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施故里,寻找最美浙江人;影像技术,还选诸医翁利华。

 panyunbo 2016-01-23

---- 记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翁利华:每个生命都闪耀着光芒


这段时间,电视剧《青年医生》正在几家卫视台热播。这部反映医生这一神秘而又神圣的职业的电视剧,结合了当今流行的青春元素和医患话题,受到了电视观众的热捧。
正巧,记者采访的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翁利华,也是一位80后青年医生,她热心于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并勇敢地捐献骨髓,让人感受到青年医生坚守理想、心怀温暖的赤子之心。





出生于1982年的翁利华对医生始终怀着敬畏之心,这源于她父亲的言传身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翁利华的父亲被推举为村里的赤脚医生,他一直以来背着药箱走村串户为村民看病,经常是半夜有村民去敲门求诊,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热夏天,他总是二话不说去出诊。
翁利华从小就十分敬佩父亲,她说: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
翁利华果然放弃读普高上大学的机会,报考绍兴卫校。200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市人民医院参加工作。她潜心钻研放射医学,口袋里常揣笔记本,用来记录平时看到的特殊影像资料。历经多年的磨砺和钻研,翁利华不仅在专业技能上能独当一面,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4年来,由她做的检查从未发生纠纷或投诉。

市人民医院搬迁后,添置了许多新设备。翁利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成功取得了钼靶、CTMRI等多本放射专业证书,成为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


放射检查被称为医疗战线的侦察兵。翁利华在自己的工作笔记扉页上写道:绝不放过任何蛛丝,以此来警示自己。放射科每天有上百名患者来检查,翁利华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数据都将影响医生的诊断正确与否。

有一次,放射科来了一位病人,做头颅MRI。当翁利华给他检查时,平扫发现桥小脑角有异常信号,便告诉他,建议重新再做增强扫描,但是患者不予理解。翁利华一直耐心地解释,可是患者还是不听。怎么办?翁利华想,为了对患者负责,自己有责任把情况向患者说清楚,在一个人的宝贵生命面前,个人受到的误解和委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她特地把病人叫到读片室里,现场为病人讲解。为了说服病人,翁利华特意查看了书本,并和电脑上的图像对比,病人这才相信了她,最后检查结果确实是听神经瘤……一个月后,这位手术成功后的患者特地找上门去感谢翁利华,如今这位病人每次复检一定要找翁利华。


在拯救患者的过程中,翁利华看到了生命的两极:一极是死亡的冷酷,生命的脆弱,疾病的无情;另一极是生命的温暖和感动,当医生把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时候,患者对医务人员表现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为了挽救一个个生命,医生不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还奉献出鲜血。翁利华正是怀着这样的一颗公益之心,加入了医务人员义务献血的行列。这几年来,她每年都义务献血两次,献血量1000多毫升。

2012年,当得知市人民医院同事郦巧莲成功捐献骨髓挽救了一名年轻姑娘时,翁利华就萌发了捐献骨髓念头,当年就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20146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翁利华突然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她的血样和一位26岁的江苏白血病小伙子初配成功,这可是万分之一的机率呀!翁利华在惊喜中不免愣住了,因为前不久,她与丈夫已商量好了,准备再生二胎。

一边是生命垂危,急等骨髓;一边是新的生命等待孕育。翁利华想,新的生命降临可再等待,而病来如山倒,病人的病情是不能等待的。于是她没来得及与家人商量就同意了。之后她回到家里,将情况与家人说了。翁利华非常感动的是丈夫十分支持她的义举。本就工作繁忙的丈夫还主动承担起了家务,为翁利华的捐献成功做准备。
在顺利通过体检、高配后,622日,翁利华来到省中医院。经过4天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翁利华在医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干细胞体外分离。
因受捐者体重达85公斤,而翁利华只有52公斤,在顺利完成第一次捐献后,医生告诉翁利华需要捐献两次才够用。为了挽救这条年轻的生命,翁利华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在之后的持续两天干细胞分离过程中,翁利华身体反应强烈,捐献结束后就疲倦地沉沉睡去,可是她的脸上却露出淡淡的笑容。
翁利华两次捐献,感动了受捐者家属,他们多次向翁利华表示敬意。
记者问她:如果还有病人需要你捐髓,你还会这样做吗?翁利华毫不犹豫地说:当我的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的!


来源:2014-12-11诸暨日报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