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成书的神秘历史真相 上篇

 修和 2016-01-27


                   内   容   提   要


 《道德经》缘起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引发的叛乱,经文原本是老子向齐侯(吕购)布道的实录。因此,《道德经》成书之后一直被秘密的隐藏在齐国宫中, 后因姜齐绝嗣才被齐威王发现,曾引起“天书”一般的轰动。时过境迁,齐威王为破解道德经修建了稷下学宫…。作者发现了经文中隐藏着成书背景的蛛丝马迹,首先从经文中疑似反映时代背景的句子出发,以多种史料进行交叉互证,并针对老子成书的真实历史时代背景展开了严密求实的逻辑推理,最终不但彻底证实了《道德经》成书的真实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而且以纪实文学的手法还原了整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令人信服的回答了老子究竟是谁等相关的历史疑问,可以完美贯通八十一章经文的内在联系,让读者言简意赅的迅速理解经文的实际内涵,是对道德经根本意义上的突破,体现了作者三年多潜心研究的成果,可读性极强。

由于本人文化底子太薄,虽竭尽全力,病句之类的缺点错误亦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读者理解和原谅,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以利作者进一步的修正。

关键字:烽火戏诸侯 伯阳父 齐庄公 郑桓公  


                  前      言

千古忠魂灵,救世岂图名!潇洒五千言,谁解其中情?

老子,这一响彻和震撼历史时空的名字,也响彻和震撼着当今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和大地。震撼着古今中外所有知道他的人。无论是历史上的开国明君,王公大臣、诗人学者,儒释道俗,还是今天的科学界、政界、文史学界,每当人们谈论他的时候,无不为他那空前绝后,玄妙绝伦的大智慧而为之倾倒,而为之赞美,而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尤其是作为中国人,无不为苍天给我们降下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历史先哲而感到由衷的自信和鼓舞,无不渴望从他的思想中吸取智慧和力量。而今,老子的思想鼓舞着千千万万正在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中国人民,也鼓舞着世界上所有热爱真理的人们,老子的精神力量和道德经美妙动听的语言,已经化作世人对未来的期盼,化作响彻大江南北的朗朗读书声,润物细无声的滋润着人们的身心,感动和鼓舞着莘莘学子们走向充满美好幻想的未来。

同时,人们对老子本人也一直都在发出疑问,他究竟是谁?怎么能有这么高度的智慧呢?怎么能说出这么玄妙透彻的大道至理呢?天下第一的让所有人都感到心灵的震撼呢?人们热切期望找到最终的答案。但时至今日,真相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对所有人来说,老子就像一颗金光璀璨的流星一样,闪耀过历史时空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人们既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也不知道他去往何方!所有的真相都被掩盖了,所有追寻他的努力都无果而终。这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也太令人郁闷了。他大智慧老人的光辉形象,如今只留在我们思念他的心里,留在我们对他共同的热爱和崇敬之中。而相对我们这样一个喜欢治史的国家来说,这岂不成了一件天大的怪事?而真相会永远消失在那重重迷雾下的历史时空中吗?老子思想的光辉会永远被历史的乌云所掩盖吗?老子天道的智慧真的就不能为芸芸众生带来如期的幸福和灿烂光明吗?而鄙人根据自己对经文思想宗旨的理解和判断,通过对经文和史料记载的交叉佐证,已经幸运的从老子真正的字号、史官之职、老子见周之衰的历史年代和真实的历史遗迹,以及多种史料记载的线索和关尹的著作中都找到了老子究竟是谁的证据,也找到了各种历史疑问的正确答案,形成了十分完整的证据链,可以彻底破除对老子的各种误会。鄙人三年专注于此,为便于读者们理解,已经多次易稿,不但彻底证实了道德经成书的时代背景,而且还较为具体的还原了老子成书的具体历史过程,使经文内容与史料记载交叉融合为浑然的一体,并增加了引文的出处。最终以历史背景为主线,将八十一章经文呈现为问话对答的布道方式,能够以较少的文字贯穿八十一章的思想内容,更好的体现出道德经本来的面目。作为体现五千言思想内涵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得到各位读者的理解和支持,并殷切希望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现实是思想的基础,历史是文化的发源地,但古今解老者已经习惯于把道德经当成一部悬于半空中的理念性著作,甚至当做抽象的流行语录一样来解读,而对经文的真实历史背景及其所承载的真正历史使命一无所知。然而,经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性概念和社会责任感,却是每一位读者都能强烈感受到的。因此,失去了经文的实际历史背景,道德经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如同羿射者从来见不到靶子一般,无法知道老子的真实心理和写作目的,也根本无法知道经文确切的思想内涵和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不可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经文的立场观点和史实依据,而却为一些人进行不切实际的诋毁提供了方便。道德经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更是对历史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我们要想读懂弄通,就必须首先回到道德经的时代背景中去,并以道德经的立场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一切解老者也只有弄清楚老子成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经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③ 这种知人论世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是读懂老子唯一正确的途径。而今,道德经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位名人对老子思想予以了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因老子的思想对人类世界的未来寄予了殷切美好的希望,这使我们更加觉得老子思想的无比珍贵,也更加觉得作为老子故乡里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解开老子这一历史文化谜团。而近代文人学者对老子成书年代所进行的争论,非但没有继承前辈研究老子的成果而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反而将老子成书年代错误的定位在了春秋战国时期,从而使世人对老子的研究误入歧途。究其原因,是因为学者们多以各种传言附会之说来作为推论的根据,而未发现经文中真实的历史背景信息,因而才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现在,我们首先从经文中疑似历史线索的句子出发,结合《关尹子》《国语》《诗经》《史记》等各种史料记载的线索和真实的历史遗迹等证据来进行全方位的逻辑推理,就能够发现和基本还原老子成书于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历史时代背景,并发现道德经实际所针对的是“汤武革命”所造成的历史思想背景,从而彻底了解老子的身世,道德经缘起、成书时间、全文宗旨、写作对象和成书的历史过程,就能够最终破解老子的历史文化谜团。

