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主义和联通主义的学习特点以及远程学习策略

 教技1501高凯 2017-04-13

认知主义学习特点以及远程学习策略:

托尔曼(EC.Tolman18661959)、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布鲁纳(JSBruner1915 )和奥苏伯尔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它关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通过对学习者认知结构所作的假说来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其基本观点有:

  1.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习者知觉和概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方式。认知结构是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在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

  2.学习是凭借智力与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认知的过程,决非盲目的尝试;

  3.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认为外在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外在强化学习也会发生。

  这种学习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智能的培养,重视内部心理活动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众多,下面分别介绍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三种理论流派: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着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

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3。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①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

③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

④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学生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将其再现或派作他用。

   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它也是积极主动的,与“师讲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有质的不同。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系统知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并能得到巩固,主要靠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强调从一般到个别,发现学习强调从个别到一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积极主动的过程。他们都重视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加涅认为,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便发生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学习前后操作水平的差异来推断学习的发生。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学习可以区别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A、动机阶段;B、了解阶段;C、获得阶段;D、保持阶段;E、回忆阶段;F、概括阶段;G、操作阶段;H、反馈阶段。

托尔曼(EC.Tolman18661959)、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布鲁纳(JSBruner1915 )和奥苏伯尔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它关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通过对学习者认知结构所作的假说来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其基本观点有:

  1.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习者知觉和概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方式。认知结构是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在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

  2.学习是凭借智力与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认知的过程,决非盲目的尝试;

  3.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认为外在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外在强化学习也会发生。

  这种学习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智能的培养,重视内部心理活动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原理,以便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众多,下面分别介绍其中颇具影响力的三种理论流派: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学习特点以及远程学习策略:

西门思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

联通主义表述了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目的也发生了变化。联通主义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解上: 即知识基础的迅速改变导致决策的改变、新的信息持续被获得、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联通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对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所以在西门思看来,在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物更重要。网络、情景和其他实体(许多是外部的)的相互影响导致了一种学习的新概念和方法。个体对明天所需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对今天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对所有学习理论的真正挑战是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促进已知的知识。不过,当知识为人所需,而又不为人知时,寻出出处而满足需要就成了十分关键的技能。由于知识不断增长进化,获得所需知识的途径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知识发展越快,个体就越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识。

正如西门思所指出的,联通主义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与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的原理的整体。学习是一个过程,这种过程发生在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学习(被定义为动态的知识)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在一种组织或数据库的范围内)。我们可将学习集中在将专业知识系列的连接方面。这种连接能够使我们学到比现有的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其实,联通主义表达了一种“关系中学(learning by relationships)”和“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的观念。贝尔(Philip Bell) ,(William Winn)认为: 新的、高度交互的、高度网络化的媒介,推动人们探讨一种对有意义的交互和远程协作反应灵敏的框架,比如分布式认知。这是支持分布式或者集体智力的更为一般的系统设计的具体形式。当人们听到虚拟社区、协作网络课程、分布式多媒体、虚拟协作、浸润式环境和泛在计算的时候,他们需要一种像分布式认知这样的整合性理论观点,用户构建他们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理解。

从整个学习理论发展过程来看,联结主义(Thorndike)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在他们看来,学习发生在我们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之中。而新联结主义(神经和认知科学)关注的是神经网络一关注我们的学习方式一类比于把学习看成一种基于神经元联结的信息加工过程。联通主义继承了认知科学的新联结主义的某些特性——把学习看作一个网络形成过程。但新联结主义仅仅关注学习是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而联通主义关注形成过程和创建有意义的网络,其中也许包括技术中介的学习,承认当我们于别人对话的过程中学习发生。联通主义强烈地关注外部知识源的联结,而不仅仅设法去解释知识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的形成。

目前的各种学习理论正在不断地分化和整合当中。联通主义不能严格地看作一种“学习理论”,而应该看作一种面向网络时代的“学习观”。正如西门思与笔者通讯中所提出的: “我不知道联通主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的学习。做这样一个描述和论断还非常早。然而,在我看来,联通主义能够更精确地解释学习而不是建立一种理论”。因为“大多数学习理论来源于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联网和使用技术来组织信息的时代。联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承认学习的显性、隐性,直接、间接,外部和内部特性。”因此,该观点仅仅在学习的外部联结上提出了一种视角,并未系统关注和解决学习的发生问题,更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应对当前学习实践的发展,对学习的其他特征和需求关注显然远远不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