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京地铁》(2年级) 8月5日——8月14日,我们一家和量量一家去北京旅游,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铁。 我们住在鸟巢旁边,最近的是8号线。8号线是奥运专线,只有4个站,我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站坐地铁,坐到北土城站转10号线。在上海也有一条类似的地铁,是13号线,这条地铁是世博专线,只有3个站。 北京一共有14条地铁,其中最早的是1号线和2号线。其中2号线是一条环线,是扣在其他地铁线的,在上海也有一条类似的环线,是4号线。 我们坐过8号线,10号线,4号线,1号线,5号线,2号线和机场专线。5号线都开到地面上来了,从驾驶舱里我看到地铁从-2楼开到-1楼开到1楼,我觉得应该在地下,但开到2楼,3楼来了。 成都只有1条地铁,北京,上海都有很多条地铁连在一起。我想成都以后也会有很多条地铁连在一起。爸爸的留言: 老师能讲解下这篇作文吗?孩子2升3,作文有点头痛,说起来本文也不是独立完成的,框架是大人搭建的,内容基本上是他平时说出来的,但是他不知道写什么,告诉他后他才写的。希望老师能点评下,提高下他的兴趣。 这次去北京旅游,这是游记的第一篇,孩子对地铁兴趣很大。我建议他第一篇不写其他景点,写感兴趣的地铁,于是就写了。 第一段先总概说旅游的情况(毕竟是游记的第一篇),然后转到地铁。2,3,4段分别写3条特殊的线路,并和以前知道的上海地铁比较,最后收尾。谢谢老师点评: 说句玩笑话,爸爸在这个群——至少是这位叫可爱的牛的爸爸,在群里是没有地位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洋洋都见过猪跑了,爸爸却没有见过猪跑。这个作文写得很好,可是爸爸呢——在给我的留言中,还是那么地不自信,对孩子那么地没有信心。 再说一下,这个作文写得很好!好在哪里?我们在课堂上讲,作文,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所谓的逻辑思维的体现,就是有章有法,叙事清晰。通过这个作文,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孩子平时比较偏爱理科,逻辑能力很强,文字表达也很清晰。我们通常会有一个误区,以为一个好的作文,就要有华丽的词藻。似乎没有华丽的词藻就不成文。其实,作为一个有功夫的作文来看,没有结构,没有逻辑,只有华丽词藻的作文,充其量是“绣花枕头”;或者说,是豆腐后面还要加一个字——渣,是一拎就散架的。 所以说,这也是我们在书里,在课堂上讲的——写作文,不要从好词好句入手,更不能从抄词抄句入手,文章的结构、逻辑是功夫的体现,是大道的体现;而文词的朴素与华美,是个人的风格。怎么来理解呢?比如说,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得就很凄美、华丽。但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写得就很朴实无华、直接、真率。谁又能说这不是有水平的情诗呢?词藻的朴素与华美,是一个人的文风,不必强求。所以说,孩子写得好,写得真切、朴实,这是我们首先要讲的。 但是孩子写的,是不是还有些小毛病呢?当然是有的。第一个问题,开头——8月5日——8月14日,我们一家和量量一家去北京旅游,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铁。时间太具体。我们在讲《北宋国都开封游》的作文时,就讲到了这个问题——要脱离时空。因为我们的题目讲的是北京地铁,不是讲的“8月5日——8月14日的北京地铁”。我们的孩子、或是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摆脱不了这个具体时间的限制。也可以说,我们有的时候特别想写得具体细致,但却不知什么时候该具体,什么时候该细致。可以说,跟主题有关的,要细,要具体;跟主题无关的,要粗,要省。所以这个开头,想写得具体——但有些弄巧成拙。是不?——和量量一家去北京旅游,写到后来,量量一家也让小作者给搞丢了?在偌大的北京迷了路鸟。 但是我们要看到,小作者开门见山的意识还是很强的。我们讲,什么叫开门见山(这个问题几乎每次在讲)?就这个作文来讲,题目是“北京地铁”。所以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要“坐”上地铁。开门的头一句坐不上地铁,那就头三句话坐,头三句话再坐不上地铁,那只好走路了——北京基本上打车太困难。所以我们稍改一下:这个假期,我们一家去北京旅游。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地铁。