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干货】招聘运营是个什么鬼?(连载第二篇:招聘数据&报告不虚)

 齐地钟无盐 2016-02-02

戳上面 ↑↑↑↑↑↑↑ 关注能帮HR找工作的网站


微信号:hrjob360


招聘数据&报告不虚

——招聘运营是个什么鬼?(连载第二篇)


前序:

在第一篇规则&流程发出后,受到了一些朋友的赞誉,但也让我对第一篇篇幅过长“有悖人性”,一些问题阐述依然表面不够深入而惭愧。

能让更多人知道、理解、支持招聘运营工作是我的初衷。如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提出对招聘运营的见解和案例分享那就更好了。后续我将尽量缩短每篇的篇幅,尽量把话题说透。

另外,招聘运营工作比较庞杂,有些工作在不同的公司被划分在不同HR团队负责;而且一些工作需要环境、时机、资源等条件,在我所经历的公司有些方面已经做的很好,而有些方面也还在尝试中。

正文:

业内有个基本共识:一个优秀HR的Excel和PPT功夫得够好。在招聘运营工作中也是如此,前者主要用于数据分析,后者主要用于报告呈现。


依然还是先上一张图:

(第一篇的全景图被吐槽有点模糊看不清,这里只截取其中“数据报告”部分,文后附全景图供参考)



1
一、基本的数据分析


有人曾问我,招聘数据分析到底要分析什么,怎么才能看出问题呢?

答案简洁而不简单——寻找异态!寻找异态的前提是知道常态是什么,常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1、 第三方数据

第三方,本来代表着中立、客观、权威;但是,什么东西到了天朝就有点不太一样,这个……国情大家都知道。

从我看到的很多第三方招聘数据来说,往往背后都多少代表发布方的一些立场。比如一些招聘供应商发布的薪酬数据,往往让看的人心生不平感——“哇塞,外面的工资好高,我要跳槽”。但大部分HR知道自己公司的薪酬在行业内处于大概什么水平,大概一推测就知道第三方的数据靠谱不靠谱。

能找到靠谱的第三方数据自然对我们参考意义极大,但对于不靠谱的第三方数据也可以通过找差的方式略作参考。HR经过无数次的面试、谈offer、拒offer,至少可以确信第三方数据里的一部分与真实的差,然后把“第三方”数据整体调整一下。如果把行业内有代表的两三家招聘供应商发布的数据这么处理一下,结果相对趋同,也可以作为基本参考数据。



参考:某服务商的2015年高科技行业离职率数据


2、 自我积累

比起拿来别人的东西,自我积累数据更真实靠谱,而不利之处在于样本量相对有限。自我可以是单个的一个HR,积累自己过手的所有招聘数据;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是,比如BU/BG;也可以是一个公司全部的。

如下三图分别为某公司HR个体、BU层级和公司层级的招聘数据。


上图:某HR个人某时段招聘数据


上图:某部门某时段招聘数据


上图:某公司某时段招聘数据

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对于自我积累数据这种方式来说,数据量太小没有分析意义。积累时间越长,范围越大,数据所体现的常态才越是真实的常态,异态才更容易被发现。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完成后,寻找异态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方法论。但至少有两点可以做:


1、 跟自己比,在时间纵轴上对比,是否有异?

如下图,某年度基本招聘数据,会发现个别季度数据突然增大,这种“异态”背后一定有原因。比如Q2比Q1入职量大增,最常见的原因有招聘旺季、业务扩张或者引入了新的有力招聘渠道,效果大为改善;而Q4招聘到岗率增长,有可能在某时点做了招聘职位的重新梳理,关闭了一部分职位等等。


“异态”背后大多数都有原因,找到真实的原因是难点。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对公司“历史”、业务的熟悉,甚至还得需要一定的“位置”,否则有些会议、决策不够层面的动向不清楚,看到数据的异常只能是“猜测”背后的原因了。基于此,想做好招聘运营的数据分析工作,五年以上的基本招聘经验积累,兼任类似HR BP职责或者能够列席一定广度的会议是有必要的。

通过对数据“异态”背后的原因探究发现问题,之后就是形成解决方案、实施、问题解决、回顾修正……


2、 跟别人比,跟同口径的别人横向比,是否有异?

