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大师傅抱石与罗时慧的“师生恋”

 闲庭斋阁 2016-01-29

傅抱石 罗时慧夫妇

1929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江西南昌城萧家巷的一个大户人家里,传出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在和父亲争执。女儿希望父亲同意自己与一个中学教员的婚事,疼爱女儿的父亲则坚决反对,认为穷教员与女儿门不当户不对,希望女儿能嫁一个有钱人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大胆任性的女儿却坚持己见,为此父女俩僵持不下。这位年轻的女子名叫罗时慧,她想要嫁的那位男子是她学校的艺术课老师,这位老师就是日后成为中国一代国画大师,被称为“开我国绘画新纪元”的傅抱石。

傅抱石、罗时慧

罗时慧与父亲的争吵越来越激烈,尽管父亲罗鸿宾也欣赏傅抱石的学识和为人,但出于对女儿将来生活的考虑,还是坚决反对罗时慧与傅抱石结合。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外公他不否认,我母亲提出的这个理由,就是说我父亲是一个她值得嫁的人,他(傅抱石)有种种吸引她的东西,包括他的相貌,他的才华,他的风度,他的学识 这些我外公都驳不倒她,他确实是这样的人 但是我外公唯一的理由就是,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能享福。你嫁了这个穷书生,不管他多么有才你一生要享福是做不到的。

这一天的争吵最终无果而散,父亲拂袖离去,无奈的罗时慧只得去找自己的意中人傅抱石商量对策。

傅抱石原名傅瑞麟,1904年10月5日出生在江西南昌东湖边一条僻陋的街巷里,傅家原籍江西新余县北岗乡章塘村,父亲傅聚和在年轻时便离开新余来到南昌,在南昌城里开了一家修伞铺,全家以此惨淡为生,家境十分贫寒。

傅抱石全家福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丹青高手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我父亲穷到什么程度,就是几乎是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所以他既没有机会上学,他只能够到一个工厂里,一个陶瓷厂做学徒,在那种环境下他也受到艺术熏陶,因为那个陶瓷上面是有一些艺术装饰的。

尽管家境贫困,但傅抱石通过勤奋学习,在1921年17岁时,考入了江西省的最高学府——省立第一师范,并且开始迷恋上金石书画,他仿刻赵之谦的印章足可以假乱真。

(傅抱石同事)张文俊:傅老嘛 他就喜欢刻图章,他图章刻得很好的,他曾经跟我讲过他原来名字不叫傅抱石的,因为他要刻图章 他的意思就是 抱尽天下的石头来刻图章,所以他(的)名字嘛 就改(成)这个抱石。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就是离他家附近的一个裱画店在那儿他看到一些名人字画,包括石涛,赵之谦,这些名人字画,在那个时候字画店里是可以看到的。他看到他就受了影响,而且呢他就临摹,他的这个技术,绘画技巧从那个时候,是这么学来的,那当然算自学是吧 。

凭着天生的聪慧和刻苦努力,傅抱石成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1928年,傅抱石被江西省立第一中学聘请为初中部和高中部艺术科的教员,教授中国画、画论、篆刻,及中国美术史。在当时,国内尚无一本完整系统的国画史著作,面对这种情况,傅抱石在自己七年前撰写的《国画源流述概》的基础上编写了一部长达六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青年时期的傅抱石潇洒英俊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中国绘画变迁史纲》,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中国比较完整的一本绘画发展历史,这本书到现在来看 还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研究中国绘画史的人,这本书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所以可以说对中国的美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本书也标志着傅抱石进入中国的美术研究,到了一个很新的阶段。

在编写《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的同时,傅抱石又撰写了《摹印学》,致使南昌文教界乃至整个书画界对其刮目相看,此时的傅抱石只有二十五岁,他在绘画上开始建立一套完整的新理论和新技法。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他用一种非常现代的观念,使这个中国绘画技法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革。过去那个框框很多,拿支笔还有很多规矩,怎么拿这个笔,下纸的时候,必须是中锋还是侧锋。这个一千多年形成的很多规矩的。他觉得中国画已经快变成一具僵尸了,我父亲大声疾呼,很年轻的时候,他就说要赶快给这具僵尸输入温暖,使他能动起来,然后中国画才有希望

