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青菁 2016-01-27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图片介绍:印度菩提迦耶正觉塔内之殊胜释迦牟尼佛像。


   
 此尊佛像供奉于佛陀金刚座后的正觉塔内,与大昭寺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觉沃佛之殊胜是一样的。著名的印度菩提迦耶二十五岁佛等身像,我们的世尊是多么的慈悲、庄严和漂亮!此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亲自指导塑造,亲自加持的三尊无与伦比的等身像之一,与佛真身无二无别,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加持力,凡见之者如睹世尊真容,必定解脱!为什么这一尊如此珍贵呢?因为此像是释遵牟尼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藏族人认为它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见到这个佛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现八岁、十二岁等身像于松赞干布时期分别由尼泊尔赤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带往西藏,分别供奉于小昭寺和大昭寺,其中大昭寺供奉的十二岁等身像被称为“觉沃佛”,最为著名。而此尊二十五岁等身像被供奉在佛成道菩提树旁菩提迦耶大塔之中。因远在印度,内陆汉藏众生甚为难见,故更显得弥足珍贵!
                           

                             《華嚴經》十地菩薩贊釋迦牟尼佛偈

                                  (每天诵一遍功过恒河沙)

                   釋迦無上尊     具一切功德     見者心清淨     回向大智慧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爲諸衆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爲衆生     雲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寧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舍如來     而求於出離

                   寧代諸衆生     備受一切苦     終不舍於佛     而求得安樂

                   寧在諸惡趣     恒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寧在諸地獄     一一無數劫     終不遠離佛     而求出惡趣

                   何故願久住     一切諸惡道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慧故

                   若得見於佛     滅除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舍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如來能永斷     一切衆生疑     隨其心所樂     普皆令圓滿

                   廣大智圓滿     善達時非時     爲衆演說法     摧伏衆外道

                   一切諸異論     普隨衆生心     譬如如意寶     能滿一切欲

                   汝觀大威德     無量菩薩衆     十方諸國土     而來見世尊

                   所願皆具足     所行無障礙     一切諸世間     無能測量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图片介绍:拉萨大昭寺主殿内供奉着的觉沃佛(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

  释迦牟尼在世时,弟子们为使他的真容传之后世,特请工匠替他造了4尊8岁等身像和4尊12岁等身像又称觉沃佛。因为释迦牟尼的奶母等人从旁指导,故造像与其本人酷肖。据藏文古籍《松赞干布遗教》记载,印度国一达尔玛巴拉为感谢中国国王资助他击溃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将其中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奉送给中国国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唐太宗将这尊像作为嫁妆,由都城长安送抵拉萨,此后,这尊佛像便与藏传佛教共荣辱。

  藏族人认为它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见到这个佛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在为这尊佛像建造的大昭寺周围,每天都有虔诚的人们礼拜的身影。

  据《甘珠尔》记载,觉沃仁波切是释提桓因(玉皇大帝)命天匠毗首羯摩,依悉达多太子十二岁形象,用天界五宝锻炼成范,色如熟金。一手作定印,一手作触地印,相好庄严。法界众生若有能目睹圣像者,即种下“见解脱”因缘,具足一切见、闻、念、触之功德,将来必能解除三毒痛苦,成就佛道。成像后,先由诸天神迎请供奉天界,约一百多年。尔后诸智慧空行母,又将其迎请至西方邬坚,住五百年。又后以神变力,住天竺金刚座寺再五百年。及至天竺法王达摩波罗在位时,觉沃佛像至拉萨,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1409年黄教开创者法王宗喀巴在传昭法会上,为佛像献上五佛冠,使其成为报身形相。佛像不期长出许多再生舍利子,每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都有奇异预兆。

  唐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佛像至拉萨,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1409年黄教开创者法王宗喀巴在传昭法会上,为佛像献上五佛冠,使其成为报身形相。佛像不期长出许多再生舍利子,每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前都有奇异征兆。

