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并不遥远 在课堂改革的今天,恐怕作文教学一直是一片空白,往往是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写作文,如此,结束两堂作文课时间,老师披星戴月的进行批改,无非是字词句的错误进行纠正,下一堂作文课再适当的进行点评,接着再布置题目,学生再写作文,如此反复,也不知孩子们又有多少进步。如果您有一些改革头脑的,也只不过讲课文时顺便介绍一下写作方法,以及让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仅此而已。 在学生心中,作文一向是作家的事,至于自己,作文是苦差事,否则怎么会说:作文,炸油之文也。翻开学生作文本,我们见到最多的是凑字数,这也不能责怪学生,作文要求总有字数限定,甚至有老师在课堂上把字数作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条件,可笑的是,有少数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把试卷上阅读短文抄一遍以便蒙混过关。结果可想而知,除了悲惨还有更多的遗憾。 我在上作文课时曾经问过孩子们喜欢写作文吗?几乎80%左右的孩子讨厌写作文,至于20%的孩子,我想他们也不会喜欢写作文,原因很简单,我要求孩子们给作文先生写一封信,这少数的家伙言辞更激烈,讽刺挖苦无不用其极。我问孩子们写完了是否特别痛快,答案不约而同的肯定。 有些老师把学生写作困难归结为词语积累问题,我们翻一翻孩子们的书包见到最多的往往是优秀作文,自习课上,我们还会见到孩子们在疯狂的摘抄词语,甚至有些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些背下来,准确的用在考试作文上,阅卷老师如果走马观花,这样的作文有时奇迹般的得到高分,难怪学校里有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错误观念。 作文固然需要积累词语,然而让孩子去背优秀作文却有点急功近利,甚至有些浪费孩子的青春年华,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作文水平。即使求得一时的作文高分,长久下去,孩子们总会吃大亏的。 自古以来,“诗言志,歌咏言”,没有感情再怎么好的词语也只是杂乱不堪的堆积,这样的文章经不起进一步推敲。大伙有没有发现,孩子们写得最精彩的作文不是课堂上写的,却是写给好朋友的书信,或者是向老师倾诉的日记。我常把感情比做文章的血肉,思想比做文章的头脑,优美词语比做文章的衣服,衣服再华丽,感情不真实,思想不积极,文章只能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我直到上大学时才明白写作文是怎么回事,它必须对读者负责,任意的发泄或者敷衍了事,这是对读者生命最大的摧残。我喜欢培养孩子写作文的责任感,通过写情感日记,读名家精彩片段,背诵古诗文来提高孩子们写作的水平。 每布置一篇作文,我习惯跟孩子一起写作文,再在课上分享写作得失,因为只有身在写作中,才能更加理解写作。如果自己不从事写作,刘心武、王蒙……他们又怎能理解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花拳绣腿怎地得上拳脚真功夫。”但愿我的抛砖引玉能带来作文教学新的天地。(钱永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