全文共分十一个部分:

一、经文中反映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句子

二、老子是宣幽两朝的御史大夫伯阳父 

三、烽火戏诸候事件曾经引发的诸侯叛乱

四、经文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

五、史记中“诸侯叛之”的首脑是齐庄公 

六、朝廷在危急之时只好请老子出来解围

七、郑桓公和老子的对话

八、老子关尹共同挽救天下危局

九、齐威王为破解《道德经》修建稷下学宫

十、道德经的文章结构和思想宗旨

十一、结束语

①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7·审分览》《不二篇》/引自谷声应《吕氏春秋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9月出版/第286页

② 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引自《百度文库》《老子· 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2008年3月 https://wapwenku.baidu.com/view/7a0dd517866fb84ae45c8d7d引用:2017年5月26日

③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篇)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8年3月出版,80页。

一、经文中相关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句子

公元前771年夏初的一天,镐京的天气飘着梅雨,周幽王(姬宫湦、生于公元前795年,死于前771年)闷坐在宫中,看着爱妃褒姒一脸愁闷的样子,自己的心也如同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一样。周幽王是个独生子,《太平御览》引《琐语》记载,宫湦母怀胎未满就将他生下了,周宣王召问群王之元史,史皆答曰:“若男子也,身体有不全,诸骨节有不备者则可,身体全骨节备,不得于天子也,将必丧邦。宣王听后,准备将其遗弃。仲山父说:“天子年龄大尚没有子嗣,或许这是上天遗弃周朝,虽弃子又有何益?”①因此使周宣王打消了这个念头。由于周宣王和他的先历代祖们都在奉行“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的大政方针,因而崇尚武力,喜欢独断专行,使西周国运不断的衰败,人民苦不堪言。继周厉王穷兵黩武压榨百姓引起平民暴动之后,周宣王依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对外不断发动战争,最终在千亩之战中大败于姜戎,使南国之师全军覆没。用兵彻底失败之后,周宣王晚年还滥杀大臣,最终导致社会各阶层的彻底失望和强烈不满,所谓的宣王中兴很快成了昙花一现。无可奈何花落去,周宣王晚年彻底丧志,常年在宫中饮乐,对自己未曾报有希望的儿子也根本疏于教化,使周幽王自幼娇宠任性,毫无安邦定国之志,十三岁便开始继位,十年多的执政光景,周幽王得到太史伯阳父(老子)如此的评价:“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夫虢石父谗谄巧从之人也,而立以为卿士,与专利同也;弃聘后而立内妾,好穷固也;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用谗慝也;不建立卿士,而妖试幸措,行暗昧也。是物也,不可以久。”(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因此,褒姒自从进宫以来,面对顽童一般无知的周幽王,虽然受到其百般的宠幸,却一直是冷颜愁面,像是提前预知到了什么。周幽王根本不知就里,用尽所有的办法来取悦她的爱妃。如伯阳父所言,周幽王背着祖训和朝中舆论的压力,执意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而改立褒姒为正宫,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种后宫嫔妃们求之不得的幸事,发生在褒姒的身上,居然就像根本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阴寂的脸色依然如故,使周幽王百思不得其解,思忖自己身为统领天下诸侯一呼百应的天子,竟然连爱妃的一点高兴劲儿都看不到,这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与苦恼之中。这一天,正当他冥思苦想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只见爱臣虢石父走上前来,神密的附耳为他献上一计,使他顿时喜出望外,如释重负,兴奋的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清晨,在虢石父的亲自指挥之下,朝廷公然下令点燃了各处久置未用的烽火,霎时间,只见镐京附近的烽火台上浓烟滚滚,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惊呼和大惑不解。不多时,远近不一的诸侯国就看到了这个十万火急的军事情报,以为西周一定是发生了重大的军事变故,为了履行自己的义务,诸侯们各自率领兵马纷纷向西周之都镐京杀将过来,但当他们风尘仆仆的奔袭到镐京之后,却只见周幽王和褒姒以及一些官员们正在城楼上说笑,而城内外太平依旧,根本没见到进犯者的影子。因此,所有将士们本来高度紧张的作战心理一下子变得莫名其妙,共同诧异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东张西望的不知所措起来。但此时城楼上的周幽王一行人等,看见诸侯将士们那一脸迷惑劲儿,都忍不住狂笑起来,褒姒也随之大笑不止。看见褒姒也笑了,周幽王终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尊严上的满足和心理安慰,高兴之下,立赏虢石父千金,使中国历史上从此多了一笑千金的典故。各路诸侯被弄得神魂颠倒,却听到周幽王说:“大家回去吧,没有敌人。”各路诸侯闻听此言,不由得恼及肺肝,但却无处发作。而令人奇怪的是,接下来的第二天,第三天,这样的场景还在一幕幕的上演。

