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趣 | 好看的话剧之《茶馆》

 玩石10 2016-01-31


说起好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标准,好茶经得住世人的检验,好的文学作品同样经得起时间的筛选。经过上半年在郑州、青岛、天津等地的巡回演出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老舍的话剧《茶馆》是中国话剧历史上最经典的代表之一,它展现了各个阶层人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的挣扎求存,堪称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自1958年首演至今,北京人艺的《茶馆》只出现了两个版本,分别是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主演的首版,和林兆华1999年导演,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等主演的版本。2005年为纪念焦菊隐100周年诞辰,北京人艺重排了焦菊隐版《茶馆》,此后1999年的林兆华版封箱,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等成为焦版的第二代演员。此次将到郑演出的《茶馆》,是林兆华根据老的影像资料恢复的焦菊隐版,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这碗“茶”的原汁原味。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京城的老裕泰茶馆:

第一幕,背景是清末戊戌变法之后。那时候,政治腐败,国弱民贫,洋货和鸦片占据市场,知识分子有的主张改良,有的想办实业;得势的太监要娶老婆,乡下的农民卖儿卖女;想维新的被砍了头,信洋教的腰杆倍儿硬;特务横行,老百姓动辄获咎,以至于掌柜的王利发在茶馆里张贴起了“莫谈国事”。


第二幕,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分一杯羹;爱国学生号召大家内除国贼,外御列强。八面玲珑的王掌柜在残兵流寇、地痞特务的骚扰压榨下坚持改良,苦苦支撑着“老裕泰”茶馆。


第三幕,北京城被日寇霸占了八年以后,老百姓好不容易盼到了胜利,可是又来了国民党和美国兵,政治空前黑暗,王掌柜的日子愈加艰难。他的改良梦最终也没能救得了“老裕泰”,他自己也被逼上了吊……


后来《茶馆》成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久演常盛的保留剧目,也成了中国的经典话剧,慢慢的正在走向更多的受众,走向世界,它展示了我国文学大师深厚的文笔功力,寥寥几笔却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人物特点,另一方面我展现了我们演员的深厚功力,他们在收集前辈所留的优秀经验之外也在不断的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如何留住经典、继承发扬经典永远的让这些优秀的作品被人们所知,所热爱,这是我们应该值得深思的!


作者:梓莫

来源:茶人圈


本文来自茶人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种种原因未能联系上原作者,如作者看到请与我们联系作妥善处理,谢谢!

精彩阅读

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喝什么茶?

别说你爱茶,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些电影!

茶席,禅意空间


想了解更多茶的故事,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