傅益瑶约1960年与父母在南京玄武湖

傅抱石在中国画理论和技法上的创新,一开始遭到了传统人士的强烈反对。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我还记得那个年代,有个《民国日报》上面有一位名字我忘掉了,但是也是个学者,只不过他是个观念保守的学者,蛮有名气的,在看了傅抱石的画展之后写了一首打油诗,但那讽刺的是很挖苦,很厉害的,远看像冬瓜 近看像蛤蟆,原来是国画,哎呀我的妈,这是第四句 他就完全否认我父亲的创新

尽管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傅抱石认为中国绘画必须革新,只有这样才有新的生命力,自学成才的傅抱石因为这一勇气加上他的才气,得到了徐悲鸿的赏识,这更加坚定了傅抱石创新国画的信心。

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成为教师后的傅抱石,不仅开始了绘画艺术上的发展,也开始经历了让他铭刻一生的情感浪潮。他在课堂里遇到了自己终生的伴侣,罗时慧。

罗时慧,191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百花洲边的萧家巷一号,罗家在南昌城是尽人皆知的大家族。罗时慧17岁那年,考入了傅抱石执教的江西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艺术科,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便是傅抱石的绘画理论课,这时的傅抱石在学校里已有了不小的名气,刚入学的罗时慧和同学们都急于想见一见这位当地出名的画家。

这一天,身着灰布长衫,头戴黑色礼帽,脚穿圆口布鞋,脸庞削瘦的傅抱石,夹着公文包,缓步走进教室,与学生们打过招呼后,便准备开始上课。(铃声···)上课的铃声响过之后,傅抱石在黑板上写了几行字,不一会,因为临时有事暂时离开了教室。

傅抱石(左一)、潘天寿(中)、何香凝(右一)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这(时候)我母亲她做了一件调皮的事情,顽皮学生才做的事情,她给他擦掉一笔,那个字少了一笔,少了一笔 那就不是原来那个字了,那个字就算写错了。他回来之后同学就说,老师你的字写错了,我父亲就莫名其妙我哪里的写错了,但是仔细一看,原来写那个字,刚刚写的那个字,离开教室之前那个字是错了,少了一划,但这一划他记得自己没有少,一定是哪个调皮的学生做的事情,这样一个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我母亲自己也讲过,而且还是满得意的。

这个在当时多少有些出格的举动,让傅抱石从此记住了这位叫罗时慧学生。在后来的课堂上,罗时慧依旧用故意迟到,故意答错问题等方法吸引傅抱石的注意,渐渐地,傅抱石对这位调皮捣蛋的女学生总是不由自主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且也揣摸到了罗时慧那些把戏的真正用意。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她不会很像一般很腼腆的很单纯的女孩那样,用种什么简单的方式,或者是写一个什么条这样,好象不是这样。那么我父亲呢就是爱,喜欢我母亲这种性格,所以他在我母亲调皮的做法之中,他总是能够透过这个现象来观察到,这个女孩他实际上对自己是动了心的。

在罗时慧与父亲争吵后的第二天,为了再次说服父亲同意自己与傅抱石的婚事,罗时慧拉着父亲来到自己的闺房,并取出自己与傅抱石合作的“夏荷图”,力图用她与傅抱石的情趣相投,再次游说父亲同意自己与傅抱石的婚事。

抗战期间,重庆时期的傅抱石(一排左一)和徐悲鸿(一排左二)等人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傅抱石教美术是很有一套的,他不但会教中国传统那种文化,那种传统的技法,而且经常带学生到附近去参观,比如那年夏天,他就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南湖看荷花,而且布置作业,说下一堂课我们就画荷花,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荷花画成了以后,应该画出荷花的那个茎(叶)才能够完成这张画,她恰恰她不去画。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傅抱石就发现怎么你不画荷叶呢?罗时慧讲我不会画荷叶,于是傅抱石就帮他画荷叶,把这个画补好了,变成一幅完整的画了,并且叫同学过来看,作为一个示范,这样的话,画完了之后,罗时慧讲,老师,你画的画还没有题款呢,傅抱石讲,哦 好那我来题款,因为他的画的荷叶这是面积是一个比较大的一部分,就题了罗时慧画荷花,傅抱石补茎叶并题。