这就是《吕氏春秋》《史记》和《列女传》都曾记载过的烽火戏诸侯事件。

《古列女传》记载:“幽王惑于褒姒,出入与之同乘,不恤国事,驱驰弋猎不时,以适褒姒之意。饮酒流湎,倡优在前,以夜续昼。褒姒不笑,幽王乃欲其笑万端,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诸侯悉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不至。忠谏者诛,唯褒姒言是从。上下相谀,百姓乖离,申侯乃与缯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举烽燧征兵,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②

《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③

然而,正是这次荒唐的烽火戏诸侯事件接下来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最终使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从而把他完美的天道思想传播给了人类。

《道德经》无疑是最先言及烽火戏诸侯事件的文本。经文中“万乘之主奈何以身而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一句,其充满谴责性的语气和主谓宾语的内涵都十分明显的说明这句话实际说的就是烽火戏诸侯事件,而为我们分析研究老子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和依据。但由于近代有人对事件的真实性不断提出质疑,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分析一下,从而得出令人更加信服的结论。按周制规定,“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④ 证明句子中的万乘之主,本就是指周天子。虽然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也开始僭称“万乘”,但是从稷下学宫(公元前370年左右)开始传播《道德经》之前各诸侯所处的地位来分析,无论哪个时期的诸侯王也未曾有过“以身而轻天下”的资本,也从未听说有类似于“以身而轻天下”的事情,即便勉强有相类似的事情,也根本不值得老子著书立说的谈论此事。所以,当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这句话含义的时候,那么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西周末年发生过的“烽火戏诸侯” 事件才完全符合这句话的本义。但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依然暂时把这个推论当做一个未知的答案,而后面还要根据史料来回答与此直接相关所有疑问,例如老子是谁、其职业和思想特征、老子与周幽王的关系、是否还有同时代人物的佐证以及历史遗迹等方面的证据等。所以,我们只有把经文反映的历史背景与史料的记载全部相互印证之后,完全符合历史与逻辑,才能最后证实真相。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按照经文里说话的语气,老子就应该是烽火戏诸侯事件的见证者,那么,老子到底是谁呢?他为什么要提到这件事情呢?

①李昉《太平御览》卷85《皇王部十·幽王》, 孙雍长 夏剑钦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印刷厂 /2000年影印本第1册,第740-741页 引《琐语》

②(汉)刘向《古列女传》 第七卷《孽嬖传》 尚蕊,张佩芳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影印本,第228 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07页

④ 互动百科/万乘/ http://www.baike.com/wiki/ 2017-5-8。

二、老子是宣幽两朝的御史大夫伯阳父 

与今版史记正文“老子,字聃”①的记载不同,《史记·正义》《列仙传》《老子铭》《文始内传》《老子道德经义疏》等太多的涉及老子的历史资料中,都留下了老子字伯阳的记述,这本是研究老子的前辈们所得出和共同认可的历史结论。如《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说“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②。《昭明文选》中“夫漳渠西有伯阳之馆,北有旷野之望。”李善注:“伯阳,即老子也。”③而《老子道德经义疏》中不但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甚至为老子的字注解说,“…字伯阳者,伯,长也,阳,生也,言圣人应世,利益弘多”,甚至《老子道德经义疏》中还有“解者多云(老子)是幽王时出关”④的记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都是老子留给世人真实历史痕迹的反映。尤其令人无法怀疑的是,老子退隐之后曾经生活过的甘肃天水伯阳镇兴仁村,如今不仅还留有老子当年带领村民修建的“伯阳渠”等历史遗迹,而且那里至今还流传着“伯阳镇的名字就出自老子”⑤这样的说法。这些地方虽然地处偏僻,却有皇家曾为纪念老子而修建的历史建筑遗迹,说明老子就是“太史”伯阳父是经过实地考察才得出的有切实根据的结论。

