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你的问题”?

 徒步者的收藏 2016-01-28


什么才是“你的问题”?


        前两天有位朋友留言给我说,我有很多担心和恐惧,可是如果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处理这些,那么不是只能有很少时间来处理我的“问题”了吗?我想这位朋友提出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抑郁是问题吗?强迫是问题吗?情感障碍是问题吗?社交恐惧是问题吗?......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呢?


        原本一切的发生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问题”与否,在于我们的判断,而造成了一个状况变成问题的最终根源常常都与恐惧有关。没有恐惧,以及由恐惧派生出来的抗拒和种种衍生的逃避行为,我们还会抑郁吗?还会强迫吗?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吗?还是各种各样的恐惧,以及与恐惧相关的种种连锁反应,才造成了我们所谓的“问题”呢?


         人类的心智模式中似乎有一种逃避的本能。几乎所有人遇到突发状况的第一反应都是躲闪,只要还有可以躲藏之处,我们自发的反应都会是坚决回避掉可能要面对的或者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同样,我们所做的任何(哪怕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情背后都必然有着一些隐藏的正向意图,我们不会做一件对自己完全“无益”的事,所有的“问题”,包括自我折磨甚至自我毁灭,都是我们以为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成功逃离恐惧以及恐惧背后种种的无法面对,都是我们以为这样对自己是“更好”的。


        这里举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位男士来我这里治疗抑郁。他儿时家境贫寒,父母为他付出很多,而从小母亲就经常在他面前讲述这些,勉励他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否则就对不起父母。长此以往,他形成了不堪忍受的强烈负罪感,这份负罪感使得他恨不得变身一台二十四小时奋斗的机器,无论多么的优秀他都要逼迫自己再努力一点,都仍然无法原谅自己。而他的抑郁和造成的相应的身体问题,其实正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这些毛病他才可以有喘息的机会,才可以允许自己,哪怕是睡个懒觉。因此,在疗愈初期,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他总是会很快出现新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他不能失去问题,否则父母和负罪感会让他无处可逃,而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他能够完全面对他沉重的负罪感,彻底的清理和释放掉。


        所以,问题是什么呢?问题本身恰恰是我们给自己的某种保护,虽然这个保护可能让我们吃尽苦头甚至付出了很惨痛的代价。或者更恰当的说,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不止一个正向的意图在其中,而造成问题的则是我们把“正向目的”与“错误信念和行为模式”之间做了等价。不突破这点的时候,我们的确都需要自己的“问题”,因为失去它们,通常就将意味着我们不得不直面生活中的一些我们认为自己无法处理的或者无法面对的情况,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可逃,我们不得不面对最深的恐惧了。而躲在“问题”里是安全的,起码对于那个想要回避痛苦的自我来说,是很安全的。所以我们总是一方面在寻求疗愈,想要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紧抓问题不放,而疗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是否发自内心的做出了决定,去跟“你的问题”了断这份亲密的关系。

    

          而与“问题”切断亲密关系,面对后面真正的恐惧,恰恰是疗愈当中我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稳定自己的地方。通常第一步我们就会释放对问题的需要,然而,这个需要之深经常超乎我们的想象,后面的一系列疗愈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稳固这个过程。一次治疗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出现反复呢?原因就恰恰在于此。我们都知道条件反射的形成,当我们长期的处于某种刺激之下的时候,会自然的形成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记忆,对疗愈,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通过治疗切断了这个反射弧,让我们从问题当中释放出来,这时候一个问题就解决了。的确是解决了,因为我们感觉不到那个问题的影响了。当我们回到生活中面对类似的一般性刺激的时候也通常会感觉到极其明显的改变,然而当某些相对更激烈或者跟我们受伤的状况更类似的情形出现的时候,会有些朋友反馈出现反复,或者像上面的案例一样,出现了相关性的其他问题,是的,其实不是“问题”在反复,而是我们需要再次逃回到问题里去了,因为这个状况我们无法处理,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面对不了了,感觉自己无法搞定了,就需要抓住“问题”来做一个缓冲。这也就是通常我们会建议疗程治疗的原因,因为在这个过程里,能量频率的提升和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疗愈师除了治疗和带动频率的变化,并使之稳定下来之外(这本身就需要一个周期),在这段关键时期中带给来访者的陪伴倾听鼓励,对于走出这种对问题的反射性需要,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对问题的反射性需要,其实这对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也许我们可以多做一点探讨。在这个二元世界里,人的本性是光明与黑暗并存的,当我们选择成长的时候,并非没有来自自身的黑暗面的阻抗存在。我曾经的专业是材料科学,期间要研究很多物质的能量状态。在我们研究材料的存在状态的时候,有一种很简单的描述,那就是所有材料体系都会自发的趋于自由能最低的状态,这个状态我们称之为稳态,而某些高能量状态可以在某种合适的动力学条件的作用下,成为亚稳态。


        我觉得这个应用于人的状态,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如果不加任何的修正,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生活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的,我们会趋向于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我们也会趋向于与以往的自己保持一致,也就是说,我们会对稳定的状态有着自发的需求,对改变有着天然的抗拒,哪怕这个稳定里面是痛苦的,我们也会被这股本性的力量推着走,想要呆在里面不动。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面对生活是得过且过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受够了,我们都不会真的下决心去改变,内心的成长与成熟是很多人一生都不会想要去面对的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即使完成了一个很好的治疗之后,还有可能再次把问题拉回来的原因。稳定在高频率,是需要持续的勇敢的走下去的,而回到低能量的稳定态却是很容易的。


        然而,人和材料体系显然又是有很大不同的,否则按照上面的理论人类大约就进化不到今天了,可能现在我们还在原始社会茹毛饮血呢。材料体系进入高能量状态需要外在的动力学条件的促进,而我们人类自身却存在这种改变的动力学特性,也就是我们有主观能动性。直白的说,人是“活着”的,“活着”就意味着“动”,“动”就意味着“变”。这也与能量学有某些吻合之处,我们知道任何处于活跃状态的物质都是不稳定的,而稳定到一成不变本身就意味着其中至少某些部分已经死亡了。反过来,高能量状态必然都是相对活跃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人类又具备了一股天然的向上的光明的力量,也是这股力量可以促使我们有勇气走出自我逃避的樊笼,完成自我的持续的成长和成熟。我们要做的就是释放对逃避和恐惧的需要,让正向的光明的力量得到展现并带动我们持续的走下去。


     诚如一位哲人所说,不安全是成长唯一的方式,去面对危险是成长的唯一方式,去接受未知带给你的挑战是成长的唯一方式。在我看来,自我成长的过程就好比爬山,我们一级一级台阶的往上走,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必然需要做功,必然需要费力。没有一个成长是始终只有一帆风顺和让人感觉欣喜若狂的,也没有人能够把你这座山山顶的风光描述给你,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你去探索,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力量,但无论如何,你会发现自己站的越来越高,到达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上的平台俯瞰不同的风景,然后你会继续出发,你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内心越来越敞开,格局越来越大。


    所以,每一位选择来疗愈自己的朋友,每一位选择自我成长的朋友,不必再对自己的问题自责了,也不必再自我批判了,不要说我没有力量,我做不到了,能够迈出疗愈这一步,迈出成长这一步,本身就是有力量的,本身就是充满勇气的,为自己加油喝彩吧!你值得更美好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