下课后,兴奋的罗时慧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拿着手中这幅“夏荷图”,来到百花洲南湖边,回家的傅抱石路过南湖,见罗时慧正手拿着这幅画观察荷叶,便不由地上前问道:“你的荷花画得很好,为什么不画荷叶呢?”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母亲可能在回答当中就显示了一种含义了。她说 我要画完了,你就没有事做了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哪里知道罗时慧是故意地不画这一部分,让老师来补这一部分,这样的话 这样一来,这幅画就变成他们两个合作的一幅画了,她回去悄悄地把这幅画裱起来,挂在自己的闺房里,

这幅夏荷图如今虽然已经遗失,但在当年却是罗时慧与傅抱石情感交往的见证。

(傅抱石学生)伍霖生:他们两个师生的关系,本来是师生关系,后来也就变成爱慕的关系。于是呢(罗时慧)决定要嫁给傅抱石,可是她父亲啊 父母啊 都反对,因为傅抱石很穷。

父亲罗鸿宾看过傅抱石与罗时慧的那幅珠联璧合的夏荷图之后,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他的自己的这个预言,我母亲嫁了这个穷书生将受苦一辈子,哪怕他就聪明也好,有学问也好,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要嫁他找的那些,才能够保证她一辈子的幸福

几次劝说都未能说动父亲,罗时慧不免有些失望,同时,傅抱石也觉得自己与罗时慧情感结合的可能十分渺茫。

(傅抱石学生)伍霖生:傅抱石认为跟罗时慧结婚是不可能的,因为她家有钱 罗时慧的父亲就叫罗太爷,太爷太爷人家都叫他太爷,那么就说明这个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傅抱石家里是很穷的,修雨伞的。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她(罗时慧)在学生时代敢与傅抱石恋爱,这就是一个大胆的冲破传统束缚的一种行为,要不然的话她当时是根本不敢有这样行为的。所以傅抱石跟她恋爱的时候,罗时慧曾经讲,如果我们家里不答应,我就去死,当然这是讲极端的话,但是罗时慧确实敢走到这一步,

虽然与傅抱石的婚姻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却得到了作为姨太太的罗时慧母亲的支持。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因为他亲妈妈知道,在一个富贵人家的生活,不如女儿将来嫁给一个这样的穷书生,能够恩恩爱爱一辈子也是一个好事。她自己作为是姨太太,她就知道这种姨太太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每到关键时刻,有过不只一次,(罗时慧)父亲和母亲闹僵了,她总是(对)作为自己亲生女儿,她的立场总是很明显很坚定的,是完全维护我母亲的利益的。虽然我外婆说话不是特别有分量,但是她尽她所能,成全我母亲的心愿,就是说服我的外公,接受这个女婿,不要就光给她想找一些有钱人啊官僚啊。

因为自己母亲的支持,让罗时慧想到了一条计策,在与傅抱石商量之后两人便立即付诸行动。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罗时慧的家庭是很富有的,他父亲曾经当过省税务局长,他有三个太太,罗时慧的母亲是,她父亲的第三任太太,而且这前面这两位都还在,大太太因为是元配夫人,掌握着家里的各种权力,但是她同时是个很守旧的一个老人,比较顾家,但有一点,贪财,罗时慧的二妈,实际上就是她父亲的第二位太太,好玩,是一个年轻的女性,她就喜欢去外面看戏,在这个情况下,罗时慧她就跟傅抱石商量,建议傅抱石,首先要做她两位大妈二妈的工作。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大妈是最有权威的,她往往有很多事情她说了算数的。她是作用最大的所以当时我母亲面临嫁我父亲,面临那么大的阻力,要想通过这一关,特别要想叫我外公,当然他是最有权威的,要想过这一关要叫我外公改变主意,同意她这门婚事,同意嫁给傅抱石,把女儿嫁给这个穷书生,那么很关键的人物是这个大妈。

