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雁,中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青年时代在医学院校完成学业后随父行医,继承了父亲的中医理论体系与辨证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其父中医《内经》“运动、环转、平衡”六字论,及《伤寒论》阴血学说的继承和倡导,多年来指导临证诊治,颇有成效。尤擅长针疗、灸疗、刮痧、推拿等外治疗法,且有独到之处,自成一家。 出版医著:《中医四大方证治要》、《糖尿病、高脂血证、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特效疗法》、《慢性肠炎、久泻的中药特效疗法》等,另整理家传医著《图解黄帝内经素问》《图解黄帝灵枢经》、《图解伤寒论》、《图解金匮要略》、《图解温病条辨》《图解温热经纬》等六部,于2003年、2005年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台湾大孚书局出版 。 鼻炎:鼻为肺之窍,鼻炎是肺部疾病的外在表现,慢性鼻炎,鼻窦炎均是肺正气虚,浊气上熏而致。中医认为久病必虚,造成鼻炎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这个病的治疗,当以清肺浊,补肺气为先,排脓化痰为其次。 肺主人一身之气,其功能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肺气的质量。影响肺功能的因素不外乎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也就是说鼻炎之外因:肺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因:脾胃之饮食不节;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补肾固气是肺呼吸均匀和调之保证。零陵香15克、鸡苏5克、辛夷15克、炙黄芪30克、桑叶15克、肉桂10克、苏叶5克、桔梗10克、苍耳子10克、百合花10克、连翘15、降香15克、蛤蚧15克、淫羊藿15克。 制法:上药各单独制粉,炙黄芪为基底,然后依次入百合花、桔梗、苍耳子、辛夷、桑叶、零陵香、鸡苏、苏叶、肉桂、蛤蚧、淫羊藿、降香调匀收藏。 一、黄芪: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 本人所拟所有香方,均注重补气药的运用,防香药盗气。所有香方如能借香药补气补血,则则无傍待,必兼补气血。 四、辛夷——味辛,性温,无毒。入手太阴、足阳明芎为使。 主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 。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入面脂,生光泽。 《本草纲目》 五、桑白皮——味甘,性寒,无毒。入手太阴。桂心为使 主治:去肺中水气。皮中白汁,治大风疮疥,生眉、发。《本草纲目》
本书以中医的中药药性理论为依据,论述人与香药、药香的关系,从人体对药香气味的生理需求,进一步明确香药及药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养生保健的功效与作用 。 本书搜集整理了有关古代典籍中,具有芳香特性且具养生保健功能的传统香药与药香,通过总结、归纳,完善了药香的使用类型,如枕香、脐香、煮香等;同时将现代中医医籍中一些中医名方、验方,家传经验方等,结合本人多年从医的临床实践,通过重新组方制香化生为新的香药方,拓展了香药的治疗方法,以熏吸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作用,如针对失眠、高血压、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美容等等,相应的有“雲山消困催眠香”、“ 雲山疏郁清神香”“”。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的香品保健爱好者,提供保健资源。另外,本书也收录了一些香道之传统名香香谱,供读者在香品保健之余探讨鉴赏。 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既包含中医外治法的又具有修身养性作用的香薰养生保健方法 。 直接致电010-67601101,67603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