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机家访”四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次国庆节,除了钓了两天鱼,吃了两户人家喜酒,其他几乎都是在乡间小路上穿行,一边领略美好的村野风光,一边进行随机家访,真的觉得生活特别的充实,不由自主地写一点东西,也算是总结,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吧!如何有效地进行随机家访,我觉得四个环节不可少: 一、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注意孩子的学习环境,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跟家长进行交流,直接问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这其实不能够真正把握孩子在家情况。这次家访,我们直接走进孩子学习的地方,采用看一看的方式,多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说实在话,一个孩子的学习环境是否有条理,这将决定学习的效率如何?我发现成绩不错的孩子,房间里的物品都会摆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而成绩相对滞后的孩子,十之八九,房间里都是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放,没有任何规律性。在这方面,没有性别之分,多少与平时的习惯有关系。我们没有直接谈论学习方面的问题,而是要求孩子把房间收拾好。这次受访的十二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房间特别凌乱,似乎成个月没有收拾了。妻子不免感叹道:“房间不整理好,学习又怎么可能搞好呢?”其实呀,这类孩子,在平日里学习,也是不讲究章法,自然走了许多弯路,学习效果不好也就自然而然了。在第一天家访之后的总结中,我们把整理房间放在第一条也就很有必要了。还好,家长非常配合,后来的每个家访,孩子的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至少从孩子的反馈来看,这方面做得很好。几乎每个受访的孩子,无论以前学习基础如何,都能在三天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可以说,随机家访,关注孩子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必要,也是最基本的东西。 二、 在随机家访的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能够听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评价,由于没有事先预约,自然会听到一些真实客观的话。我觉得有效的家访,需要借助家长的口,多了解孩子在家学习情况,甚至可以通过邻居之口,了解这家人平日的生活习惯。比如到了一户人家,大门紧锁,没有人影,恰好旁边的老人家正在干活,我们主动走上去打招呼,没想到,老人家听说了来意,不由感叹,这户人家从早到晚都不在家,不知在干什么,孩子也一样。我们从邻居之口明白了孩子学习不得安心,自然学起东西来过于肤浅,打折扣也就自然而然了。还有些家长,由于长时间没有老师来访,或者看到孩子存在明显的问题,老师的到来正好给了自己说话的时机,自然不愿意放过,滔滔不绝,你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有效的信息,自然有利于更好地对孩子本人进行教育。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多掌握孩子家庭的信息,才能够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中医理论强调望、闻、问、切四个主要环节,我觉得随机家访也需要在看一看、听一听的基础之上,多问一问孩子、家长乃至于邻居,全方位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做出明确的判断。妻子这次家访在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要求孩子每天都记录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并且要求家长每日进行签字确认。当然了,有些家长,可能不怎么在意孩子的学习过程,只强调学习结果,没有认真做好签字确认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在第一天家访之后,就利用家校通平台通知给每个家长,这样,有了家长的督促,自然孩子不敢在记载本上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上去。其实,每个孩子,都不希望老师过于在家长面前批评自己的不足,潜意识里渴望老师能说说自己的优点,这样,假日里心情也会特别的舒畅。第四天的家访中,我们就发现一个女孩子,她的基础不怎么好,自然不会全心全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果然,走进孩子房间的那一刻,孩子特别的紧张,有一本书赶紧藏到卷子下面。由此可以判断,孩子不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在看一些消遣的书。我们没有把这个信息告诉孩子的奶奶,但是,孩子知道老师已经发现,自然特别的紧张,在闲谈之中,我们没有点破,而是在询问孩子的同时,我发现写字台上有几张好的剪纸,纸上画的画特别得有灵气。我们以此为突破口,找到孩子前进的目标,给孩子鼓劲,挖掘孩子的潜能,可以说,给孩子以信心比什么检查都来得珍贵。家访不要怕问,可以让孩子特别的紧张,同时在问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其潜能,又能起到鞭笞与激励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四、 孩子、家长其实最希望老师能够给以正确改进自己的建议,这也是每次家访所必须做到的。我一直提倡随机家访,就是为了能够发现问题,从而真实地把握孩子的信息,以便做出明确的判断,以便孩子更好地学习、生活。如果预先约好了,那样的家访也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可信息量毕竟有限,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一定时间的精神上的折磨,不像随机家访,孩子的紧张只是瞬间的。我们每到一户人家,都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生活,而不是难为孩子,给孩子带来痛苦的。这样的解释,自然孩子会长长舒一口气,也会对老师特别的感激,家长也会正确看待老师家访这样的行为,不至于对孩子本人存在什么偏见。这样,给孩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自然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和后来几天的家访情况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看出一些中肯的建议还是得到了家长一致支持的。 只要我们多看看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听一听家长的呼声,了解孩子学习存在的困惑,多挖掘孩子的潜能,给以激励,在此基础之上,再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孩子没有理由不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看来随机家访学问真的太多太多,需要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有收获。(钱永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