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形意拳流传概况及风格特点

 昵称30138379 2016-01-22
目前全国各地的形意拳按地域来分,大致分为山西,河北,河南三大支派。山西和河北其实是一派,都是李老能所传授,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这三派的理论在大的方面,都遵循同一个理论。也就是形意拳老谱中曹继武的十法摘要,和乾隆十五年间的形意拳谱以及岳武穆九要论。还有孙录堂的拳艺述真,和姜容樵的形意母拳等。理论相同,技法各异,风格不同。在全国各地传授比较广的是河北支派。但在地区练习最多最集中的是山西支派。关于河南和山西支派这次不做重点论述,这篇文章只是谈一谈北京地区形意拳的流传概况及风格特点。形意拳是何时传入北京的?是由何人传去的?北京的风格特点是怎样形成的?目前的状况怎样?
    一.北京形意拳的形成过程:
    1.传入北京
    首先以形意拳的名字在社会上叫响的是李老能,李老能学艺于山西戴家心意六合拳,戴家保守密不外传,致使该拳只在家族内流传,流传不广。李老能学艺十年之后,在山西,河北广泛传授,教出了一批响当当的弟子,这些弟子又传授了大批的弟子,李老能的二代和三代弟子们为形意拳打出了威风,打开了天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批人不但技击功夫非常了得,而且,在形意拳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功劳。
    形意拳是何时传到北京的呢?是谁首先传过去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年以前,我就作过调查,作过记录,北京的形意拳是在1900年的前十年和后十年形成的。即1890――1910年间。是由一批人而传授的,而不是一个人。
    在清朝末年,正是一个社会大动荡,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社会的时期,国家面临改革,社会在发展,文化在进步,思想非常活跃,群众的革命正在各地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正处在变革的前期。外国文化的渗透,中国铁路的兴建,使交通便利了许多,促进了各方面的交流。由于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一些官宦人家和富商纷纷延请保膘护院,以保家财和人命。这样也为武术的施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给练武的拳师提供了机会。
    北京是天子脚下,是帝王之都,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旧社会很多武林高手,都纷纷到京城来,以大开眼界,以广交朋友,以提高技术,以扬威立万。到京城来寻找自己的价值,进行自我的表现。这些武林人士各自在当地都已经是顶尖高手,无有对手,他们把技艺带到了北京。由于北京人才济济,全国大部分的精英都谋求在京城的一席之地,能在京城站住脚的、扬出名的人,都是全国的佼佼者,北京的名人就是全国的名人。这些人把他们多年练功的心得体会带到了北京,同时,京城中的太极拳以杨、吴盛行,京城中的三皇炮捶,八卦掌,少林拳、罗汉拳,太祖拳,通臂拳,岳氏连拳,京城还有非常著名的扑户摔跤等。在京城中的这些拳家好手,都是当时想当当的人物,这些拳家在当时都是本拳种的佼佼者。这些前辈到达北京以后,大长了见识,见到了很多的拳种,增加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广交了朋友,也通过技艺的交流向其他人学到了很多长处,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技艺和理论也起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京城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众多武术家的互相交流学习的环境中,在互相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在这个大的氛围下,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技艺的总结和提高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但技术上通过交流学习得到了前进,而且在理论上由这个环境中的影响也得到不断升华,同时人品武德也得到提高。落脚京城的这些前辈们他们再去传授弟子,我相信一定比他以前所教的弟子要有所不同,一定会高出许多,因为他本人的技术和理论水平都提高了许多。所以,目前北京流传下来的几十个拳种都是最优秀的拳种。形意拳也不例外也是如此。
    形意拳在传到北京的过程中,我大致分了几个阶段,初期传入阶段,是清末民初的1890--1910的二十年间,在这期间,主要是有:郭云深,刘文华,李存义,李魁元,李云山,耿继善,刘德宽,尚云祥,孙录堂,张祥斋,张占魁,邓云峰,许禹生,李玉林,唐凤亭,靳云亭等。在这些人之中,有的是长期在北京居住而流传教人的,有的则是短期来北京几个月而教人的,象郭云深就是短期来京曾教过尚云祥的。就像现在的人谁都愿意到北京来看一看,转一转,这是国家的首都。尚云祥一直住在北京,父亲在北京开了一个杂货店,主要卖麻绳和牲畜用的杂具等,他年轻时拜李存义为师,学练形意拳,后曾得到郭云深前辈的指点和教诲,使其技艺大进。
    2.北京的流传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民国初期至解放初期。即1910――1950的四十年间。在这其间北京形意拳的主要传人有:刘文华,尚云祥,孙录堂,张占魁,邓云峰,许禹生,靳云亭,刘采臣,李玉林,李剑华,王继武,韩慕侠,孙存周,陈子江,刘华甫,赵克礼,吴子珍,许效禹等。还有很多前辈短期到北京传艺,这些人数更多。
    刘殿堔在1911年应张恩绶之荐,任北洋法政学校武术教员,民国初先后在陆军武术技术教练所、清华学校等任武术教员,传授了很多的学员.
