  

  四: 我命在我不在天。葛洪认为人的禀性寿命,并不是天地所能决定的,连生我妊我的父母,都不能决定我的姿容及性理.智慧,更何况辽阔的天地呢?推广而论之,万物皆非天地之所为,不过是万物感气,并亦自然,与彼天地,各为一物(《塞难》)。人的禀性寿命决定于结胎时自然气之所值,故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西昇经》中说: 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塞难》中说: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所乐善否,判于所禀,移易予夺,非天所能。譬犹金石之消于炉冶,瓦器之甄于陶灶,虽由之所成形,而铜铁之利钝,瓮罂之邪正,适遇所遭,非复炉灶之事也。

  

  这是宿命论。由于葛洪说明了凡事仙道者,皆是命中已定,求之必得,因而鼓励道徒积极从事自我修炼,以求寿命延长。故《黄白》中说:《龟甲文》曰: 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五: 不必求速登仙,最好是止家不死。葛洪认为从人情而论,还是不汲汲于升虚为好,若幸可止家不死,作活神仙,就最美了。《对俗》中说:彭祖言,天上多尊宫大神,新仙者位卑,所奉事者非一,但更劳苦,故不役役于登天,而止人间八百馀年也。

  

  又说: 当神仙当然是逍遥自在,可是若委弃妻子,邈然断绝人理,坱然与木石为邻,这有什麽意思呢?显然是贪生的愿望。

  

  六: 为道当先立功德。《对俗》中说:按《玉钤经中篇》云,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又说: 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若不服仙药,并行好事,虽未便得仙,亦可无卒死之祸矣。

  

  这是将修仙与社会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了。

  

  葛洪确立的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不是偶然的.孤立的造作,而是其来有绪,并有其客观历史条件促成的。

  

  魏晋时期,一方面由于门阀贵族招致方士,使方士们得以亲近门阀贵族,在他们中蚀播神仙方术,并为适应门阀贵族的需要而造作教义;另一方面由于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互相残杀,高门贵族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失势者中有的感到前途暗澹,悲观失望,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在行迹上便趋于崇尚老庄,专务清澹,且喜养生方术,形成玄学流派。这两者契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由于玄学风气的盛行及门阀贵族中不少人信奉养生术及五斗米道,道教便吸收玄学来运酿自己的理论体系,向义理化发展,因之衍生出了一些经书。按东南滨海一带,素传神仙之说,吴时,神仙信仰亦颇盛行,孙权就是信者之一《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说:(孙)权与张昭论及神仙,(虞)翻指昭曰: 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三国志.吕蒙传》便记载,吕蒙病笃,孙权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葛洪的从祖葛玄,便是孙权所招致的着名方士之一。葛洪本吴人,亦为名门宫宦之后裔。他受吴地社会风气以及葛玄之影响,好事神仙方术,同时他也是一位究览典籍,才章富赡的人。其从祖葛玄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于左慈(元放),葛玄传弟子郑隐(思远),葛洪师郑隐。郑隐不仅精于烧炼金丹,而且是位劝书家,他收藏有道教经.记.符.图.文.篆.律.仪.法.言等二百六十种,共一千二百九十八卷,其中各类经书六百七十八卷,符六百六十卷,内容包括炼养.服饵.算律.神仙理论等多方面的记述。这些经籍,为葛洪撰述神仙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葛洪还曾师事鲍靓(玄),受《三皇经》,因之他也重视神符等杂术,不过置于烧炼金丹之辅助术而已。再者,当时儒家.佛教及无神论者对道教颇多批评,葛氏世代信奉道教,为了自尊.自文.自神其金丹道教而建立起理论体系,以与儒.释相抗衡,这也是促成其着《抱朴子内篇》的原因之一。

  

  葛洪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方术与神学纳为一体,将道教丹鼎.符水从理论上纳为一体,而确立神仙理论体系的。

  

  但这个以金丹道为中心的神仙理论体系,乃是贵族宗教,试问平民百姓衣食犹且不足,哪里有条件去炼养金丹呢?而传播于民间的道教,则只可能是符籙派。前者按门阀贵族的需要而发展,而后者则随着民间信仰者的思潮及生活处境而活动.发展,两者理论上虽基本相同,但行迹则回然相异。

来源:中国道教文化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武汉长春观公众微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