头三句我们坐上地铁了——那就不用走路,也不用打车了。对不? 好,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我们住在鸟巢旁边,最近的是8号线。8号线是奥运专线,只有4个站,我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站坐地铁,坐到北土城站转10号线。在上海也有一条类似的地铁,是13号线,这条地铁是世博专线,只有3个站。 这一段写得好,基本没有问题。好在哪里?两个对称块。一个讲的是北京的奥运专线,一个讲的是上海的世博专线。我们明白了这个对称块,一下子就可以体会到这个结构是有力的,是严谨的。通过这两个对称块,我们可以明白几点:一是北京的奥运专线,二是上海的世博专线,三是专线地铁的好处。但这一点,我们的小作者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智商,没有写出来。这个我们一会来改。这一段中的一个小问题,就是数字太多。莫非是奥数学多了?我们小改一下: 我们住在鸟巢旁边,最近的是八号线。这条线是奥运专线,只有四个站。在上海也有一条世博专线,只有三个站。专线地铁为旅游参观的人提供了方便,人们可以一站式到达。 这样是不是体现了奥运专线、世博专线与专线地铁的作用?帽子是什么?就是专线地铁。这样,我们就清晰了很多。 那么,我们再看第三自然段。是不是戴个帽子叫“环线地铁”?我们来看原文: 北京一共有14条地铁,其中最早的是1号线和2号线。其中2号线是一条环线,是扣在其他地铁线的,在上海也有一条类似的环线,是4号线。 有了帽子,我们就可以小改一下: 北京最早启运的地铁是一号线和二号线,其中二号线是一条环线。在上海,环城地铁线是四号线。环线地铁的作用很大,它通过书写一个大大的“口”字,把乘客输送到城区的四面八方。 用书写一个“口”字——意法,把环线地铁的形状、作用讲了出来。 我们再看下一段: 我们坐过8号线,10号线,4号线,1号线,5号线,2号线和机场专线。5号线都开到地面上来了,从驾驶舱里我看到地铁从-2楼开到-1楼开到1楼,我觉得应该在地下,但开到2楼,3楼来了。 这一段我们也给个帽子,叫“北京的地铁线真多”。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上一句省掉的“北京一共有14条地铁”在这里用上了。在北京这么多年,我都分不清地铁的几号线,我们的小作者倒是分清了——看来真有一番研究的功夫。我们来小改一下: 北京的地铁线真多,一共有14条。有的通机杨,有的通大厦,有的通商场,有的通景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地铁线,像一张织得很细的蜘蛛网,把人们很方便地运送到了城市的各个地方。坐在地铁里,你能感受“地下长龙”的飞速奔驰。 两个意法——一个是蜘蛛网,一个是“地下长龙”,增加了生动性。 最后的脚,我们也来戴个帽,叫“地铁的希望”。所以我们就可以小改一下: 我居住的成都现在只有一条地铁。但我想,也许等我长大了,全国各地的地铁都联成了一片。那个时候,说不定我能坐上成都到北京专线呢。 好,我们来讲五号线。在北京,我还坐过五号线地铁,更形象地说,应叫它“舞”号线。出发时,我们是从地下进的站。但不知何时,我从车窗里往外看,它却高高地“舞”到了三楼。真有一种长龙当空舞的感觉,很奇妙。修改后的作文: 《北京地铁》洋洋 这个假期,我们一家去北京旅游。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地铁。 我们当时住在鸟巢旁边,最近的是八号线。这条线是奥运专线,只有四个站。在上海也有一条世博专线,只有三个站。专线地铁为旅游参观的人提供了方便,人们可以一站式到达。 北京最早启运的地铁是一号线和二号线,其中二号线是一条环线。在上海,环城地铁线是四号线。环线地铁的作用很大,它通过书写一个大大的“口”字,把乘客输送到城区的四面八方。 北京的地铁线真多,一共有十四条。有的通机杨,有的通大厦,有的通商场,有的通景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象一张织得很细的蜘蛛网,把人们很方便地运送到了城市的各个地方。坐在地铁里,你能感受“地下长龙”的飞速奔驰。 在北京,我还坐过五号线地铁,更形象地说,应叫它“舞”号线。出发时,我们是从地下进的站。但到了目的地的时候,我从车窗里往外看,它却高高地“舞”到了三楼。真有一种长龙当空舞的感觉,很奇妙。 我居住的成都现在只有一条地铁线。但我想,等我长大了,也许全国各地的地铁都联成一片了。那个时候,说不定我能坐上成都到北京的专线呢。 |
|
来自: 昵称30360981 >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