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国平:数学学习不能代替,成长需亲历

 许愿真 2016-01-26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学”不能被代替,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亲历。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推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逐渐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也是新课改一个方向。现在全国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涌现了大量教学模式,有好有坏,良莠不齐,但纵观好的教学模式都是有一个共性,就是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做到教学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良好结合,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学习数学、掌握数学需要参与数学活动,亲身感受数学知识构建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主阵地。课堂上,我们教师就是调动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做数学”。

  一、给个“机会”,让学生主动

  学生不参与,数学知识就是死的;学生不参与,知识只停留在书面上。所以我们要设计各环节,给个“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学习经验参与学习,思想上进行交流。我没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我们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创造让他们亲身经历的过程,能让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我们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就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开始。

  

  二、给个时间,让知识和学生约一下

  在上每节新课的时候,我们很多教师习惯课题引入后直接给出当堂课的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不知其然,我们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推导过程,这也是新课改强调的目标之一。所以在一个知识点推导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变成具体的数学数学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不管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把握好各层次问题布局,让不同层此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尝到成功的喜悦。

  数学这门学科由于其本身特性,需要我们更多精力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学好数学,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