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号贩子”现象把脉开方

 弟朱三千 2016-01-30


http://liuchangsong1.blog.sohu.com/321208329.html

我为“号贩子”现象把脉开方

分类:接受采访
2016-01-29 10:25阅读(1509)评论(11)

我为“号贩子”现象把脉开方

——就北京广安门医院号贩子事件答记者问


    【按】北京日报记者孙宏阳采写的新闻报道,题目是:警方立专案调查号贩子事件 。 报纸发稿时仅采用了部分内容,这里是完整版。


 

【记者】刘律师,您好!最近西城区广安门医院号贩子事件持续引发舆论关注。但号贩子不是一个旧问题,您认为这种现象为何屡禁不止?

【刘昌松】我认为与违法成本较低有关。一个违法行为若利益大,成本低,它一定会猖獗起来。票贩子的违法成本低,可以分这样几层来说。一是被举报的概率低,不被举报不被查处,他的违法成本就是零。二是即使被举报,真正受到查处的概率也不高。有人即称,吃号贩子这碗饭,往往要同当地派出所搞好关系,那样你举报了也没什么用,你前脚将他送进去,他后脚即被放出来,当然,这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三是即使受到治安处罚也不重。一般按扰乱事业单位秩序进行处罚,最高拘留10日,罚款500元(聚众扰乱秩序为首者也只能拘留15日,罚款1000元)。尤其是一些医疗单位的医生和保安也参与其中,医院不认为扰乱了自己的医疗秩序,不去报案,查处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记者】那么,对于其中一些惯犯,对于一些屡查屡犯的票贩子,能否追究其刑事责任呢?

【刘律师】不能。我国刑法只对倒卖车船票入了刑,未对倒卖医院专家号的行为入刑。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就不能类推适用倒卖车船票罪来刑事问责“号贩子”。去年10月东城区法院倒是判了一起“号贩子”的刑事责任,但那是号贩子为争号源而将人打成轻微伤,按寻衅滋事罪判处的,判了有期徒刑7个月。单纯的贩卖“专家号”,目前还不能入刑。

【记者】现在国家卫计委也发话了,已成北京市卫计委进行认真调查。对于医院的工作人员和号贩子里应外合的一定严肃查处,绝不手软。您认为,广安门医院在此事件是否有责任?

    【刘律师】这有赖于相关的调查。我认为,某个医院号贩子猖獗,医院一般是有一定责任的。例如,医院是否通过建章立制,管理好自己的人员,尤其是门诊大厅的导诊人员、分诊人员、保安人员,赋予他们有见到号贩子即举报的职责和义务?也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给定,若这些人员发现票贩子不举报,甚至同号贩子相互勾结,可按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纪律,解除劳动合同,让他丢掉饭碗。我想,扎好自家的篱笆,号贩子就难以在我们医院周围生存。

【记者】国外是否也有号贩子这种现象,是否同我国的医疗体制有关系?

【刘律师】在任何一个国家,好医院、好大夫都是稀缺资源,关键是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就诊机制,小病在小机构就诊,大病在大机构就诊。许多国家的分级就诊制度很成熟,较大的病到大医院挂专家号,是需凭下级医院的转诊介绍信才可以办理的。我国的分级就诊的改革叫了多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另外,三甲医院的专家轮流下派基层卫生机制坐诊和指导就诊的改革措施若落实到位,号贩子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记者】您认为目前重要条件下,应如何应对号贩子现象?

【刘律师】我也期待有关对本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但愿建立长效机制,而不是只有个案效应。解决号贩子现象,对于患者,我的建议是,不买号贩子贩出的专家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嘛;二是发现一起举报一起;三是不仅举报了事,还要求接受举报的公安派出所出具回执,送达处理结果。对于医院,我的建议是,加强自身人员的管理,加强对票贩子的举报和配合查处。我认为,只要有贩必举,有举必查,号贩子现象自然会减少或绝迹,关键在于患者和医院不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公安机关不怠于履行自己的职责。至于是否有必要将倒号行为入刑,我认为应当慎重,刑法应保持谦抑性,能用其他措施遏制的,尽量不要动用刑事手段,不要过于迷信刑事重典。

当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应指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体制,落实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轮流下派到基层卫生机制坐诊和指导就诊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就医上的需要。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16-01-29 15:50    阅读(1509)评论(11)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michaelbutz

今日 14:14

扎好自家的篱笆,号贩子就难以在我们医院周围生存。


dslxamy

今日 14:33

显得尴尬不已。


悦美女人

今日 16:45

也能得到


贪吃的猫

今日 20:07

就不能按敲诈勒索罪起诉么?


飘零落雨

今日 20:19

站着说话不腰疼!要知道外地人进京看病,多呆一天要多花多少钱?这也就是外地人宁可多花冤枉钱买号贩子的专家号的原因。由于医疗资源配给的不平衡,知名专家都只在京沪广这样的大城市医院,其中又有一部分只给高干、专家服务,使有限的医疗专家资源更加缺少。边远地区缺医少药,误诊时时有,医闹现象的发生只是个别,更多的误诊都由患者自吞苦果。如果不解决医疗资源配给问题,不能均衡地解决大中小医院的医患分流问题,号贩子也就不会消失,靠打击不过是一时的事,风头过了,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邹蓝

今日 20:24

顽症。


飘零落雨

今日 20:29

不要怪罪外地人进京看病加剧了北京医疗资源的紧缺。要知道,外地人之所以抛家舍业花费巨资到北京看病,都是因为本地无法看明白患者的病情,有的三番五次得不到确诊,有的干脆就是误诊了。没办法,他们抱着仅有的希望,拿出多少年积攒下来的钱;有的是借遍所有相邻、亲戚,才借到的钱,进京找专家,希望给出最后的结论(即能不能治)。为此,他们不惜孤注一掷,用尽全部。这能怪他们吗?


飘零落雨

今日 20:44

我们不能责怪医生们攀高枝,往大城市、大医院跑。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在大城市,生活条件好、子女也能受到良好教育;大医院专家多、患者多,日益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职称、工资等也会得到很快提升。而边远地区就差得太多了。同样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毕业的同学,在边远地区受到的待遇与分到大城市大医院的同学相比,不要年头多,一年之后就见分晓。5年后、10年后的差距就更大了。


飘零落雨

今日 20:45

以我所在的两所县城医院国有医院看,主力医生(包括院长)大都是本地卫校培养出来后经过哈医大等院校函授培训的,他们从小就生长在这里,有家有业,走不了;而那些高校毕业的医学学生根本留不住。因为什么?还不是待遇太低?国家为什么不对边远地区实行人才挽留政策?对这些高学历高水平又愿意留在边远地区的医疗人才实行高津贴呢?


山海

今日 20: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