    耿其善幼习花拳,后与李存义一同拜刘奇兰为师,习练形意门拳械,于1900年与其徒邓云峰创办四民武术社,对北京形意拳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邓云峰在1900年左右,创办了<四民武术社>,四民是意在工商士贾,广泛传流.后吴子珍接替师傅邓云峰任四民武术社社长,一直到1950年。
    孙录堂幼年从李魁元读书兼习形意拳,继从郭云深学习达七年之久,深得精髓.1919年进京,在京城也传授了很多著名的弟子.孙录堂是武术大家,著有五本著作流传于世.被武林界奉为经典著作.
    尚云祥幼年随父在北京经商,同时从马大义习弓力拳,在比试中屡次败于形意拳,于是又从李存义学形意拳,艺成后,曾任京城五城兵营侦探,后为太监李总管护院.在北京火神庙设馆授徒几十年,教了大量的弟子,尚云祥于193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尚云祥的一生是在北京学拳,练拳,教拳的一生,所以,在北京有相当多人是尚云祥这一支传下来的。当然,尚云祥也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也教出了很多弟子,为形意拳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许禹生是武术教育家,北京人,自幼习武,聘刘德宽为家馆教师,后从扬健侯学太极拳,民国时期任教育部专科系主事,为雪东亚病夫之耻,建议在学校设置国术课,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并成立体育学校,首次将武术列为学科,考核成绩.创办体育研究社.由其倡导与武术界名人开办了北平体育讲习所,1929年又改为北平国书馆.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师资,普及了武术知识.是北京倡导武术的大家.
    许效禹北京人,从尚云祥学形意拳.历任北平国术馆付馆长兼教师,先后在北平体育专科学校,北平孔教大学,中学,警察学校任教.在北京教出了一大批弟子,这些弟子在北京又传出了更多的弟子。
    李剑华自幼随父李云山同受业于李存义,后又学艺于张占魁.清华大学成立之初时,其父李云山任国术教练,1918年父退休后,由李剑华担任武术教练,传授形意拳和八卦掌,授徒甚众.