依然如前文,这里的别人,可以是个人、部门/BU/BG、也可以是整个公司。在很多时候,对工作的衡量都难以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度。比如HR和业务的配比应该是多少?比如招聘到岗率应该是多少?招聘周期几天是好?这些都没有统一答案。但是,在一定范畴内横向取值作为常态,偏离值作为“异态”,可以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找到“异态”背后的原因,剔除偶然因素,就能发现问题。


2
二、 数据应用


问世间什么最假?——语言;问世间什么最真?——数据。数据虽然是最真实的,但调取数据去应用,往往是为了让数据支撑观点(语言)。这算不算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与此不同,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数据应用。


1、 简历本身是数据和资源的集合体,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简历上能看到的基本都是求职者想让我们看到的内容,包括高度失真的照片、美化过的工作内容,甚至伪造的工作履历,据说现在简历不真实的比例已经超过50%。即便面试环节能有一定的辨识,但之前已经投入的大量精力和成本已经付出了。而且,即便简历上是完全真实的信息,但通过这样的简历看到的也不丰富,无法感受到活生生的人。

职责所在,也是兴趣使然,曾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过对未来“简历”的畅想——自动生成一份“文件”,个人基本信息来源于公安部信息库、教育信息来源于教育部信息库、过往任职工作公司来源于社保中心、工作内容来源于原公司岗位职责、KPI考核表、工作成果由原公司的直接领导、评价委员会等组织当初的评价内容完成、性格由大量社交媒介上的痕迹得出……而这一切,都是自动的。只是把本来就有而散落四方的东西拼在一起,谁也没有为此多做什么。面试的过程,不用再花太多精力在“去伪存真”上,更多的是对过往缺失部分的补充和对今后目标的考虑。


美好的畅想还没描述完,就被无情的打断了——“这侵害了个人隐私权。而且跨组织的信息共享,受制于组织自身的管理要求,不可能实现”。跟我沟通的人大多数会留下这么一句话。

真的不能实现么?也许未必,只是时机和技术还不成熟。


不少国家已经实现了一个社保号码、一个芯片记录了大部分个人信息,出生、成长、私人医生、律师等等,也包括曾任职公司、入离职时间等;而国内的很多社交媒介也支持贴标签的功能,被贴标签为“女神”“逗逼”的两个人,会对访问者留下不同的印象。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信息量足够大,被提取最终会相对真实的刻画出一个生动的人。

而招聘运营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畅想补上重要的一环:从简历入口开始,智能处理并记录下全部的痕迹,成为未来可以被抓取的数据。


举个例子来理解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事:

某人毕业前半年应聘了甲公司A和B两个不同方向的职位,通过了简历初筛,但是笔试未通过。2年多以后,这个人的简历对比之前那份多了2年乙公司的经验,又投递应聘了甲公司的B职位,通过了初试、测评,最终复试没通过,面试意见是职业方向偏差,内部转推荐面试A职位。而A职位面试官之后评价,能力暂未达到要求,放弃。5年后,猎头渠道推荐这个人应聘甲公司A职位,这5年他做了……


后面的情节不用进行下去了,我们拥有了该人员3份不同年份的简历、有了若干次面试评价……而这些数据信息会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网,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对这些海量简历以及过程痕迹进行不同的应用。比如不同来源的简历对比真伪;比如对各类贴标签,以采取不同的招聘方法:以面试流程中的到达环节角度来说,对通过了所有面试,最终放弃offer的人应该做什么?他们能力符合,缺的往往是意愿,不看好职位,或者不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者是被别的公司“截胡”了。对只通过了初试的人,应该做什么?他们基本条件符合,但往往能力距离应聘岗位略有欠缺,甚至有时候是跟面试官“不投缘”。以及刚入职场的应聘者,又应该做什么?他们看重企业美誉度,希望获得机会,意愿强而能力相对弱。而以应聘者的不同职位类别来说,做技术开发的、做产品运营的、做市场销售的,都可以细分不同的做法。


2、 招聘渠道评估

这是大部分公司都在做的工作,我想说的是招聘渠道的价值并不只是招到人这个结果。还应该包括过程中资源的积累,以及雇主形象的体现。因此,数据的分析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花了多少钱、招进来多少人、人均费用高低这个层面。