关于今版《史记》对老子“姓李,字聃”的记载, 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近人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现代学者)先生在《诸子通考》一书中的观点。蒋伯潜先生认为史记原文对老子的记载本是老子“姓李,字聃,”而“梁时的《史记》'竄入’了'伯阳谥曰’四字(蒋伯潜先生认为“乃衍列仙传之文”)⑥ ,因此梁时的《史记》变成了老子“姓李,字伯阳,谥约聃”。我们分析蒋伯潜先生的这种考证基本是实,因为《道德经》(原名《老子》)一书除了内容之外,没有留下作者自身任何的线索。而根据史记的记载可以得知,司马迁因没到过老子退隐之后曾经生活过的秦地,而始终不知道老子究竟是谁,所以他在《史记》中就只能说“莫知所终,”因此《史记》对老子的记载自始至终都采取了存疑的态度。根据司马迁当时的条件,这本来不难理解。但这本不应影响到后人对老子的求证。而蒋伯潜先生忽略了司马迁对老子所持的存疑,自己又未对老子进行全面的考证,却主观的拿出了必以史记为准的态度,而主观的认为“老子字伯阳之说“出于方士(指河上公)之谰言”⑦ 并且将史记已经存在的'伯阳谥曰’四字武断的“今据以删”,这种做法虽然是在还原史记原来的记述,但也导致了历代前辈弥补史记不足的探知成果被统统否认掉了,从根本上掩盖了道德经真实的历史时代背景,从而使老子的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而今天我们只要根据老子在秦地生活过的历史事实,考察一下楼观台和天水伯阳镇兴仁村的历史遗迹以及“伯阳镇的名字就出自老子”这一世代流传的说法,尤其是我们今天以经文内容与史料记载所进行的相互印证,就更加知道老子字伯阳的说法是历代前辈经过考察之后才做出的结论。因此,我们对前辈探索老子的成果必须尊重而不应忽略。又比如《老子铭》中不仅说老子姓李,字伯阳,甚至还有老子“当幽王时,三川实震,以夏、殷之季,阴阳之事,鉴喻时王”⑧的明确说法,指的就是以下《国语》和《史记》中都曾记载的相关太史伯阳父的事情。

《国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记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注释:伯阳父,周大夫也。《国语.周语上》

《史记·周本记》中也记载了同一件事,但司马迁称伯阳父为伯阳甫。根据《释名》:“父,甫也”⑨,可知国语中的伯阳父,和史记中的伯阳甫,只是字后面所加的尊称为同义不同字而已。如宣王之卿仲山父也称作仲山甫,司马程伯休父也称程伯休甫等。

《史记》还记载:“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⑩这里单称伯阳。而周室中除了西周时期的老子未见再有其他字伯阳的人。

《国语·郑语》中的史伯(或称太史伯),也是对伯阳父的一种简称。文中反映出老子具备“尽知天下第一人”的杰出智慧,并首创“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的思想理论,从思想高度来说,都为我们判断伯阳父就是老子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该文同时为我们分析道德经的历史背景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见后面的引用)。而如上国语和史记等相关伯阳父的所有记载又都可以作为老子“见周之衰”(史记)⑪的具体根据。如《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所言:“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因此,量变引起质变的“周之衰”实际是从昭、穆王时期就已经开始,到夷、厉、宣、幽时期逐渐达到了衰的顶峰。我们从西周变为东周的历史来看,把西周末年作为老子“见周之衰”的历史节点也是最为恰当的,看不到这一点,反而到“诸侯恣行,政由强国”⑫的东周时期去找“老子见周之衰”的历史节点,那就有失于历史的真相了。以上《国语》《史记》记述伯阳父对周幽王的所有言论,与与经文对“万乘之主”所持的谴责性立场也都是高度一致的。

除了伯阳父之字,伯阳父与老子“太史”职业也存在着“巧合,”我们再来看一下。《国语》中称伯阳父为周大夫,《史记》称伯阳父为“太史”,《列仙传》称老子为“柱下史”和“守藏史,” 史记亦称老子为“守藏室之史。”但这些都是后来已经俗化变异的称呼,因为根据《周礼》,周朝根本没有“太史”“柱下史”“守藏史”一类的称呼。为我们提供正确答案的是《史记卷96》“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句下(集解)如淳曰:“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⑬ 由此可知,柱下史即御史,本职工作是协助冢宰(即太宰、为周六卿之首,直接处理相关天子政务)处理朝政,也掌管公卿百官的奏章和图籍秘书等,这就应是守藏史说法的由来。据此可知,史记中称伯阳父为太史、列仙传称“时为周柱下史…, 转为守藏室之史”;以及国语所注“伯阳父,周大夫也”等,均说明老子实际为幽王朝中的“御史”或称“御史大夫”。综合老子的字和职业与史料所反映伯阳父的思想特征,也可以证明老子就是御史伯阳父是确切无疑的。(根据职业特征来说,御史应相当于现代的中央书记处即原秘书处,而非国家图书馆)。