在掌握了罗时慧的大妈爱财,二妈爱看戏的特点后,罗时慧和傅抱石便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我母亲这方面当然是并不缺乏点子啦。在她的点子之下我父亲才会想到这些做法。比方说多送一些东西,买一些衣料甚至于是红包,孝敬这个大妈把大妈这一关要拿下来,(《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她大妈尽管不太干涉他们两个的事情,但对这件事情她是默认,不但如此,而且她还跟她的丈夫,讲傅抱石是个不错的人,这个小伙子年轻有为,而且又有学问,又知书达礼,所以经常在丈夫面前讲,夸傅抱石好,在争取到了大妈的支持后,罗时慧便又开始让傅抱石把工作的方向转向了二妈。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她非常喜欢去看戏,她也每天没事,所有的他家的杂务都不需要这些太太们做,他们有丫鬟们一堆。她的闲空时间是相当(多的)是用来看戏。叫我父亲掌握了,当然通过我母亲掌握的喽,就多给她买一些戏票,父亲常去的一些戏院,打听到有什么好戏,把这个票及时送上。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当时看戏也不贵,傅抱石作为一个老师,当时收入已经,还可以了,所以买几张票还是有条件的。因为作为罗时慧的二妈在家里也不拥有财权,傅抱石经常请她去看看戏,她也很高兴,所以提到傅抱石也是赞不绝口,说这个小伙子真是个好青年,这个傅老师真是不错的一个人,经常在丈夫面前夸傅抱石。

由于罗时慧父亲的这三位太太都一致向着傅抱石说话,使得傅抱石在罗时慧家成了一个极受欢迎的人物。对于这一系列的计策,罗时慧曾幽默地总结说:“这叫外围各个击破,主堡合力攻之”。——《傅抱石传》

作为外围的三个妈妈均已攻克,剩下的便是主堡,自己的父亲,罗鸿宾。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我父亲,当然他在我外公那里,他也是会做一些争取的工作,他的办法可能就是显示他的长处,写诗,比方说他是诗书画印这些方面他的修养,当然我父亲他的其他文化修养,历史知识也很多。他一直是尽量展示他的这种优势,他不可能展示他的财富,他的地位,那些不是他优势,是他的劣势

1929年秋天的一个黄昏,在江西南昌百花洲的北湖边上,傅抱石和罗时慧望着盈盈的湖水,商量着如何去说服父亲的办法。几天后,罗时慧的父亲邀请傅抱石到自己家中吃饭,虽然他反对自己女儿与傅抱石的婚事,但还是依旧十分欣赏傅抱石的才学,此时的傅抱石还是罗时慧两个弟弟的家庭教师,并且租住的是罗家的房子,傅抱石之所以能租住在罗家,也是罗时慧的建议。

傅抱石在父亲去世后,一直与母亲寄居在南昌东湖边的几间破陋的小屋里,罗时慧在一次登门拜访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老师傅抱石竟然居住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有一次她是到了我父亲家里了,很惊讶的发现,那环境之差,简陋好象是超出她的想象。她随即就有一个念头,我们家里那么多房子,为什么不能就给一间给我父亲去住,给这个老师去住呢。

由于傅抱石在南昌当地的名声,罗时慧的父亲同意了女儿让傅抱石租住在自己家的要求,但令罗鸿宾没有想到的是,女儿此举却是另有心机。

这一天,傅抱石应邀来赴罗时慧父亲设下的家宴,在宴席中途,傅抱石终于向罗鸿宾提出了,让他同意将女儿嫁给自己的要求。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他说,伯父我和时慧恋爱已经有些时间了,今天我正式向你提出要求,我希望能和令爱结为夫妻,希望你能答应我这个要求,在这个时候,罗老先生好像已经有思想准备。

(傅抱石与罗时慧之子)傅二石: 我母亲跟我谈到这些,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啊,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外公是坚定的反对,一直是坚定的反对,最后通过刚才做了种种统战工作,才能使外公勉强同意。

在终于得到了罗时慧父亲的许可后,傅抱石也同时向老人家做出了承诺。

(《傅抱石传》作者)胡志亮;他说伯父,既然你老人家同意我和时慧结婚,那我也有一句话要相告,我尽管出身贫寒,但是我这个人,也是一生奋斗,矢志不移,今天已经有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工作状态,以后我也会一定努力,所以时慧嫁给我,你尽可以放心,我们不一定过上什么富贵,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我一定会,一辈子善待时慧。

1930年的春节,几经周折后的罗时慧与傅抱石在南昌正式结婚,兴奋的傅抱石情不自禁的吟唱到:乾坤已定,钟鼓乐之。

这一年,罗时慧19岁,傅抱石26岁。

1933年3月,在徐悲鸿的建议下,江西省政府以考察和改良景德镇瓷器的名义公派傅抱石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

1945年10月,傅抱石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

1947年,《中国美术年鉴》评价傅抱石为“实开我国绘画新纪元”。

1965年9月29日,61岁的傅抱石因劳累过度悄然而逝,他一生创作国画三千余幅。

2001年,罗时慧逝世,享年91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