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厚甜谈魏碑(一)

 tjboyue 2016-01-28


    魏碑的学习,我们一般按照墓志、碑版、造像、摩崖这样的程序来进行。今天我们重点谈谈碑版的学习。碑版是魏碑对社会上影响最大的一种形式,我们选择《张猛龙碑》和《爨龙颜碑》两种风格迥异的作为学习内容,魏碑碑版还有《嵩高灵庙碑》、《广武将军碑》、《爨宝子碑》、《高贞碑》等,在书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艺术风貌。《张猛龙碑》和《爨龙颜碑》属两种风格,一个是严谨的,紧密,一个是松动、宽博、自由的,一个紧一个松,一个实一个虚,《张猛龙碑》是魏碑里面比较多的往楷书的完整性上靠的一个技术体系,它的楷书体系技术更加纯粹更加成熟,结构更加紧密。《爨龙颜碑》在云南,是离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较偏远的一个地方,在那个时期(魏晋时期),在相近时段里它的文字字体风貌、文化变迁要比中心地区慢半拍,早期中国文化发展以东部和中原为中心地区,《爨龙颜碑》字体成熟要比中原地区慢一些,所以它里面保留了很多隶书的元素,从文字的书写便捷来说,隶书的技术摆脱越彻底,书写就越便捷,从篆书到隶书并不是说为了摆脱象形来完成的,从象形文字到纯粹的符号文字它是一个书写便捷的需要,如果没有书写便捷的需求就不会有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出现,最初文字发展的原动力都是从书写便捷需要开始,不能脱离时代来思考问题。推广简化字和普通话也是为了书写和交流便捷需要,推广简化字而不废除繁体字,推广普通话而不废除方言才是正确的,语言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墓志、碑版、造像、摩崖它是不同的笔法不同的写法。王羲之的许多字帖,每一个都不一样,没有第二个《兰亭序》,五代时杨凝式一辈子就传下来五六件东西,风格跨度多大啊,谁怀疑他是大师呢?!不是有碑的那个棱角就是碑,你们在我口里面听没听到过方笔圆笔,那种是僵化意识。你说八大山人是碑还是帖?八大山人哪一笔是方的?弘一法师是碑还是帖?哪一笔是方的?碑是一种元素,它是点画里面存在的一种形态而已,写的方它是碑,写的圆它也是碑,你说《郑文公》是方的还是圆的?不要为思维所束缚嘛,要站在一个更高层面上来思考,这才是我们教学所需要的。在《爨龙颜碑》中点画与点画结构貌似不成熟,是从隶到楷的过程中的一个变异,但是它的精神境界比《张猛龙碑》高,第一个高是它写的不刻板,《张猛龙碑》结字的程式化更多,《爨龙颜碑》更大的自由、不成熟、质朴、古拙,也就是说我们在审美上古的比雕琢的更高一些,在两个审美概念里面,大朴不雕比那个刻意雕琢要高,刻意修饰就没有那种不衫不履来的自然天趣。技法的存在学习要先从规范的地方入手,但是运用技法要向一个更原始的状态返璞归真,艺术的核心是要表现一个人最自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去学习一个程式化的东西,我们现在是在练习走正步,战场上哪一个部队是靠走正步打胜仗的?哪一个打胜仗的部队又是没有走过正步的?走正步是为了训练我们深层次的协调性和默契感,在我们最自由的发挥里面有一种高精度的更高层面的协调性,你没有前期这种精密的训练,就没有自由中的一种价值,这种价值在你最自由的状态下符合你情感的核心表达。佛在我心中,以佛之心观天下,处处是佛。用碑的眼光、视角、视野来观照书法艺术中重要的学术板块,这个时候你的学术训练才真正获益,所有的技在道的引领下才有意义,所有的技都要支撑道的存在,什么是道?就是大气象、大格局,碑的雄浑、雄强。从改变人的气质入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核心学术价值。
    学习魏碑首先要加强对点画体积感和点画外轮廓的关注,在每一个碑里面它都有点画形态特别强的和特别弱化的,在《张猛龙碑》中也不例外,我们在表现的时侯每个点画的外轮廓都不是那么方正,那么肯定的,我们在对每个字具体分析的时候,它不是每一处细节都特别的肯定,全部写成轮廓、写肯定就成了僵尸了。把每个字最紧要、最有感觉的特征刻画出来,几个主要特征都抓住了,做出来就跟帖上一样了。读帖的敏感性,第一是点画的形状,第二是点画位置,空间呼应,互相照应的关系,一个字里面肯定有一两个有特征的点画,需要我们去把控它,分析字的结构时,要抓一个字里面主要的特征点和结构关系,这个大家要记住,是铁的定律。点画的特征点和结构的特征点,你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灵魂,要善于捕捉这个。《张猛龙碑》每个字的结构有特征,紧密有讲究,甚至于不能挪动,字与字之间的错动关系,点画于点画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的精到。如果你要学碑版,《张猛龙碑》一定是要认真研究的,你跨越了《张猛龙碑》,所有的结构都不是问题。

