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阿伦特

 汉青的马甲 2016-01-29

按语:最近,在南京读研究生的女生“小柳柳”向“观察中国”来信,她喜欢读阿伦特,并且有一些感想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阿伦特,不妨听听“小柳柳”关于这位思想大师的学与思。



文 | 小柳柳(高校研究生)

原标题 |《我在想,关于“说”的一些问题》



前一阵子受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影响,我开始关注个体在公共生活空间中的话语和言说。  



人们通过话语表达价值诉求、明辩正义,通过话语建构个体的意义世界,同时也通过话语在不同主体之间架设桥梁,使得彼此的交流实现通达。 



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们说与不说,选择说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说等等这些问题关乎人们的生存境况与生活

姿态。 



当然,关于这些问题,自有语言哲学家从专业领域去研究,我在这里就是谈谈我的一些表浅的看法。先是说

与不说的问题。 



我年纪尚轻,阅历也不丰富,见识也许浅陋,但我总忍不住要说。记得有位哲学家说人总要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其实我现在是不赞同的,特别是在一个公共生活领域,沉默总不是什么好东西。 



相比让我去信奉一套宏大的整体式的伦理价值,我更加关注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因此在言说与表达这个问题上,我也更加倾向于相信关键要让个体发声(虽然纸面上宪法第 35 条说的已经足够明确)。 



我相信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能体会到自己的幸福,幸或者不幸,如果我们自己不说,那就只能由别人代表去说了。 



因此,看到社交网络上各种朋友晒出来的幸福,其实更多的是欣慰。至少通过这样的方式,人们已经开始在自己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 



这是网络媒体时代才能出现的状态。如果说民主是一种联合生活的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民主的推进来讲这种状态的出现的确是一个莫大的契机,因为它让个体发声。 




大家互不干涉,寻求个人幸福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最优状态,这是自由主义的追求。 



但是又有一些隐忧,比如每个人都自说自话,或者交流的内容不关乎公共价值,这就跟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选择说什么的问题有关了。 



我又不得不现身说法了,中学时代曾经喜欢青春文学,那时候读郭敬明,后来上了大学就再也不碰了,却欣赏韩寒多一点。 



相比之下,韩的文字更加有厚度和广度,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情怀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郭还是没有走出他的小时代,其实有点惋惜。 




当然,像我这样一个喜欢说的人,当我发现自己说的内容走不出自己的世界的时候,也替自己感到遗憾。 



我知道好的言说者不仅仅有一片自己的小领地,同时还会关注更加广阔的世界。好的写作者不仅将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同时也能看到自己之外他者的多样的存在。



就像我们有个老师说的那样,读书并不仅仅是要成全自己知性的追求,而要关注更宽广的世界(老师曾推荐过我读周保松作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后记的那篇文章《行于所当行:我的哲学之路》,对我影响很大) 好的知识分子会自觉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与人类共同体的共契价值结合起来。 



我电视节目看的不多,《奇葩说》算是比较喜欢的一档节目了,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其中不少辩题还是比较好的,至少比大学里边“是周杰伦成就了方文山还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这一类的辩题要高明得多,也更加有社会关怀。 



然而,我并不是很能接受不少奇葩们那种演绎式的论证方式,尤其是运用那种叙事性辩论手法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尽管作为一档娱乐节目,我不该拿它与正规的辩论作比较。但是这的确关涉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一个公共空间里,人们就公共话题展开讨论的时候,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言说,也就是前面谈到的第三个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很佩服苏格拉底在申辩中的做法,他明明知道只要他的妻儿到法庭上来哭哭啼啼一番,陪审团的成员就会被打动,从而改写结局。但是他义正言辞地强调自己不会这么做,他希望他们出于理性作出合乎正义的审判,即便结果是要去赴死。 



煽情,炒作,矫饰,夸张……这些都不是公共言说应有的方式。可以这么说,言说是有格调的,特别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



近来,微信里边出现这样一类公众号,他们利用读者的猎奇心理来骗取点击率和关注度,比如说封面设置成色情照片和话语,点进去则是各类所谓心灵鸡汤,比如用“最不可思议”,“最恐怖”等字眼来吸引粉丝关注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我也知道,在一个很少再有人能够认认真真读一篇长文的网络阅读时代,大家可能更加愿意去选择读一些速成的,娱乐性较强的文章。轻松调侃远比严肃计较让人舒心。 



但我仍然要说,在一个盲目娱乐逗趣调侃成风的年代,我们还需要一些有操守有格调的公共言说。






汉娜·阿伦特简介:



阿伦特(1906-1975),女,犹太裔美国人,政治哲学家,西方公共领域理论代表人物之一,二十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之一。



阿伦特的著作主要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责任与判断》、《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过去与未来之间》、《黑暗时代的人们》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