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与情绪能分离吗?

 红茶橄榄 2016-01-22
认知与情绪能分离吗?

构造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的本质的形而上观点强调认知,动机和情绪的独立性。这种观点带有强烈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色彩并生发出争论中的其它许多问题。尽管它在争论的早期就已经出现,我还是把它放在最后来讨论,因为我希望自己的主要观点能比较明晰并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研究成果很少能改变我们思考理论的和形而上理论问题的方式。大量的理论和形而上理论的研究者发现:他们的研究几乎不能解决这类问题,甚至不能完美地或者很好的地证明他们的研究假设。

大量的关于认知——情绪关系的观点都认为认知和情绪在本质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斯切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斯切夫认为刺激和反应都既可能是原因又可能是结果。为了强调他这个控制论的,非线性的观点,他引用了约翰.德维(John Dewey)关于反射弧的精彩论述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有关认知和情绪的会议上,几个在以前的争论中没有发表过看法的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与认知和情绪紧密结合相类似的观点。举例来说,1986年杰诺姆·布鲁纳在他的题为《驼峰和胖子能混为一谈吗?》的文章的第二部分强烈反对将心理划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三个部分,认为这种做法割裂了这些心理机能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我的同事(苛勒和福尔克曼(Folkman))和我在《修理无法修复的东西》一文中用了同样的结肠的比喻,目的是为了表达类似的观点:认知,情绪和动机是交互作用的。

朱迪.邓恩(Judy Dunn)强调情绪和动机在孩子的相互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之相似,布鲁纳认为个体体验和内化外部世界的每一种方式都要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生理过程。布鲁纳写道:“问题不在于情绪(或态度)是否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和它在思维中的精心运作,而在于哪种态度应该采取。个体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总要采取一定的态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态度转换机制,专门负责适当态度的选择。为了省事儿,我打算给予这个转换机制一个简单而又有争议的名字——自我。儿童并不是简单的从句法本身去掌握句法,也不像极少数学者和辞典编纂者那样简单地通过智力活动来获取意义。他们通过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来获取得这些技能,包括请求,象征,交往,抗议,主张,控制等。”稍后布鲁纳又在文中指出:“实际上,当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并介入其所处的文化时,情感因素就同知识紧密结合,并通过学校教育,科学和书面语言获得一系列相关的新的概念,并应用这些概念依据经典(而非自然)规则进行理性思维。”

下面我将引用布鲁纳关于与环境的协调的另一个论述,部分是因为我在1991年发表的文章中曾经提出类似但不如他的观点那么完善的观点,还因为它清楚地论述了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而这个问题目前仍被相当多的心理学家所忽视。他说:“我认为自我的独立有赖于在协调文化规范和个体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对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把握——通过言语和行动来达成问题的解决。其中,用言语解决问题是个体同文化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

布鲁纳的认知,动机和情绪总是相互交错的观点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布鲁纳和邓恩都提到了适应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和成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重要的利害关系。正是与情境的关系引发了布鲁纳所说的“态度”。但是态度(类似于扎杰恩克的爱好)并不是在每一种情境中都很活跃。也就是说,它很可能只是一种意向而并不表现出来,它并不一定都得表现为强烈的外显情绪。尽管情绪总是包含着认知活动,但不一样的是,即便是有明确目标的认知活动也并不总是伴随有情绪状态。在很多无关紧要的情况下,认知可以很冷静或冷漠,而不是热情或热切。而且,热切和冷漠只是相对的概念,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什么对我们根本不重要,什么对我们至关重要。

就在由比尔里森和齐道尔斯编纂的这一部书中,桑托斯特法罗(Santostefano)提出了与布鲁纳相似的关于认知和情绪互倚性的观点,认为这种互倚性不仅仅是交互作用。他写道:“在把认知和情绪看成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的情况下,研究者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在认知和情绪的交互作用中,究竟是认知还是情绪更为重要。与之相关,伊扎德提出了一种模式,认为认知激发情绪,这种模式倾向于认为理性是好的,有益的,而情绪是坏的,有害的。因此,他认为理性思维控制情绪并充当其代言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认知和情绪合而为一,则关于认知和情绪的相对重要性的争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自动消除。”

最后,在这一本回顾对于认知,动机和情绪的独立性的探索的选集中,西格尔(Sigel)做出了如下论述:“我认为导致认知和情绪的争论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坚持认知——情感的两分法,把情感或情绪看作是非理性的感觉,而把认知看作是人的理性机能——思维。”尽管西格尔赞同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认知和情绪往往结合在一起的观点,他同时又指出我认为情绪和认知又可以分离的观点存在逻辑上的问题。结合和分离好像是相互矛盾的。也许“结合”和我倾向于使用的“互倚性”包含了更多的相似之处。不过,我还是应简要地指出:“即便理想的心理状态是统一,协调状态,在特定条件下分离也可能发生。”在这一点上,西格尔也指出:“尽管皮亚杰认为认知和情感不可分离,但是在他的所有著作中,他都没有关注过情感因素在儿童的任务完成中的作用,也没有结合情感来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解释。”西格尔给出了如下的认识论观点:

“实质上,这种分类(知情意三分法)并不存在。我们人为地构建了这种分类,定义了它们的参数,并努力去寻找支持这种分类的合理的事例。真的存在一个完全的情感范畴——不包含任何的认知因素的范畴——吗?真的存在一个完全的认知范畴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运用不同的标准和定义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