  藏传佛教弟子最信仰、最崇拜此像,把它作为最大的精神支柱,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觉沃”意为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即师尊大宝之意。在每个虔诚的藏人心中,都有同样一个愿望,用自己的身躯丈量朝圣之路,到胜地大昭寺顶礼觉沃仁波切,以种下解脱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这是一张收藏在西藏罗布林卡内的关于西藏地形、地貌的人体地图,没有人想到这个仰卧的女魔身体就代表了古代藏族人关于西藏自然地理和宗教民俗文化的历史观念。图中的女魔裸体仰卧,双腿弯曲,左腿遮蔽住阴部,右臂上举,手腕自然下垂,左臂上抬,手腕弯过头顶。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手臂、大小腿部,都绘有群山、河流、湖泊以及王宫和大小寺院,脉络清晰,色彩鲜明。这幅独具特色的地图,相传是公元7世纪吐蕃时代修建的镇肢、再镇肢等十二镇魔神庙图,也就是今天在西藏各地广为流传的——西藏镇魔图。

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二代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统一了全藏,在他的治理下,吐蕃国力强大,但富于政治远见的松赞干布为了继续稳固他的江山,先迎请了尼泊尔尺尊公主为妻。后又派其得力大臣前往长安请婚,迎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为妻。两位公主入藏时,各带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等身像作为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陆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为安置佛像,在文成公主的建议下,修建了小昭寺安置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此寺大门朝东以示面向公主的娘家。尺尊公主不甘落后,也想建一寺庙,大门朝西面向自己的娘家,来安置八岁释迦牟尼等身像。松赞干布在名叫“吉雪印卧堂”的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只得在湖边建筑寺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建寺过程中几次均遭水淹,白天建,晚上塌,无法成寺。尺尊公主向德才兼备的文成公主求助。文成公主深谙风水,通易经八卦,一经占卜,发现整个西藏的地形如同仰躺的罗刹女妖,极不利于藏王立国。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而拉萨的这个卧塘湖正是女妖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于是向松赞干布献策,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寺,同时文成公主还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三年之后大昭寺和小昭寺同期竣工,二位公主带来的佛像也被请进了各自修建的佛殿。后因战乱,小昭寺的佛像被藏于大昭寺中,公元710年大唐的金城公主进藏之后,才又把它们重新迎请出来,但无意中却搞混了,从此两尊佛像便易寺而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释迦牟尼佛像的沧桑

  他端坐在金色圣殿大昭寺,左手捧钵,右手扶膝盖,面容慈善,神态安详,双目低垂,默然含笑,似在沉思,又像在凝望,令人亲近,使人向往。只要你瞻仰过一次,就会终生难忘!

  他是大昭寺的主神,藏传佛教的精髓,千百万佛教信徒的信仰中心。拉萨原先叫“吉雪卧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牛奶坝子;因为有了这尊佛像,才改名为拉萨,也就是神佛住地的意思,他的巨大份量可想而知了!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虔诚和崇拜。每逢神圣的日子,拉萨人照例都要来朝佛。他们围绕释迦牟尼佛像转圈,圆圆的圈子缓缓移动,从古至今、从早到晚,周而复始永不止息。他们在大昭寺门前五体投地的跪拜,千百年来这里粗糙的石板已经被朝拜者的身体磨擦得像镜子一样的光滑。他们来到佛祖像前,往长明灯里添酥油,在佛的脚下献哈达,还有人在佛像前点千灯、点百灯,用金粉重刷释迦牟尼的面部和金身。总之,他们把所有的虔诚都献给了佛。

  还有信仰极度虔诚的人,他们用人间罕见的方式表达对佛的崇信。他们从西藏各地,甚至从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甘肃西藏,一步一个长头磕到拉萨,仿佛用自己的身体丈量“世界屋脊”上的土地,最后匍匐在佛的脚下,把额头轻轻地贴在他的左膝,低声地陈述自己的祈求与愿望,这是一个藏传佛教徒最为幸福和满足的时刻。

  确实,他是一尊不同凡响的佛!

