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这个杀手不怕冷,教你如何“逮捕”它

 云中公子 2016-01-26

零下16度的天气在户外等人,多久能被冻成雕像?


反正我差点成为了小区的新地标。和邻居妹子约好在车站见,结果一直联系不上她,差点冻成冰的我冲到了她家。


还没敲门,她老公刚好开门要出去,面色沉重地对我说:“拜托你了。”


我充满疑惑地走进卧室,感觉进入了卫生纸的海洋。




她说:“熊小知……阿嚏!我还以为是感冒,后来才反应过来是过敏性鼻炎。这次特别严重,隔一会儿就连续打好多喷嚏,头都晕了。”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的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患者,这些人中有七成被当做感冒治疗。



感冒简直是一个大写的冤,不知为过敏性鼻炎背了多少次锅。其实,通过这几个问题,就能简单区别它们。


第一问:发热吗?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集中在鼻部,如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而普通感冒除了上述症状,还会表现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流行性感冒的发热、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全身症状更明显。如果发热明显,基本不会是过敏性鼻炎。




第二问:传染吗?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为群发,如家庭、学校、单位等。


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患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过敏史,患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问:打喷嚏的次数多吗?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往往是持续性的,会连续几天,随着对感冒病情的控制,症状逐步减轻,最后缓解。


而过敏性鼻炎发作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仅发作一次或数次,以清晨或受异味等刺激后更为明显,发作时可以连打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威力惊人,但是发作后和常人无异。

    

我也是一名资深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次我跟别人吵架,突然连打了七八个喷嚏,由于内力深厚,把对方的脸都吹歪了。而且打完喷嚏马上恢复,趁对方没反应过来,一举吵赢了。




第四问:反复发作吗?感冒病程较短,通常1~2周就能痊愈。而过敏性鼻炎则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


如果通过这些症状仍不能区分,最好到医院就诊,请医生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帮邻居妹子清理房间的纸巾山时,她问我:“鼻炎不是春天容易犯吗?为什么冬天也这么重?”



估计很多人和她一样,以为鼻炎是“春季病”。其实,鼻炎比我们想象的要勤快的多,在冬季,鼻炎很很容易发作。


冬季天气变冷,空气又冷又干,这时鼻子必须加倍工作,才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潮湿,以免被冷空气伤害。


于是,鼻黏膜的血液加速流动、增加分泌,因此天气寒冷时,原本敏感体质的患者特别容易发作鼻炎。



说到这里我才想起,文章开头我差点速冻成雕塑,估计晚一步鼻炎也要犯了。




邻居妹子认真地向我道了歉。她又问我:“你也有过敏性鼻炎,为啥你症状没这么重?”


因为我有(zhang)妙(de)招(mei)啊!


盐水洗鼻,能缓解过敏性鼻炎。冲洗鼻腔应选用生理性盐水(浓度为0.9%),建议采用专门的鼻腔清洗器和配套的清洗盐。



具体做法是:清洗双手,将适量煮沸过的自来水、蒸馏水或无菌水加入洗鼻器,再按照比例加入盐;盖好瓶盖后,将瓶盖上的鼻塞器堵住一侧鼻孔,身体略向前倾;用嘴呼吸,挤压洗瓶即可。


清洗时注意:1.清洗前先擤鼻涕;2.水温要与体温相当,不要直接用自来水;3.冲洗鼻腔时,水不要从嘴里吐出来,一次用一整瓶盐水,每个鼻孔半瓶。





此外,防治过敏性鼻炎,中医也有几个好方法。

    

针灸。建议在耳鼻喉科确定鼻炎类型后,通过针灸疗法改善症状。


针灸时所取的穴位多分布在鼻部周围和四肢,通常隔日针灸1次,每次20~30分钟。治疗的疗程视鼻炎的具体类型而有所差异,急性鼻炎约为3次,其他类型的鼻炎需要10次左右。




苍耳子煮水。时候到郊外或农村时,您的衣服可能被“刺球”挂住过。这种“刺球”其实是苍耳子的果实,在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组方治疗鼻炎。对冷空气过敏,天气变冷就喷嚏不止的人,就可以遵医嘱用苍耳子。


经医生诊断,明确病情后,可咨询医生后,取3~6克苍耳子放在水中,煮20分钟左右后饮用,每天2次。


如果是儿童使用,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也可外用,用棉签蘸上煮过的苍耳子水,涂鼻腔,每日3次,可以缓减鼻塞、头痛等症状。


需注意的是,苍耳子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临床上每次的用量一般控制在10克以内,一次服用超过30克,有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如果需要长期使用,应先咨询中医师或药师。



此外,合理饮食和锻炼,注意休息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必不可少的。


平时用缓解鼻塞的滴鼻剂的病友们,一定要遵医嘱调整使用频次和时间,不要随意停药,一般每天三次,疗程不超过一周,否则乱用滴鼻剂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



希望你们被鼻炎折磨得“痛哭流涕”时,会想起我和这篇文章。更希望你们的鼻炎能快快好转,不要再把喷嚏打到屏幕里我的脸上了。(重点好像哪里不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