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二早读:农业的起源(一)

 雅斤5999 2016-01-27
目标

建议今日读完第二章:农业的起源。早读读完一至四节。


章节拆解
1
农业起源,文明之天问 
在结构、机能、行为这三个方面,人类与动物都存在着巨大的区别。结构,即人类的身体形态与动物有别的主要特征是超大的头颅、直立行走的身体构造,等等。机能上的最大的特征是语言、学习能力,等等。行为的展开,构成了活动,乃至生存方式。
换言之,特定的生存方式是由一系列特定的行为组成的。但与上述二者相比,生存方式的差异则一言难尽,因为它不像结构与机能那样恒定,相反在并不长久的历程中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
但寻根溯源,人类与动物的生存方式,在绝对说不上遥远的一万多年前,还是极其相似的。我们与它们一道走来,在一个三岔口前分道扬镳,动物们依旧是采集或捕猎,而我们步入了农耕之路。
2
难与采集说再见 
现存的原始部落只能提供一个差强人意的参照,因为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文明的干扰,他们置身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远古时代。
1、贫与富属于相对的概念。
2、营养是一个硬性的、较少相对性的指标。
3、另一个硬性的指标是劳动时间。动物的觅食大多也不似人类在后来的生产方式中的长时间劳作。 
4、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是挨饿的情况。

笔者对原始时代狩猎采集的生存方式的评价是,它是可持续的。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断迁移的生存方式导致低生育率,因此保持着地广人稀的平衡生态。 

当代进化论思想家认为,达尔文学说中的“自然选择”,只能导致物种适应其当下的环境。个体当事者们的动机和行为不可能是为了物种日后的伟大进步,自然选择更不会服侍该物种成为万物之灵的野心。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必须是微观、具体的,符合当事人之情境的。 
3
起源方法论 
人类学和考古学是最早开始思考农业起源的两大学科。在科学发展初期阶段,人类学比其他学科对起源问题做过更多的思考,因而在思想方法上影响了其他学科。早期人类学中曾存在过两大学派。
第一派别是以泰勒和摩尔根为代表的单线进化论。他们认为,各民族在生理和心理上基本一致,因此他们是以同一方式进化的;各民族的差别,不过是因演进速度不同而在进化上处于不同阶段而已。
第二派别正是传播论,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埃利奥特·史密斯和德国的格雷布纳。他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创造,而人类的创造力是极为稀罕的,因此历史是独特的,文化创新是一次性的,文化特征非平行演化,在不同地带独立创造出同样的事物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上述两派思想方法相呼应,便有了农业一地起源和多地起源的分歧。好在农业起源的认识随着各大洲的考古发现,较快得到澄清:一个中心是不可能的。但传播论强调的创新稀缺毕竟有其道理,且考古学能够证实的农业起源地也没有无限之多。

极大压力下,灭绝的概率大于生存方式发生革命导致的绝地逢生。反观农业,它的问世依赖一系列的技术积累。应对突然降临的压力,企图靠农业来解围,来得及吗?哪又是什么样的压力?最通常说到的便是人口的增长。 
4
定居与人口增长 
在促进农业起源的因素中,被谈论最多的是定居与人口增长。反向地看,农业对这二者的影响不会弱于二者对农业的影响。而定居与人口增长之间,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故思考农业起源问题,离不开对三者间互动关系的认识。
能走上新路,重要的是新的因素的进入,人口增长只是背景条件。背景条件可能常常出现,转型却是稀罕的,其中新的因素才是关键。其二,除了农业与人口的相互催化,还须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所具有的“自我锁定”的逻辑。不管原初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旦农业开启,便是不归之路。因为农业造成了人口激增,如此规模的人口已经不可能靠旧时的狩猎采集方式讨生活,只好牢牢地依赖农业,即使其劳作远比采集更艰辛;且随着农业的扩展,狩猎采集的地域被严重挤压;只消几代人的时间,狩猎采集的技能便将生疏和失传。其后,天下便是农业的了。 
而人口的增长一发不止。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导致移民,由此产生了无穷多的副产品。很可能自其初始阶段,移民就与农业起源相关联。

故探讨农业起源的关键在于,那个最初诱发农业并造成人口增长的特殊的定居地在哪里,是何种类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完成今日早读打卡


腹中有书气自华

有书力求为书友打造一个高质量的领读平台

加入有书共读群的书友们可以自己买书跟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