成像于佛祖在世之时

  藏文史书记载,这尊佛像在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已经塑成。萨迦·索朗坚赞撰写的《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上面有这样一段掌故:

  那时,佛尊释迦牟尼住在舍卫城,向当地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讲经传法。有一天,圣者曼殊室利忧心重重地对佛祖说:“世尊您住世的时候,我们能眼看佛容,耳听佛语,心有所皈依;如果祖师涅槃离世,一切有情将依止何处呢?”佛祖听过,含笑无言,接着从他身上,发出四道光,分别照射到大梵天、罗延天、帝释天和工巧之神毗首羯摩身上。于是,大梵天奉献五种珍宝,请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法身像;罗延天奉献五种珍宝,请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的报身像;帝释天奉献了因陀罗宝、绿色宝、妙庄严宝等天上五宝和金、银、珍珠、珊瑚、蓝宝石等人间五宝,请毗首羯摩塑造了佛陀十二岁身量的化身像。佛的姨妈(也是继母)波阇波提说,释迦八岁时,身量如蓝毗尼园的台座那么高,十二岁时,脚踏舍卫城的门坎,头部触到门楣,这是他那时候的身量。

  毗首羯摩熔化了各种宝物,铸造出佛陀十二岁身量的化身像。颜色像熟金子,一只手做结定的姿式,另一只手做压地印的姿式。相好庄严,慈和美妙。据说凡是见到这尊像的人,都能够解脱三毒的痛苦,生起真实的信仰,具足一切见、闻、念、触的功德,与见到了佛陀本人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差异。当时佛祖住世,亲自为身像开了光,散花加持,最后藏于印度金刚座寺。

飘洋过海到中华

  《西藏王统记》还记载说印度法王达磨波罗在位时,东方中国君主秦王符坚,送给达磨波罗三件无价之宝,包括一件无缝的锦衣,他向印度国王求取一尊殊胜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宏扬华夏的佛法。达磨波罗为印中两国的传统友谊,毅然决定将国宝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送往中国。当他和大臣一起走进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时,发现这尊本来朝南而坐的圣像,现在居然面向东方了。国王想:“啊!原来佛像早已心向中华了。”于是发大欢喜心,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身挂满旗幡彩带,乐工们演奏着美妙音乐,将佛像送往东方汉土。汉地国王也以最隆重的仪式到海边迎接,并供奉在金子镶嵌的国王宫殿中央。

  但是,成书于1434年的藏文史书《汉藏史集》(陈庆英译),对佛像如何来到中国的记载不尽相同,该书引用《松赞干布遗教》中说: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也许就是上面说的达磨波罗)在位之时,有外道军队摧毁了吉祥那烂陀寺,教法几乎遭到毁灭,于是向汉地国王提婆热扎请求派遣援兵。汉地国王回答说:“我的军队不能前去,但是可以将珍宝送去,依靠它你们可以战胜外道、复兴佛法。”印度国王得到帮助,击败了外道军队,内道佛教又像白昼一般显明。印度王臣皆大欢喜,致书汉地国王说:“成就如此善业,皆是因为你汉地国王之慈悲教诲和历次送来的礼物之力。你的恩德巨大,要想什么样的回礼。我们一定奉送。”汉地国王说:“谢谢你们的好意,请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之像,以及四部佛经、四位持律比丘送来东土。”达尔玛巴拉王说:“我的这尊本尊佛像,从来没有想过将它送往别处,但是你的恩德甚大,而且此像由你迎请去,对有情众生广有利益。”于是,以各种供品供养,举行盛大的送接仪式,觉卧佛像就这样来到了汉地。

  总之,不管哪种说法更准确,西藏古代历史学家们一致肯定释迦佛像先是佛祖在世时铸造,并且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国王送给中国的无价之宝。