另外,还有从以下侧面线索进行的几点分析,都可以证明老子生存的真实年代,为我们断定老子就是伯阳父的更多有力证据。

1、《关尹子》一书透露出的真实年代

关尹子与老子的“师徒”关系,为历史上人所共知。我们今天仔细分析《关尹子》与《老子》两书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二者是有着同一宗旨和成书对象的姊妹篇(见后)。因此,二者成书应为同时或时间相差无几(接下来阐述)。如《关尹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曰:夜之所梦,或长于夜。心无时生于齐者,心之所见皆齐国也,既而之宋之楚之晋之梁,心之所存各异心无方”。(《关尹子·鉴》)这句话所包含的信息也足以证明关尹子成书于西周末年。因为这句话虽然是在打比方,但却足以说明句中提到的五个诸侯国都同时存在于关尹著书年代这个事实。而与齐、宋、楚、晋四国同时存在的梁国是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周幽王的父亲)所封,公元前641年被秦所灭,据此首先可断定关尹子著书年代上限为前821年,下限为梁国灭亡的前641年(孔子诞辰为前541年)。而齐、宋、楚、晋都是西周末年诸侯大国,恰好又都是西周灭亡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可这里为什么只提到春秋五霸中的齐、宋、楚、晋四国,却独缺了五霸之首的秦国呢?熟悉秦国历史的读者一看就会明白,因为西周灭亡之前秦国不过是个朝廷的附庸(地处现在甘肃陇南市的礼县、天水市清水县和张家川县一带),史记称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史记秦本纪》详细记载了它封侯始国的过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⑭所以“邑之秦”封侯始国正是西周与东周的一个分水岭。《国语》说:“及平王(周幽王之子)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国语·郑语》因此,关尹著书的年代必然是秦国封侯之前尚称为“邑之秦”的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即使打比方也根本无法用“邑之秦”和齐宋楚晋等大国来相提并论,但此时却仍然存在着尚未被秦吞并的梁国,有力印证了关尹著书的年代只能是 “梁未灭而秦未兴”的宗周时期。

2、历史遗迹证明出老子关尹成书的年代

周至县志记载:关尹子“于雍州终南山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因以其楼观星望气,故号其宅为楼观。”⑮可知关尹子所在为周至关(古称盩厔,如今为周至县,在岐山附近)。“清初康熙年间,牟相廷引《史记》之文也是“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周至关”⑯。时至今日,周至关楼观台不但仍然留有老子关尹所留下的真实历史遗迹,而且还有秦代及后来历代帝王祭拜老子关尹所修建的大量历史建筑,共同诉说着老子关尹子昔日的事迹,所以楼观台早就被奉为“道教祖庭”和“天下道林张本之地”,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这些声誉正是源自《道德经》和《文史真经》在此地成书的背景。而楼观台所在的周至关位于镐京之西70公里,其地理位置正符合老子从宗周镐京出发西行路线的必经之处,且与老子退隐之后生活过的“天水伯阳镇兴仁村”也都在同一条必经的路线上,证明周至关才是老子所过之关。而以讹传讹所过的函谷关位于宗周镐京正东几百公里和成周洛邑正西几百公里的方向,因此历史上老子过函谷关之说源自老子是东周人的错误结论,所以函谷关早年根本没有老子关尹的历史遗迹,将老子误当东周人,他西行所过之关也必然会出现误判。但此误判却因无法忽略周至关老子关尹留下的真实遗迹,而使老子过函谷关之说一直在关尹子到底为函谷关令还是周至关令的相互矛盾中难以自圆其说,从根本上印证着老子关尹成书于宗周时期的事实。

3、据周至县志记载,“周平王即位以后曾听到关尹子的许多传闻,很欣赏他的学识,所以封他为大夫,后又召为东宫宾友"。 ⑰周平王为周幽王之子,他继位登基与烽火戏诸侯事件前后相隔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也印证了老子关尹为宗周之人。

以上是我们为推断经文“万乘之主奈何以身而轻天下”的句子是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事件提供的佐证,证明了老子即是宣幽两朝的御史伯阳父。那么老子为什么要在道德经中提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事件呢?老子这句话是针对何人所说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和表述的。

① 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2139页

② 刘勰《文心雕龙》之十七 《诸子篇》 引自《文心雕龙译注 》 牟世金著  山东济南:齐鲁书社/ 1980年出版 第167页

③(梁)萧统 编《昭明文选卷42·书中_08_应休琏与满公琰书》/引自(唐)李善吕延济等《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 第796页