资源的积累主要是简历,不过只存储起来的简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最近两年,大数据招聘成为一个热点,海量简历智能处理和盘活简历是主打功能。作为新鲜事物,他们找到了一个招聘痛点,但距离真正的发挥巨大作用还有一段路要摸索。招聘渠道中雇主形象的体现,从数据这个角度来衡量,可以通过职位点击率、简历投递量来衡量。



3
三、 报告的收集&分享


“报告”这个词总觉得不太准确,反而是“信息”这个词似乎更恰当。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书本上预测未来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么多年过来了,似乎身处其中我们没感觉“被炸飞”啊。不过,仔细留意就会发现,现在的信息来源比多年以前多了好多;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标志性产品的出现,更是让每个人成为了信息发源点。在可以如饥似渴的获取信息的同时,出现了另外一个苦恼——信息量太大,有真的有假的,有一致的有相悖的……


用有限的精力关注有价值或有兴趣的信息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招聘运营的信息收集与分享价值应运而生。


收集信息方面,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和竞对信息,其中后两项尤其值得关注。一些人不太明白中国GDP增长8%还是7%为啥牵动着世界的神经;也不太明白CPI持续增长为什么总是占据要闻的重要位置。不过,最近半年资本市场不再疯狂的给很多创业项目烧钱,甚至一些大型公司也得抱团取暖的景象,大家基本都看到了。其实这就是受到了宏观经济疲软的影响,资本市场最敏感,很快传递开来。最终反应到某个项目现金流紧张,暂停招聘;而有些项目没有撑住,死了曲终人散。


行业信息和竞对信息的收集,除了一些机构发布的报告外,一些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提供了不少干货。前几日在某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话说某团为什么不愿走近阿某》(在此暂隐相关公司名称,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原文看),非常有代表性。该文作者在分析了某团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业务布局之后,用下面的招聘信息截图作为佐证。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一位HR,但很值得我们学习。


启动某项新业务,需要第一有想法、第二有人、第三有钱,人和钱大多时候不是一步到位的。一般先组建一个小团队,投入有限的资源去尝试,之后逐步投入更多资源或者及时叫停。


在想法阶段,一般只有少数人知道真相;而打算付诸实施的时候,招人就是当务之急了。敏感的业务会让少数猎头帮忙找人,或者业务自己圈里找;而不太敏感的就会在一些公开渠道发出招聘信息。想完全保密是很难的,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业务动向,对行业内该类人员的招聘趋势进行预判,甚至可以考虑到本公司该类人群是不是有被挖角的高风险。毕竟引入竞对公司的人,既能壮大自己,又削弱竞对,这种做法屡试不爽。当然,其中的“无间道”情景也并不仅仅存在在电影中。


后记:

如果说招聘数据分析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大多关乎好坏,而未必关乎生死的话,那么不做数据分析对日常的招聘工作也许没什么大不了。把该招的人招到,业务有人可用掉不了链子,也许就是做好了招聘。

不过,人才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招聘会难上加难;在这种趋势下,不管对于公司还是HR自己,沉淀的价值将会逐步显现。


-----(连载二结束)-----


作者:刘琦,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 招聘运营负责人 , 05年入行,曾任职于学大教育、神州数码、搜狐、去哪儿网等公司


附:招聘运营全景图

主页君鼓励广大HR来分享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以后会把作者们请来给大家做线下具体的分享。投稿请回复“投稿”二字即可


HR圈内招聘网微信号hrjob360


HR们都是从这里走上人力资源的工作岗位

回复“目录”或“M1-M30”随机看圈内好文

【原创干货】招聘运营是个什么鬼?(连载一:规则&流程篇)

HR自勉图!

为什么HR跳槽加薪会比内部调薪要高?

邮件抄送的正确姿势,是时候补习一下了

【剖析】外企面试常问的10个问题

【HR圈内】一周HR岗位汇总(搜狗、杏树林、乐视、爱奇艺、用友、饿了么、58同城、猎豹移动)

体会下,苹果CEO库克是怎么挖人的?

HR求职戳这里看今天的职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