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怎么做孩子爱你没商量?

 江山携手 2016-01-23

教师怎么做孩子爱你没商量?

教师怎么做孩子爱你没商量?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布置这样的作文,那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咋样,没想到,在字里行间,你总能够收获许多,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孩子们才会爱你没商量呢?

在我的潜意识里隐隐约约有这样的声音,那就是一个老师想要得到真实的评价,自然从孩子的眼里我们第一时间得到,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你的课堂,孩子耷拉着眼皮,时不时打着哈欠,我想,这样的课堂就有必要反思,不要老是抱怨孩子如何的不听话,多思考如何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

我总有这样的担忧,那就是假如哪一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一旦这样的场景出现,也不知道会有多少教师会适应。实际上,凤毛麟角的一些学校已经在向这方面尝试。如今,我们的教师依旧处于大锅饭的状态,说白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然而,从学校发展的规律来看,恐怕学生选择教师也不会那么遥远,再说了,只有师生在心灵上达到默契,教育教学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许多伟大教育家的笔下,师生之间都特别和谐,懂得相互理解与支持,正因为如此,学校才会成为广大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其实天堂与地狱往往在一念之间,天堂里的精灵常常是多为对方考虑,多想着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相反,地狱里的鬼魂都特别自私,他们生怕利益受到损害,千方百计地算计着从别人身上得到一切,结果呢,给予别人的常常会得到一个温馨的环境,反而有利于自己健康阳光的生活,想尽办法争着抢着的人往往得不到理解,只会营造一种互相抱怨的环境,看上去得到了所谓的荣利,实际上损失了更多的东西,否则,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也不会朋友愈来愈少,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也就毫不奇怪了。

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教师,要时刻为孩子着想,多设身处地地换角度看问题,如此,你看到的问题就不会那么灰暗,反而能够在自责中找到更加理性的教育方法,否则,魏书生也不会推行民主教学方式,什么东西都与孩子们商量,原因很简单,你懂得尊重孩子,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人心齐了,知识就那么多,又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孩子们之间学习为啥存在差异,说到底,智力自然有区别,但更主要的是学习情绪问题,然而,我们的许多教师都在疯狂的赶进度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常常费尽口舌,效果却未必好到哪里去。

时下,社会的浮躁不堪,家庭的复杂多变,再加上教育的庸俗化倾向,结果造成了许多学生情绪变化多端,如果老师不能够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就算布置再多的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看只能加深与孩子之间的裂痕,实在有些不值得。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只有从心底喜欢老师,才会对老师说的话,布置的任务当回事,否则,强扭的瓜不甜,只能让教育教学变得更加糟糕。有孩子说得好,自己愈是喜欢的老师,就算被骂几句,也会觉得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只能愈来愈敬重与爱戴,假如自己讨厌某位老师,就算提的是正确的意见,恐怕孩子也会东耳朵进西耳朵出。

由此可见,想要学生爱你没商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与行动,这是底线,如果这样的底线教师把握不好,就算霸王硬上弓,恐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许多老师为啥活得累,说到底,眼里、心里就瞧不起学生,总是以挑剔的目光来审视学生,只要学生有一点点错误,立马咆哮公堂,摆出一副油水不进的样子,自以为如此就可以建立威信,实际上,只能让孩子愈来愈讨厌,这才是最最糟糕的局面。

不要以为孩子们不喜欢听大道理,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不善于讲大道理,一味地说“yes”或者“no”,就是不说说“why”,结果只能让孩子们表面上臣服,骨子里依旧是不服气,这样的师生关系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孩子喜欢的老师,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而是平等公平地对待,唯有如此,你的孩子才会在尊敬与爱戴中更好地成长。

实际上,优秀的教师,他绝不会谈惩罚色变,只不过把惩罚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孩子理解并明白惩罚与教育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教育艺术,核心点在于你的心中到底有没有孩子,到底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剖析,从而赢得孩子们的理解与支持。

后世弟子评价孔子为“温而厉”,我看如何在温和与严厉中把握好尺度,确实是一门学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急功近利迷了双眼,到头来,只知道硬邦邦地给孩子灌输道理,一旦孩子稍微偏离轨道,常常暴跳如雷,搞得孩子战战兢兢,不知道犯了多大的错。

周国平先生认为学校本来就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如果一个孩子完美无缺,又有什么必要到学校接受教育呢?只不过,我们往往不能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喜欢厚此薄彼,搞得整个班级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为啥呢,一些错误,一些孩子犯了没关系,另外一些孩子做了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偏心的做法常常让一个教师失去人心,搞得整日里昏天暗地,就算吃尽苦头,恐怕也不会有多少孩子理解与支持。

一旦教师从心底爱学生,殊不知,爱是相互的,你的一言一行也会在孩子们面前真实的展露出来,这就是许多一线教师尽管工作繁忙,过着陀螺式的生活,但整个人依旧是阳光快乐的。有老师说得好,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不解与不公,但只要走进教室,面对一双双纯洁无暇的眼睛,都会反复告诫自己,千万要对得起学生,否则良心不安。实际上,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什么样的事儿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人都会拥有,不要指望每个人都那么的爱孩子,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才需要有智慧的人来把握与指挥。

如果我们的学校考核与评价不能够真正意义上为广大教师舒心工作服务,老是在伤害教师的积极性,到头来,只能让更多的人失去工作的热情,不要指望依靠制度能够管理一切,一旦人心丧失,恐怕再多的措施与制度也无济于事。

一旦学校从教师出发,都为教师的幸福工作提供帮助,我想,人心总是肉长的,他们也会尽可能地为孩子着想,可以说,教师与学生达到了默契,就算生源再差,恐怕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社会声誉从哪里来,我觉得不在于结果如何,关键在于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一所学校,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导致问题愈积愈多,到头来,只能让一个团队人心涣散,干不了事儿。事实上,过程规范了,人心齐了,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殊不知,孩子的成长自然需要教师的健康阳光心态,试想,孩子尊敬与爱戴可敬的老师,我们又有什么事儿不能够完成呢?

走在校园的大道上,鸟鸣声悦耳动听,孩子们时不时从教室里传来一阵阵笑声,办公室里师生轻轻地交流,尽管天寒地冻,人的手都没办法伸出来,但我却不觉得孤单,毕竟,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就算温暖的阳光在无私照耀着大地,校园里的每个人都在给别人带来温馨的春天,难怪诗人雪莱会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