④ 道教之音网站/《老子道德经义疏(上)》 更新日期:2016-11-30

http://www./article/sort011/info-26772.html  引用:2017-5-16

⑤邵江梅 《天水伯阳·老子西行之路探秘》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4-08-16 

⑥⑦ 蒋伯潜《诸子通考第七章·老子》/上海:正中书局印行1948年5月第165页

⑧《百度·百科》《老子铭》引用日期:2017年5月16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Gxv7qaCFUwHid5kNGXh8QeRwZUJnLSlC_p015t1Wf2DarqsOUFg5wNUlXek3vs581WI05au1O_y0u8d3LkKCrmff0OBsfIvIn4efYYrw9nqOveJSrmV0ThWshxO7ePE

⑨ 刘熙《释名》卷三 《释亲属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第45页

⑩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07页

⑪ 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2141页

⑫ 司马迁《史记卷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3115页

⑬ 司马迁《史记卷96·张丞相传》(《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2675页

⑭ 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36页

⑮ 道教之音网站/《文史真人尹喜》道教之音整理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6-28 

/http://www./article/sort010/info-6954.html引用:2017-516(网文言此源于周至县志)

⑯ 张立鸿《论见周之衰的老子是伯阳甫》见 张立鸿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f544501009f67.html/作于(2008-06-11 ) /引自2017-5-8

⑰360百科/关尹子/http://baike.so.com/doc/5490368-5728280.html/2017-5-8

三、烽火戏诸候事件所引发的诸侯叛乱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诗经《大雅·詹昂》

“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诗经《小雅·正月》

从诗经大雅《詹昂》《召旻》以及小雅《正月》《十月之交》《节南山》《雨无正》《小旻》《巧言》等一大批刺幽王诗的规模和内容以及所有其他史料的记载都可以了解到,周幽王堪称中国家天下腐败史上最空前绝后的代表人物,《诗经》《道德经》《国语》《史记》《列女传》等都无一例外的留下了周幽王让当时天下人都感到撕心裂肺而迷惑不解的腐败统治史料,这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史料记载都证明了周幽王的腐败实际比《尚书》所刻意贬低的夏桀商纣远过之而无不及。他执政的十一年间,不顾历代遗留的国内外危机,宠幸虢石父,尹球等一班佞臣,导致西周政治黑暗,刑法滥施,社会混乱,民怨沸腾。赵叔带、褒晌等为数众多的忠言直谏之臣都被朝廷排挤下野或入狱,为了宠幸褒姒,最后不惜废掉了正宫和太子,而周幽王却还在朝廷上把朱儒佝偻等当做玩物……,这样腐败透顶的西周政权,正是鼓吹仁义道德而非人是己的西周圣祖们通过伪善所建立的,所以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在西周早已是一派末日气象的形势下,周幽王又亲自导演了烽火戏诸候这个最荒唐的历史事件,把天下诸侯全都当成了玩物。但奇怪的是,天下人面对如此的昏君,共同发出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历史疑问,但天下诸侯却为什么没有人效法“以有道伐无道”的“汤武革命”而出现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情形呢?这岂不是一件天大的怪事吗?难道是诸侯和百姓们都软弱到只能欣赏周幽王的腐败统治吗?关于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史料虽然少得可怜,但我们还是要感谢太史公以下惜字如金的记载:

《史记·秦本纪》: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適,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 ① 

这里虽然将烽火戏诸侯事件只概括为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八个字,却终于使我们看到了周幽王曾经招致诸侯反叛的史实,此事发生在“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之前,(申侯本是太子之舅,亦称申舅,他是专为对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实施报复并使太子宜臼最终登上王位,才联合西周的仇敌犬戎对周幽王发动的袭击。而犬戎则是被尚未封侯的秦襄公和其他诸侯所赶走的),证明此时诸侯的反叛已经结束。但曾经参与反叛的诸侯都有谁?反叛的程度如何?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史料的记载,看来诸侯的反叛并没有对朝廷造成太大的伤害,最后一定是不了了之了,否则不会没有相关的记载。但无论如何,诸侯反叛都是家天下历史上性质最严重的政治事件,为什么却只留下司马迁的寥寥数语呢?这是非常有违常理的。

① 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36页   

四、经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

以上颇令人感到费解的历史疑问,只要我们认真读道德经就全明白了,因为经文内容恰好回答了史料所没有回答的那部分问题,道德经的主题思想也由此而展现出来。诸侯反叛的平息正是《道德经》思想在历史上发挥过的伟大作用,否则西周末年和春秋历史就将全部改写了。我们今天通过对经文内涵与历史线索的交叉比对,就更加能够证明老子即是西周末年宣幽两朝的“太史”伯阳父确切无疑。

