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案讲解14

 清茶清清 2016-01-26
                                                                                                  病案来源于吴佩衡
王××,男,年廿五岁,住四川省会理县北关,于1'324年2月患温病已四日,前医以九味羌活汤加葛根、柴胡、紫苏等与服之,服后汗出未解,发热更甚。延余诊视,病者壮热,恶热而烦渴喜冷饮,头疼,但头汗出,面赤而垢,鼻干而喘,唇赤口燥,苔黄而无滓,小便短赤,大便三日不解。
此系春温病误用辛温发汗,耗伤阴液而成阳明经热之证,以人参白虎汤加寸冬治之。
生石膏30克(碎,布包) 知母20克 沙参15克 寸冬12克
甘草6克粳米10克
连服二盏,竟仰卧而寐,数刻则全身大汗淋漓,热势渐退。次口复诊烦渴已止,脉静身凉,继以生脉散加生地、杭芍,一剂霍然。
沙参16克 寸冬1 3克 五味5克 生地13克 杭芍13克 甘
草6克
〔祖传中医(QQ:1965560487)谓:温病是因为疫毒为患,不论哪种温病都有热、毒、湿,只是三者各有所重。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阻热久,会化热化毒。湿热如油裹面,难分难解,叶天士提出分消湿热之说,使湿热得以分而容易解。温病都是热性病,而这里前医以九味羌活汤以祛湿发表,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从下而解,热从内而清,湿热证为在里或者半表半里之证,其治法非发表也。发表者治疗的是表证,也就是《伤寒论》的太阳病,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因势利导。
发汗使体内阴液丢失,湿为阴邪,热为阳邪,阴液的丢失使得邪热更重,发展为壮热,恶热而烦渴喜冷饮,头疼,但头汗出,鼻干唇赤口燥,苔黄而无津,阴伤阳亢而形成阳明经证。这里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热盛;一个阴虚,阴不伤何以致鼻干唇赤口燥,苔黄而无津。热者寒之,虚则补之,此案治以清热滋阴。另外,有人也许会说:虽是热盛阴伤证,但是热盛是主要的,只要把热清了,阴便能自复。其实,这里还有一点得注意,那就是二便的情况——小便短赤,大便三日不解。虽然目前只是热在阳明经,但是照此情况发展下去的话,便会形成阳明腑证。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阴虚,阴虚也就是津液不足;其二,大便三日未解,而患者又是阴虚,可知此时体内的未解之大便应该是比较干的;其三,热盛,热者蒸发,可以加重阴伤,可以加重大便的干燥程度,故照此发展下去便是燥屎形成。故前方在白虎汤清热的基础上更加沙参、麦冬以滋阴润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