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明清带钩特点

 老刘tdrhg 2016-01-30

                  元明清带钩特点
                       作者 

元明清带钩特点


明代白玉龙首螭纹带钩
元明清带钩特点


清代白玉龙首带钩

    上面两件藏品分别为白玉龙首螭纹带钩和仿元代龙首带钩。两者乍看很像,细看可用下面文章描述的元代带钩特征细细分辨

    元明清三代,出土和传世的玉带钩数量大,造型优美,表明它在这时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总体上大量使用动植物造型,采用浮雕、透雕和立雕等技法,并且玉质选材讲究,雕琢技艺高超之作大量出现。元明清三代多数玉带钩的基本形制相似,然而只要仔细加以比较,在具体部位上各自仍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元代带钩钩首多为浮雕龙纹、花卉纹。龙形钩首瘦长而扁薄,龙的面额平整,五官短而靠前,五官大多集中在头部的三分之一处;钩体常雕螭虎、荷莲和其他花卉纹样,螭虎紧贴腹面,前足前伸,后足一弓一伸呈爬行状。钩钮部矮且紧贴体背,钮端呈圆形或扁圆状等,俯视带钩呈琵琶形。

    明代玉带钩的造型较元代复杂,龙首形钩极为流行,钩头略大,头微昂而短宽,前额稍隆起,龙圆眼并凸起,嘴角横平且都张口露齿。从侧面看,龙颈部稍狭窄,钩首的龙头与螭虎的距离稍近,腹部螭虎站立呈腾空之势,螭与龙距钩首较元代同类器有所拉近。

    清代玉带钩不仅数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多样,纹饰构图更加活泼富于变化。龙首形带钩较流行,龙首较明代高昂,龙眼凸现,嘴上下略倾,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螭虎腾空而拉大了腹面的空间,螭虎头圆而披长发。

    清代玉带钩纹饰造型的另一个特征是大量融入反映人们渴望社会安定、家庭和美心愿的元素。如钩首作如意头,腹面浮雕荷花、宝盒,荷盒和合同音,寓意和合如意;钩首作马头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寓意马上封猴(侯);刻五只蝙蝠含有五蝠(福)临门之意;石榴籽实多寓意多子多孙。吉祥纹样大量用于玉带钩上,是清代社会世俗功利心态的物化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