文成公主带进西藏

  又是几百个春天和秋天过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掌政的时候,周边各国首领都派出使节来请婚。经过七试婚使,这位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英主力排众议,将聪慧美丽的文成公主许配给当时知名度和实力都逊于其他诸国的吐番赞普松赞干布。

  临行之际,唐太宗决定将中华国宝、供奉在洛阳白马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赐与文成公主携同进藏,作为修习佛法的本尊,利乐雪域有情。藏文古籍《西藏王统记》记载道,唐太宗对文成公主说:“爱女积福所凭依,有我所供本师像,施主帝释天所造,其质乃由十宝成,毗首羯摩为工匠,亲承如来赐开光。如此无比如来像,见、闻、念、触诚叩请,佛说急速证等觉,利乐源泉觉卧像,舍此如舍寡人心,仍以赏赐我娇女。”通过这段记述,可以看出唐太宗对唐蕃关系的重视以及将传国之宝送往吐蕃的良苦用心!

  当时专门打制了一辆手推车,装载释迦牟尼佛像,由汉族大力士鲁噶和拉噶两人推着,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长安城一直推到拉萨。公主一行翻过无数高山峻岭,渡过无数江河急流,遇到过无数次狂风暴雪、地震山崩,所历艰难困苦确实难以描述。当他们临近拉萨时,藏王松赞干布认为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可能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位同时入城。于是派出四路人马到郊野欢迎。其实公主和随从是翻过拉萨北面的郭拉山口而来的。当他们抵达拉萨北面的绕木齐平野时,运载释迦牟尼佛像的木轮车陷进泥沼中,力士拉噶和鲁噶奋力推拉,也没有办法拖出。文成公主卜算得知:泥沼下面是神龙宫殿,释迦佛像有意留在此地镇压地煞。于是在佛像四周支上木柱,张挂绫罗帐幔,进行种种供养。接着公主锦衣玉佩,由二十五位美丽侍女簇拥,弹奏着琵琶器乐,沿卧塘湖柳林草地游赏风光。吐蕃臣民纷纷出动,欢迎大唐公主光临,争相观看天朝仕女仪容,人们围绕公主载歌载舞,热情奔放,感奋不已。

供奉于拉萨小昭寺  

  在文成公主来藏之前,藏王松赞干布的尼泊尔妃子也携带一尊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佛像明久多吉到了拉萨。她在内邬塘(现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带修建神庙,但是一直未能成功。听说大唐公主精通地理勘察,便先请禄东赞疏通,又派仕女送去金粉一升,请文成公主代为测定一建庙佳地。文成公主摊开八十种博唐及五行推算图,测算出西藏呈魔女仰卧之像,拉萨卧塘湖为魔女心血,红山、铁山、磨盘山是魔女心窍上的脉络,应当填平卧塘湖,建一释迦神庙以镇之。还有,正如前面所述,绕木齐下面有神龙宫殿,也应在上面供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以保拉萨和整个藏土的安宁。

  于是,在藏王松赞干布的主持下,尼泊尔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佛像;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供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两座寺庙无所谓大小,它们同一天开工,同一天落成。藏王松赞干布、尼妃赤尊公主、汉妃文成公主参加了隆重的开光典礼,这是西藏古代史上最为了不起的日子,其时大地生辉,天降花雨,王臣百姓,歌舞欢娱,作诸戏乐,极一时之盛,大昭寺门向西,小昭寺门东向,寄托着两位公主对家乡父母的眷念。

两尊佛像换了位

  大小昭寺修成后不久,出现了两尊释迦牟尼佛像互相换位的事情。关于佛像换位的原因,西藏史书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

  据说藏王松赞干布去世后,孙子芒松芒赞继承了王位。当时盛传武则天皇帝要派出大军攻打拉萨,夺回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惊恐之余,匆忙把这尊佛像转移到大昭寺南镜门里面隐藏,并用泥土封好,上绘一副文殊菩萨像。同时把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

