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镇惊的竹沥|中药知识

 qlxzwx 2016-02-04

竹沥

竹沥是竹子经加工后提取的汁液。它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集药、食两用的天然饮品。化痰止咳平喘药。制法为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无杂持者为佳。性味甘寒,能清心肺胃之火,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主要用于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清热化痰: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亦可用于痰热蒙蔽清窍;痰热中风,舌强偏瘫;小儿惊风,四肢抽搐,常配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药。

——搜狗百科

别名

鲜竹沥


功能主治

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入心、胃经。


选方

1.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方》)

2.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沥汤)

3.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肘后方》)

4.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一、二升。(《梅师集验方》)

5.主妊娠恒若烦闷,此名子烦: 茯苓150克,竹沥一升,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时时服竹沥。(《梅师集验方》竹沥汤)

6.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一盏,加 生姜汁三匙,胆星末五分,牛黄二厘调服。(《全幼心鉴》)

7.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8.治乙脑、流脑高热,呕吐:竹沥代 茶饮。(江西《中草药学》)

9.治金疮中风,口噤欲死:竹沥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广利方》)

10.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11.治小儿吻疮:竹沥和黄连、黄檗、黄丹,敷之。(《全幼心鉴》)

12.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13.治小儿重舌:竹沥渍黄檗,时时点之。(《简便单方》)


食疗做法


天麻竹沥粥

主料天麻10克,粳米100克,竹沥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药用价值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竹沥蒸鲜桃

鲜竹沥20克,冰糖15克,水蜜桃1个。

做法1.将水蜜桃去皮、核;冰糖打碎成屑。

2.将鲜竹沥、 水蜜桃、冰糖屑同放蒸锅内,加水150毫升,置武火大汽蒸笼内,蒸30分钟即成。

3.水蜜桃可用柿子、 柚子、 枇杷、苹果、松子仁中任何一种代替,同样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药用价值润肺止咳 润肠镇咳 肺热咳嗽 冠心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竹沥玉米粥

主料玉米楂100克,淡竹沥150毫升。 

做法1.将玉米楂洗净。

  2.将玉米楂放入锅内,添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改小火煮成粥,加入竹沥略煮即可。

药用价值清热化痰,开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