事实上,当时的诸侯不仅是简单的反叛,而且还准备推翻周幽王的统治取而代之。在西周有道伐无道的思想观念占了统治地位的年代,没有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力量,反叛诸侯是不可能自动收兵的,只是当时和后来都没有人发现这种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却又“无名以为务”①的伟大力量罢了。我们据此来理解下面经文的句子就很容易明白经文各章之间以周幽王“数欺诸侯,诸侯叛之” 为背景的内在联系了。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在这里按照经文章节的先后顺序只把句义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事件有直接联系的部分挑选出来供大家分析,因为八十一章其余的内容也都是这些句子思想的延伸而已。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第二十八章  

老子这些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周幽王的所作所为太不像话,但是对他也只能持挽救的态度,而不能随意的杀生害命。因为圣人“常善救人”的态度,所以自己当然要守雌不雄的不去计较黑白与荣辱。关尹子也因此谈论道:“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 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关尹子·宇》

这些话都说明烽火戏诸侯事件之后只有老子和关尹子还肯把周幽王的命当一回事。

以上经文说明,老子继首先谴责了烽火戏诸侯事件的肇事者之后,紧接着表明他对“肇事者”——周幽王无可选择的要以隐忍大度的姿态而采取治病救人的立场,但老子如此强调隐忍到底是对谁而言呢?——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经文下面的话是更关键的,因为这些话反映出那些受到周幽王愚弄而反叛的诸侯们所表现出的态度,因为正是诸侯的反叛才使老子产生了布道的动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以道佐人主者(主语),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後必有凶年。(第三十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

我们看到,自二十六章涉及“万乘之主奈何以身而轻天下”这一事件之后,老子之所以首先劝诫诸侯隐忍,是由于二十九章所指出的反叛诸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立场态度。而接下来三十章和三十一章的内容说明了反叛诸侯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兵强天下”,并在三十章和三十七章都留有主语“佐人主者”与“侯王。”由此已经完全证明,道德经中的侯王及其幕僚(佐人主者),就是史记“诸侯叛之”中的诸侯所属。由此可以断定道德经就是为了向反叛诸侯的侯王及其幕僚布道才写的,布道的首要目的是反对以所谓“有道伐无道”的思想观念通过发动战争来达到自己“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的目的。

再继续感受下面经文句子中的气氛,我们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了。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第四十二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七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八十一章

这些针对某诸侯王说的话,表明老子坚决反对因持有推翻朝廷的思想动机而借机发动战争。老子为什么这么作呢?是单纯为了保护幽王朝廷的利益吗?如果这样想就完全误解了老子的思想动机,因为老子最关心的莫过于人心善恶的社会趋势。而在中国夏商周历史上,奴隶主阶级内部出于争权夺势的需要,宣扬所谓的仁义道德,制造“以有道伐无道”的逻辑,实际都是用来伪装自己并调动甚至强迫百姓为其政治野心卖命的骗人鬼话。如周族进行弱肉强食的疯狂兼并是从文王之父季历就已经开始的,共经过了季历、文王、武王三代人不断发动草菅人命的残酷战争,导致千万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历史悲剧,最终换来了自己家天下统治的利益。尤其是周文王的军师姜尚所作《六韬·文师》为周族制定了“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的政治目标,制造出所谓“以有道伐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反映在《尚书·周书》中美化周族窃取天下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世道人心的险恶,使平民百姓的生活从此得不到任何安定,而最后得利的却只有极少数周族统治者,最终成为中国***的思想源头。如周武王死后,周族兄弟内部马上出现联合仇敌商族来进行手足相残的 “三监之乱。”而周公却企图通过所谓的“制礼”来达到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最终目的,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周昭王时,“亲莫如鲁” 的“礼仪之邦,诸侯望国”就率先出现了骨肉相残的杀兄篡位,《史记·鲁周公世家》:“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而周昭王对此却置若罔闻,原因不说自明,都在效法窃取天下的行为而已。“礼仪之邦,诸侯望国”尚且如此,更何况宗周其他的诸侯国呢,“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资治通鉴.周威烈王》。据司马光统计,诸侯列国中仅为篡权夺位所发生的骨肉相残事件即达三十二次,真正成为了天下百姓效法 “仁、义、道、德、礼、忠、孝”的楷模。最终使人与人之间互为仇敌相煎相残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主流,所以老子早已看破夏商周“圣人”所开创***的历史源头已经带来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二章)的历史连锁反应。若不彻底批判和清除,贻害将是无穷的。所以老子不无愤怒的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四十二章) 由此我们也会看到老子五千言的基本初衷。

