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专栏 】第039期:天天读片不厌倦

 panyunbo 2016-01-30


合肥地区青年医师放射诊断报告大赛作品 039

【医学影像园】

沙漠之狼 整理

2016年1月26日


病史

女性患者,40岁,右侧面部发作性麻木、疼痛2年,加重10天。




本病例由合肥地区青年医师放射诊断报告大赛组委会提供


手术病理

表皮样囊肿。




讨论


内表皮样囊肿或上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是颅内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全部颅内肿瘤0.2%~1.8%。本病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以先天性多见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残余组织异位所致。90%的表皮样囊肿发生于硬膜下,10%可位于硬膜外或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最常位于桥小脑角区,约占40%~50%,其次为鞍区,以及其他部




MR表现

1.常规MR成像:肿瘤沿脑池、脑沟、脑裂呈匍匐性生长,有见缝就钻的特性。大多数T1WI呈低信号,信号强度介于脑脊液与脑实质之间;T2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脊液强度相当。增强扫描肿瘤无强化或周边薄环状强化。少数不典型病例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为低或等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这与囊肿内蛋白质成分含量较高,以及粘滞度高有

2.水抑制(FLAIR)与弥散加权(DWI)成像:

FLAIR像信号高于脑脊液,为混杂信号或高信号;

在DWI上,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明显高于脑组织,而此时脑脊液呈明显低信号,DWI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检查。



诊断鉴别


本例为典型病例,主要与蛛网膜囊肿鉴别:

用DWI能很好的鉴别,前者为明显高信号,后者为明显低信号;另外FLAIR上前者的信号也高于后者。

在形态上,前者多不规则,“见缝就钻”,而后者则有一定的张力。





  • 微信投稿信箱

    yxyxybbs@163.com

总编:花亭湖       审稿:春晓        编辑:小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