    刘采臣学艺于耿继善,大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开办了武术讲习所,传授形意拳,八卦掌及六合拳等,也教出了一大批弟子,
    以上只是著名的几个人,应该还有一大批散落在民间的形意拳师,自己默默无闻的传授着形意拳,他们向名师学习过,但自己并不是很有名,他们也传授了很多的弟子,也为形意拳的发扬光大作出了贡献.北京形意拳的传入,大约是在1900年的前十年和后十年这二十年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一批人是形意拳的精华,是形意拳的佼佼者,在形意拳的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人物。
    3.形意拳在北京的发展壮大阶段:
    这一段时期大约是民国成立开始,至1950年约四十年左右,中国正处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自由民主的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地方割据,共产党诞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屠杀残害中国民众,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八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跑了国民党,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之魂的武术,它以技击为核心,以健身自卫为目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在各种历史的背景下,在广大民间的人民中间,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顽强的流传,繁衍,传播,发展和创新。
    在民国建立初期,精武馆的建立,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和屈指可数的几次全国的武术比赛,对武术的发展和推动其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形意拳简洁实用,出功夫最快,没有花架子,在全国国术的历届比赛中,有一批人均取得过较好的战绩,这样也极大的提高了形意拳的形象,树起了形意拳的威望,为推广发展形意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北京是帝王之都,在天子脚下,是国家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这样社会各地的成名人物,纷纷到北京来,以寻找自己的价值,以提高自己的名声,以开阔自己的眼界,这些成名人物,把自己赖以成名的技术,带到了北京,流传了下来,这样北京的形意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北京比较著名的,对形意拳的传播贡献较大的,传人较多的人物有:尚云祥,孙录堂,邓云峰,王继武,唐风亭,靳云亭,李玉林,孙存周,刘华蒲,许效禹,刘采臣,赵克礼,陈子江,李剑华,骆兴武,吴子珍,李星阶,高寿亭,王凤章,许小鲁,马礼堂,等。这些人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些人是比较长时间在北京传人,还有一些著名人物短期到北京传艺,或看望朋友,师兄弟,老乡徒弟等,这些人就多了,我估计当时的著名人物前后都来过北京,这些武林人物走到一起,除了叙谈友情,就是交流心得,切磋技艺,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对当时北京形意拳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继承和发展阶段:
    这一段时期是自1950年至2000年这五十年间。新中国建立之后,共产党大讲阶级斗争,大讲无产阶级专政,他要巩固自己的政权,武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击和限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摧残了很多的人,一些老武术家相继去世,对武术的继承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1976年之后,中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李小龙武打电影风靡全球,八十年代少林寺电影的播放,国家武院的成立,全国武术的挖掘整理,这些无疑对全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形意拳也不例外,北京武协在六十年代就有,八十年代初期在市武协的领导下,成立了形意拳研究会,形意拳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在这五十年间北京形意拳的著名人物有:孙剑云,李天骥,吴子珍,马礼堂,马清藻,许凡增,赵砚波,刘清泉,鲍玉藻,董子英,张宝扬,马锡惠,赵 忠,张永同,艾玉山,陈庆友,李耀先,任道勤,高子英,龚振声,刘铁林,钱文章,马玉清,崔国贵,骆大成,李清泉,梁克权,朱福宝,李行功,司 珍,刘根槐,关永年,英志华,牛宝贵,牛胜先,潘志远,李长林,张希贤,尹去疾,李国有,唐杰明,阎文达,吴立根,邸国勇,赵安平,刘国梁,李克仁,王万友,袁宝海,李世杰,孙长芙,张增纪,王德明,马庚寅,季宗发,等等。同时还有一批不知名的形意拳爱好者在默默的教授着,传播着,他们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前辈老师们,多年的互相观摩,交流,学习,他们的技术,他们的理论,大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提高,现代的交流机会非常多,武术的观摩交流和比赛,几乎年年都有,录象带和vcd的出现,使人们能更快,更多的看到不同的拳种,看到很多名人的风采,长了见识,增加了学习和交流。目前电脑的普及和流行,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数字时代,这种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我们要加强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北京形意拳的风格特点:
    由于这一批人的刻苦钻研,多年来是在以北京的文化氛围,北京的地域环境,这些老前辈在北京练拳,教拳,传授技艺,传出了优秀弟子,这些弟子再往下传,再传弟子们再往下传,这样多年逐步的形成了北京形意拳的风格特点,这个风格特点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几十年形成的,大概的时间是在解放后从1950年至2000年逐步形成的。通过我多年对各家形意拳的走访,请教,学习,了解,逐步总结出了北京形意拳的风格特点是:
    气势宏伟劲整,架势舒展均衡,
    形正意远兼备,动静相间分明,
    手脚整齐和顺,形劲气意神统。
    气势宏伟劲整,这句是讲在站桩时要有气势,气势要大,宏伟是指雄壮而伟大。劲整是劲力动作的要求,形意拳非常注重整劲,也是出整劲最快的拳种。什么叫整劲?整劲:“即整个人体所具备的劲力汇聚为一,整劲强调"整"字,在运劲时,要求全身各部都在高度集中的唯一意念的支配下,遵循同一个技法的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地进行专一的配合,按照先聚气松沉,再由根至梢,节节贯通,依次传递的方法,就能使劲由根而起,逐步汇散成整,达于着力捎端而发出.”这样的劲力就是整劲.形意拳最注重,最强调的就是这种整劲.学练形意拳也是获得这种整劲最快捷,最好的拳种.
