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孩子们揪心的课间十分钟

 江山携手 2016-01-23

令孩子们揪心的课间十分钟

令孩子们揪心的课间十分钟

本来,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调节身心的最佳时刻,然而,这段时间,孩子们却过得特别匆忙,连上厕所都显得那么着急,为啥呢,对于毕业班的孩子而言,课间谈不上多少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儿。

我让孩子们写了一篇周记,题目是《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没想到,整个班,很少有孩子对课间十分钟特别满意,更多的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十分钟常常被老师给霸占了,可悲的是,许多老师可能要讲的东西太多了,一个老师拖课,等到还差两三分钟,才恋恋不舍离开教室,可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座位,另一位老师又已经走上讲台,就是没有人愿意给孩子喘息的机会。

大冬天了,孩子们本来可以到教室外透透空气,调节一些郁闷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学习,然而,时间不允许,就算有两三个稍微上规矩的老师,他们能够准时下课,可许多孩子还是没办法离开教室,毕竟许多作业等着自己去完成呢,如果白天不抓紧,那么到了晚上,那就得挑灯夜读了。

走进毕业班,你很少看到外面有什么孩子,除非这个孩子已经自暴自弃了,否则,你是很难看到一个孩子在校园里自由自在的玩耍。我喜欢校园里有点吵闹声,这是肯定的,如果一个校园整日里死气成成的,就算取得了像样的好成绩,我看也没什么光荣。

你走进学校,许多孩子过早的戴上了眼镜,等到了毕业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每次走进教室,碰到做眼保健操时间,许多孩子似乎忘记了,可以理解,毕竟刚刚下课。我总是及时提醒,人的眼睛太重要了,如果不正确对待,会给未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这一点上,我发现小学的教学相对而言要好一点,你可以在课间十分钟看到许多孩子蹲在地上快乐的玩耍,才不管什么老师的光临呢?有人说得好,孩子的成长需要与大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小孩子之间在玩耍中有许多秘密,作为大人不要轻易去破坏。每次走进孩子中间,我从来不会大声嚷嚷,总是亲切地与孩子们打招呼,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许多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没有理由否定,下一堂课孩子们不会更好地参与课堂,当然了,如果老师组织不力,那就另当别论了。

试想想,如果孩子们整日里待在教室里,不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再加上晚上花费的时间过长,不是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吗?我就不知道了,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东西要讲,啥时候才能够给孩子自主学习探究展示的机会,这在许多课堂上都是缺失的。

佐藤学认为课堂要想有生命活力,需要我们的教育者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挑战与冲刺中得到新的知识,然而,时下的许多课堂,就算课改的声音一浪高于一浪,老师们依旧故我,依旧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很少注意到课堂的效率问题。我们可以用到每个教室去计算时间,常常是老师叽里呱啦的说上许多时间,等到孩子们想要活动时,课堂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一边老师在声嘶竭力的讲课,另一边孩子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许多老师很少去关注。我发现许多课堂纯粹是老师一味地赶进度,学生只能似懂非懂地在座位上煎熬,等到测试时,学生考得不理想时,老师又会抱怨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实际上,孩子们处于乌烟瘴气的学习环境中,又怎么可能又什么好的效果。

再说了,冬天来了,教室里的窗户都是封闭的,这就更加没有什么新鲜空气的流入。据体育老师讲,为什么要让孩子离开教室,就是希望通过孩子的离开,教室里的空气可以畅意流动,这样,孩子的大脑会更加清晰,也就更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然而,老师很少考虑孩子的听课效率,他们可能会觉得反正拖一会儿课没关系,反正下一堂课不是自己的,如此,自己占了小便宜,可对于孩子们每门学科的科学进步那是特别糟糕的。如果一个班级每个老师都如此想,试想想,反正每个人都会有课在别人的后面,这样,课堂不都会受到影响吗?

每次上课,我都不会提前,也不会拖堂,并且在孩子们面前做出保证,为啥呢,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效益最大化。我不喜欢孩子在似懂非懂中度过每一课,只要孩子有什么茫然的表情,我会立马停下来,让孩子有时间去消化,这样,孩子们就会跟在老师后面,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智慧产生,这无疑是课堂最最快乐的地方。

课堂没有智慧生成,仅仅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这样的课堂无疑不会让孩子感兴趣,只能造成许多知识不能在充分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就像学驾驶一样,如果仅仅听教练在前面喋喋不休,做着什么示范,等到让你驾车时又是另一回事。学习也是如此,不能给足时间让孩子进行操练,那也是不理想的。实在没有办法,许多老师就把这个任务留给孩子课后完成,实际上,在普通班还情有可原,可是到了毕业班,每个任课老师都加足了油,卯足了劲儿,更何况,课程也变多了,这都给孩子课后的作业增添了负担。曾几何时,在初一、初二可以让孩子们写日记,等到了毕业班,这个工作就得停下来,由日记改成周记。再说了,我们也喜欢利用一切时间让孩子在刚刚开学时就把古诗文全部完成,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在愈来愈紧张的课程学习中手忙脚乱。

我觉得一个班级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完美的团队,不可以各自为政,否则,许多事情就会变得异常复杂起来。有人说,最怕与一些工作狂一起带班,为啥,这样人喜欢自以为是,很少从全局观念上去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这也是许多学校,之所以要实行导师制的原因所在,试想想,只有让老师真正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他才会把自己的学科置身于整个学习系统中,可以说,初中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个老师的事儿,他是每个老师齐心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下考试制度下,只要有哪一门学科出了问题,就算其他学科再怎么精彩,那也是白忙乎一场,不像民国时期,就算钱钟书的成绩再差,也不会影响自己上清华。如今的孩子,需要门门都行,这就决定了老师们要打总体战,不可因为自己的学科而损坏其他学科,那么,不拖堂、不提前上课,这是对其他学科老师的最大尊重。试想想,人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孩子不是更加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课堂效率不也提高上去了。

许多老师可能会说,我们也没办法,常常是整个初三的内容仅仅需要大半时间就得完成,其他时间还得留给复习加各种测试,这就更加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精益求精,围绕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让孩子少走弯路,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充满智慧。

其实,孩子们到了毕业班,思想方面常常需要我们老师关注,如果不关注思想方面,往往容易走极端,这就需要我们的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给以引导,如果没有这十分钟,又有谁给这些孩子解惑呢?说到底,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仁慈的教师千万不能够随意剥夺,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需要干的事儿太多了,如果任意占取,那就会滋生更多的问题,想想,又何必呢?

但愿孩子们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可以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否则,教室里也不会空气混浊,咳嗽声连连,这种以健康换取成绩的方式确实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