    临帖之前的读帖很重要,你的认识是方的,你就不可能写成圆的,你认识是圆的,你也不可能写成方的,所以建立整体的这种意识很重要。可能大家以前接触的《爨龙颜碑》都是割裱本,看的都是局部,盲人摸象,没有感受到一个整体的《爨龙颜碑》。对我们而言整体上的章法意义可能大于我们在《爨龙颜碑》上训练点画的意义,选择它作为碑版学习教材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字与字之间距离基本上是一个字的距离,横向看,它大量的字并不在一条线上,是有错动的,并没有整饬划一,里面所有点画少的字、扁的字都是往上靠的,每一行字的左右都是有错动的,而且这种错动是有规律的,成s型,我们在处理章法时敢不敢这样做?字与字、行与行的生动是靠字的空间大小,我们要观察经典存在的形态与状态,经典是在什么条件下构成的经典,这才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有的人说不会写条幅、斗方,我说你把古人经典里拿出来三行四行,它的章法就是一个条幅,随便切一块就是一个斗方,斗方的章法就是这样排列的。你看那么多唐楷魏碑经典的作品,哪一个是行草落款的?你正文怎么写落款就怎么写。经典它是一个整体,构成它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经典意义,所有碑版结构都是这样的,你往经典靠近。为什么我没有拿《郑文公碑》《石门铭》的章法来说,因为《石门铭》的章法只适合于它,它是一种随机生发的自由错落,它没有在魏碑里面所有的通盘价值,你把《石门铭》照《爨龙颜碑》去排列,它是成立的,但是你把《爨龙颜碑》拿来按照《石门铭》去排列,它很难成立,《爨龙颜碑》的整体章法是北碑里面非常典型的一个基本章法。为什么字与字之间要有那么大的空隙呢?碑的制式的伸缩远远大于它,唐楷每一个字它是封闭性很强,魏碑每个字的姿态伸展有多大啊,伸展越大的,收缩越大的需要视觉上的过渡,就是看完这个字要有一定的空间,让它做空间上的过渡。如果我们把《爨龙颜碑》按照颜真卿的《勤礼碑》《家庙碑》那样密密麻麻排在一块,就完蛋了,闷死了。越是个性化的造型,它只能靠空间来做,所以你才能在《爨龙颜碑》中看到足够的空间和这个空间映衬下的每个字的伸展,做了这样深度的分析以后,我们闭上眼睛都能够知道《爨龙颜碑》的章法。看字帖的时候,你的眼睛就是照相机,看到它的时候“咔嚓”把这个画面拿下,就像摄影师照风景一样,这个画面就储存在你脑子里,很多人看字帖就只知道认字,连那一撇是直的弯的都不知道,那一点是圆的方的都不知道,证明大家没有从图像上去观察认识,只是认了一个字,那个小孩都知道,认字是语文课上做的事情。不同的课、不同的学问长不同的见识,不同的学问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做书法也是这样,你要进入它的笔墨和笔墨组合的空间关系最后产生的视觉感受。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要从书法学习的角度上去,就是读图,不要认字,坚决不要认字。你看的就是图片,这个时候是什么字不管,下来再说,记住的就是图像,而不是这个字是什么,我记住的是你这张脸,至于你叫什么我不管,我只记住你今天穿的什么衣服。这样训练,我们的进步就会很快的。

 

以上文章摘自洪厚甜个人官方网站(www.honghoutia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