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全】高考语文答题术语

 永夜猫子 2016-01-23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


(2)排比: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 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7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的重要位置:


1、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2、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


3、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


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

2辨析表达技巧;

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

2联系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8易混术语区分


(1)“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2)“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


1、“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3)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

“声”是听觉角度;

“态”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是触觉角度。

更多内容查看“历史消息”15-8-4号的史上最强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整理自网络】


点击智能组卷即可免费刷题,各科题目任你选!

长按二维码下载点知教育APP即可获得提分利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