    架势舒展均衡,不但在站桩时架势要舒展均衡,而且在练拳发劲的定势时,都要舒展均衡,我们练拳不但要注意前手把劲力打整,把路线走对,更重要的还要注意后手所在的位置和是否对前手的发力起到帮助作用。左右、前后、上下都要均衡。
    形正意远兼备,形是指姿势,架势,身体动作的形状和身体完成动作后的姿势。正是指正确,是指中正,正确的标准是按形意拳老谱中八要和九歌的要求去衡量,去检验,去要求。意远是指意念要远,怎样远?就是我们在不论是站桩或练拳时,意念要想的远,意念要大,不要光看自己的鼻子尖,要有站在高山之颠,面对大海的气势和意念。形正和意远要同时具备,形正是具备了劲整的基础,意远是为了培养气魄而服务的。
    动静是指练拳过程中的过程和静止。相间分明是说明形意拳在练习过程中的特点,它总是一动一静,一左一右,往返循环,练习不止。并不象太极拳和八卦掌练习起来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如行云流水,形意拳练习起来铿锵有力,节奏分明,如坦克之发炮,如排山蹈海之势,有势不可挡之勇。
    手脚整齐和顺,整齐是指手脚齐起齐落,手脚齐到之义。和顺:是指劲力要和顺,劲力要与手脚相和,要于身法相顺,怎样和?怎样顺?这里面含有只有苦练才能得到,只有长期坚持练习,努力钻研才能得到。不练是得不到和顺的。
    形劲气意神统:这句话主要是形,劲,气,意这四项都要靠神去统领,要靠神去统帅。形,劲,气,意是形意拳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具备的,差一个都不行,不论是站桩还是练拳,只要一动作,形,劲,气,意全到,这个“全到”要用神来统领,这个神是指精神的意思,精神的好坏是人的整体面貌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这句话形,劲,气,意是神表现的基础,而神是这四项的综合体现,它们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形意拳在北京市学练的人数,除太极拳练习的人数 众多之外,形意拳排位第二,每年北京市传统武术比赛,形意拳报名参赛人数列第一。这说明形意拳在北京有着良好的历史,普及发展的较好,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目前在北京形意拳界,有一批中青年拳师,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是我们主要的依靠力量,他们年富力强,坚持刻苦练习多年,有深刻的心得体会,好学习,好钻研,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练,能打,能讲,这些人是我们的骨干。老一辈拳师是我们的靠山,是我们的技术源泉,我们认真学习继承,作好发扬光大的工作。
    社会在改革,历史在前进,历史前进的步伐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只有跟上历史,跟上社会,才不会被历史淘汰。武术也是如此,现在社会前进的步伐非常快,已经进入了经济社会,商品社会,信息社会,电子社会,数码社会,如果你还抱着“己之秘传不示与人,人之绝技不思求取。”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不学习不进步,必定会跟不上形势,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在继承传统方面我们要继往开来,在发扬光大方面我们要与时具进。让我们北京和澳门的形意拳界携起手来,为我们共同的目标――使形意拳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团结奋斗,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