  拔·塞朗所著《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记载,公元八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许配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狗年(710年)从长安到达拉萨之鹿园。金城公主说:“我要看看祖奶奶公主(指文成公主)的供养处--释迦牟尼佛像。”她到了小昭寺,向每尊佛像献了供养,没有找到释迦牟尼佛像;然后来到大昭寺,先给诸佛像上供奉,再找释迦牟尼像,也没有找到。金城公主说:“根据有关大昭寺的记载,寺庙中共有五间佛堂,如今只看到四间,定然还有一间隐蔽的内佛堂。”于是便在佛殿的墙壁上到处敲击,敲到殿中一处向内凹入墙壁上的门坎的下部时,墙上出现了裂缝,便挖去泥皮,发现一门,打开门,果然看见内藏的释迦牟尼金佛像,金城公主大喜道:“要为祖奶奶文成公主的佛像举行‘现面’典礼!”马上摆献了盛大的供奉。《西藏王统记》记载,金城公主将佛像安置在殿后净香室中心,建立了供祀之制,从此这尊神像成了大昭寺的主佛。

  恰白·次旦平措先生执笔撰写的《大昭寺史事述略》,引用了布敦佛教史的说法,似乎两佛换位是遵循文成公主的遗言,“公主临终时,说把佛祖从小昭寺请来,藏在大昭寺的屋檐下,门上要刷粉,并画上妙音菩萨,说完便去世了,大臣们按公主的遗嘱,对换了两尊佛。”

饱经磨难与沧桑

  佛像在大昭寺主殿没有呆多长日子,西藏政坛又发生变故,他也因此遭到厄运。总之,作为佛教至尊的他,在西天佛地的雪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饱经了磨难、冷落与沧桑。

  藏文史书记载,藏五赤德祖赞在羊卓雍湖边坠马而死,王子赤松德赞尚未成年,政事由母舅玛尚·春巴杰执掌。他宣称:“国王之所以短命,都是奉行佛法的报应。为了消除今生的灾难,应该奉行苯波教。”还说:“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是汉地的佛像,应该送回汉地去。”于是,他发动了吐蕃时期第一次反佛运动。大昭寺遭到封禁,神殿改成了屠场,血淋淋的皮子和牛羊的内脏挂在诸神的身上、手上。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被用皮绳编织成的网套着,拉到大昭寺门外。玛尚派了三百个力士,命令他们把佛像送回中原。奇怪的是,他们把佛像拉到城郊的卡扎洞地方,佛像如同生了根似的,再也拉不动了。只好就地埋在沙坑里。

  后来,又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反佛大臣纳朗·陶杰唐拉巴背脊开裂而死,觉诺·桑杰和玛·结让也手脚蜷缩而亡。老百姓和占卜人都说:“这是因为汉地释迦牟尼佛像发怒,将他埋在沙坑里真是罪孽大啊!”大家商量道:“这尊佛像,最初是从印度去的,还是把他送到印度去吧!”于是将佛像起出,用两头骡子驮着,当他们来到芒域吉隆的时候。听说去印度的道路不通,就将佛像留在芒域地方了。

  佛像在那里滞留了14年。后来藏王赤松德赞亲政,剪除了玛尚·春巴杰等人,王臣们聚在一起议论兴佛的事情。大臣尚·聂桑禀告道:“祖辈松赞干布倡兴佛法而国泰民安,他的圣裔,赞普您的父王赤德祖赞也奉行妙善佛法,后来遭到玛尚的破坏。玛尚还把汉地运来的佛像送走,但是从前只用骑士抱在怀里运来的佛像,这时成千人也抬不动。后来商定送到芒域,才用两匹骡子驮了去。如今应该将那尊佛像从芒域请回来供奉。”于是,藏王赤松德赞“始以宝车自芒域迎回觉卧释迦牟尼佛像,用诸伎乐,安奉于绕萨神变殿(即大昭寺)净香室中央,仪极隆重。”(《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

