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奇”号提取火星沙丘土样 以研究火星土壤成分(5)

 东皮小屋 2016-01-25

【延伸阅读】外媒:“好奇号”在火星发现三角洲和湖泊痕迹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自2012年起在盖尔陨石坑探寻可居住迹象,日前传回的新数据带来的新发现被公布在《科学》杂志上,其中包括庞大复杂的三角洲和湖泊体系。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10月8日报道,与其他有关该区域的研究需要远距离展开不同的是,“好奇号”传回的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得以直接验证有关盖尔陨石坑等火星撞击坑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积累和储存水的推测。

报道称,“好奇号”从盖尔陨石坑内部发现了一系列轨道探测器无法观察到的地理特征。领导这项研究的约翰·格罗青格与其团队对陨石坑盆地不同种类的沉积物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盆地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升高。

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与估算陨石坑边缘侵蚀状况的数据相结合,得出结论认为,陨石坑盆地内部的不断升高是沉积物长期积累的结果。

报道称,盖尔陨石坑北侧的侵蚀导致大量砾石和沙尘的积累,这些沉积物曾通过地表沟壑被运送到陨石坑南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逐渐转移到了陨石坑内部,往下流的颗粒越来越精细,最终堆积成了沙丘。这些三角洲为一个古老湖泊设定了边界,湖泊中积累的是最精细的沉积物。

根据《科学》杂志的报道,这些沉积物进入陨石坑内部,填充着陨石坑本身以及内部的湖盆,厚度至少有75米。

格罗青格团队的分析还认为,尽管火星上液态水的存在是短暂的,但多个湖泊曾在100年至1万年这个区间内稳定存在过,而这足以制造出生命。

“这个陨石坑内部的湖泊系统可能从数十亿年前开始就以间歇的方式存在,这意味着一个相对潮湿的气候以及能够从陨石坑边缘提供水流,通过地表沟壑将沉积物输送到湖盆中。” 格罗青格表示。

报道称,“好奇号”如今走过的区域已经经历了1万年至1亿年不等的沉积物积累,这意味着这些曾经的湖泊在时间的长河中出现和消失都是从一个相同的地下水位开始的。

研究还显示,在风力作用下造成的陨石坑边缘侵蚀在运送沉积物的过程中还形成了夏普山,这座伫立在盖尔陨石坑中的巨大土堆高约5500米。

报道称,“好奇号”传回的最新数据为“跟着水走”的火星探测模式开辟了新的视角,对研究火星气候和生存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编译/韩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

(2015-10-09 16:44: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