历史上有些人识不破这些窃国大盗们的真实面目,反而被这些“圣智造迷”(关尹子·宇)的思想所迷惑,甚至出于某种目的,对窃国大盗们的思想行为不乏溢美之词的捧场喝彩。如易经《彖》曰: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四十九卦·革卦》)。如《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焉,是穷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②又如汉朝的董仲舒也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 ③ 然而历史真是如此吗?如通志记载“文王寝疾五日谓太子发曰:'见善而弗怠,时至而勿疑,去非而勿惮,三者道之所止也。’”④但事实上,这三者利己之道的相互关系是:为了冠冕堂皇的窃取天下首先必须收买人心,为了收买人心所以必须“见善而勿怠。”这种善本来就是勉强装出来骗人的,为的是“时至而勿疑,去非而勿惮”的政治目的。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十八章)这种“不失德”实际就是指周族表现一时的“见善而勿怠。”而所谓去非,更是以一己之利来划线的故意搬弄是非,因为奴隶主之间除了各自政治地位的不同,本质上根本没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看谁更会伪装自己,谁能取得最高统治权力,历史已彻底证明了这一点。周文王用来为其继承者周武王壮胆的这些话,暴露出觊觎最高权利的周族在未取得政权之前,唯恐失去自己伪善的机会,暗中掩盖着周族必须借用天下百姓的力量来实现最终的政治野心和目的。又如通志记载“初文王伐邗,问太公曰:孰可伐?太公曰:密须可。管叔曰:其君强明,伐之不可。太公曰:先王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遂自阮徂共而及密须,密须之人自防其君,而归文王。”⑤ 这种为实现“以家取国”的政治野心而对一个拥有开明君主的小国所发动的战争丧尽了天良。野心能使人变恶且学会伪善,但最终却无法掩盖自己的丑恶面目。如时隔千年左右,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仍然有“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太公佐周,实秉阴谋”的明确记载,⑥ 恰当的反映了天下人近千年来对文王姜尚这些所谓的“圣人”“圣王”及其政权性质的共同看法。人心失去善恶的天平,就只能被彻底愚弄。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我们不难看出,夏商周出现的所谓“圣人”实际是假圣人,是窃国大盗伪装成的圣人,他们用所谓“仁、义、道、德、忠、孝、礼”这些“前识”(三十七章,前识即感性认识阶段的认知,关尹子称之为“识”)性的抽象观念来愚弄天下百姓,所以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第三章)因为真正的圣人“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其不欲见贤邪。”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因此,夏商周文武周公军师姜尚等假圣人就是老子所讥讽的“智者。”关尹子也无情讽刺其“圣智造迷,鬼神不识”的“高明”之处。(《关尹子·宇》)共同反对以伪善的思想文化作为掩盖来发动以家取国、以国取天下的战争,而特别强调战争所(给百姓)造成的危害。所以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实际是对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无情揭露,而正是这种以家取国、以国取天下的战争也最终将西周政权葬入了坟墓。所以,夏商周窃国大盗们崇尚暴力,伪善行恶,冒充天命,非人是己,舞弄善恶的行为正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而最终成为中国***的历史根源,即圣经所称的“原罪。”这种行为导致了大道整体思想的彻底分裂,导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导致了整个封建社会不忍细看的历史,导致被压迫人民反抗家天下残暴统治和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能够取得不断的胜利,历史最终形成了前因后果的关系。但这种***的思想余毒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严重毒害着人们而没有受到最终的彻底批判,而这种***的思想余毒只要存在一天,人类就不可能得到最终的幸福。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才能认清历史和历史所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正如革命的前辈李大钊所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⑧因此,只要我们站在道德经的立场去研究夏商周的历史及其思想文化就会明白老子为什么反对“以恶对恶”“以暴制暴” 的良苦用心,明白传统文化中“止于至善”(《大学》)⑨的思想精华,明白老子之所以憧憬小国寡民的淳朴,与“智者”们妄图吞并天下的狂妄野心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性质,明白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的思想初衷。(第二十七章)从根本上说明了这种“大制不割”(大道之制不可分割)的精神才是为道之至要,是真理之根源。

弄清楚以上这些经文句子所体现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思想背景,我们就可以更加自信的来还原道德经背后的历史真相了。

①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2141页

②吕不韦《吕氏春秋卷7·孟春纪》《振乱篇》/引自谷声应《吕氏春秋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92年9月出版/第87页

③(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凌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月出版/第274页

④⑤ 南宋郑樵《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通志卷三下 · 三王纪》宋右廸功郎 郑樵渔 仲撰 引自 3edu教育网 >《国学史部 > 别史 > 通志 》 更新:2015/8/10   来源:国学典籍  http://www./gxshibu/32172_2.html/2017-5-18

⑥ 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第1478页

⑦ 圣经《创世纪·伊甸园》《旧约》第2页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8年 

⑧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史观》引自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人物纪念馆

《道德经》成书的神秘历史真相  上篇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