  大约过了80年,赤松德赞的孙子达玛乌冬赞掌政的时候,这尊殊胜的佛像又遇上了第二次反佛运动。达玛乌冬赞(即朗达玛)不止一次声言:“拉萨连年发生人疫灾害,都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作崇的结果。”他命令:“汉地和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像都要送回他们的家乡去。”这次臣民们没有听从他的指示,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像是雪域藏土幸福的根源,要像保护眼珠一样加以保护。他们运来很多沙子,把佛像埋在沙堆中间。同时弄了一块大石头,推进卧塘湖里,石头发出很大的声响。朗达玛询问是什么响声,臣民们谎报道:“佛像抬不动,绳断人伤,我们很气愤,把他推进卧塘湖里了。”朗达玛表示满意,并且下令封闭大昭寺,在大门上绘上僧人饮酒图。在整个毁佛时期,大昭寺里荒凉破败、杂树丛生、狼狐出没,根本没有香火可言了!

悠悠岁月又历一千年  

  公元十一世纪随着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开始,释迦牟尼佛前的香火又渐渐兴旺起来,到现在岁月悠悠又近一千年了。

  据说,毁佛藏王达玛乌冬赞被剌而死,他的儿子维松和云丹长大成人后,就不那么敌视佛教了。人们偷偷将释迦牟尼佛像从沙堆里刨出来。公元十一世纪中叶阿底峡大师在聂塘授徒传法,多次到拉萨大昭寺转经,并且从释迦牟尼殿的柱子下面取出《松赞干布遗教》,可见当时释迦牟尼佛像前已经不那么冷清了。

  公元1076年,阿里桑嘎尔译师帕巴西绕来到拉萨,这是反佛运动后第一次对大昭寺进行维修。据东嘎·洛桑赤烈的著作记载,公元1160年,拉萨、澎波等地四个僧侣集团互相火并,大昭寺佛殿被火焚烧。当时由达布噶举派高僧楚诚宁波调解,并且再一次修复了大昭寺,把它交由蔡巴噶举派创始人公堂喇嘛香管理。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告诉笔者,公元1310年,阿里亚泽王派顿巴仁多尔及管家阿族等,带去以十八藏克(藏族计量单位,一藏克相当于二十八斤)为一驮、一共一百零四驮铜和五百两金子,在释迦牟尼佛座上面修了金顶。公元1409年正月,宗喀巴大师在大昭寺创立了默朗青波传召大法会。在此之前,拉萨河南岸的柳乌地方长官朗噶桑波奉当时西藏的统治者乃东王之命,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宗喀巴大师向佛像奉献了纯金制作的五部如来佛冠,并以珍珠、宝石、碧玉、松石嵌饰,极为美妙庄严,胸前嵌右旋白海螺。而佛身所挂大念珠,据说是明朝皇帝赐给色拉寺创建人、宗喀巴的大弟子绛青曲杰,而由绛青曲杰献给佛祖释迦牟尼的。从此这尊佛像被称为“乔瓦仁波齐”,意为“至尊怙主”。他是大昭寺的主佛,雪域藏土第一神,其地位之高、尊荣之重,如前述。岁月悠悠,时代变换,然而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的长明酥油灯,一直闪闪发光、长时不息。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释迦牟尼佛8岁.12岁.25岁等身像(见者皆解脱)

小昭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8岁等身像是尼泊尔尺尊公主随带入藏的陪嫁品,最早供奉在大昭寺。后来
在文革时,小将们把它拿出来,用锯子从肚子上锯开,成了两半,里面的有2500年历史的珍宝和佛经就此消失。而佛像流失各地,直到后来班禅到内陆四处寻访,最后在天津一个仓库中寻得上半身,在西藏某仓库中寻得下半身,再请最好的工匠加以修补,现在供在小昭寺中。据说还有一尊16岁等身像在印度战乱的时候,有人想把运到海外其他国家(斯里兰卡?),但不小心在过海时从船上落入海中,从此就没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