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画装裱技术2

 有点胡子 2016-02-04

 书画作品,是作者在一层的宣纸写上字或者画,完成后也就一层宣纸,称为画心。宣纸是软而皱的,所以只适宜收藏而不适宜观赏。要使之成为便于悬壁或手翻的立轴、横幅、手绢或者册页,就需要装裱。装裱用的主要材料也还是宣纸,其次是镶料。其实也就是把一层宣纸的作品再紧密粘上几层宣纸,形成有一定厚度的、而且镶有一些装饰材料的典雅观赏品。-

-

    装裱镶料简介:宣纸、绫、锦,以前还有仿绫纸(现在已经不太被采用,因为档次偏低的)-

-

    关键之处:是要熟悉宣纸的特性,试想想,水打湿后的宣纸用手拿是不是很容易烂?装裱人就是要练到掀湿的宣纸就想常人掀布一样,掀来掀去不会烂!也就是要正确操控宣纸的湿度,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用力均匀。-

-

    托——我们的方言叫小裱。这是装裱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功夫,托的手法也贯穿了装裱过程的始末。“托”也就是把一层宣纸粘合到画心或绫、锦等镶料背面,托的效果是背面的托纸与画心或镶料粘合平整,无缝无褶,使画心和镶料不再那么软而皱,托完之后厚度增加从而硬衬一点。-

    托的工具主要是排笔和棕刷,托的时候将画心平铺在大、平、光滑的台面上,用排笔刷上湿的浆糊水,再在上面盖一层宣纸,用棕刷把上面那层宣纸刷平与下面一层宣纸贴合并确保不烂不褶,然后再贴到墙上自然晾干。托的过程嘛,无从一一说得清楚,实践过后自有感觉。-

-

   -

-

    镶——托好的画心从墙上取下来时,已经平整、清晰了,接着进行裁边,镶上渠条和镶料,整个过程是手工贴的,做的人一定要心细、手巧,镶的过程全凭目测,渠条边的粗细是否合适、均匀,全看手艺人。镶的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

的尺寸镶好渠条、边、天头、地头与隔书、惊燕,镶好后已经形成了完整装裱作品的雏形。-

-

-

    覆背——我们当地的方言叫大裱。镶好的作品其实是两层宣纸,那么还差了两层。覆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2+2的再次粘合过程,即两层加两层变成四层。同样是要翻来覆去地摆弄宣纸,不停地刷浆、粘合再用棕刷紧固振平,然后上墙晾干。-

-

-

-

    磨——取下墙的字画上过浆,干了后未免会硬、糙,我们把画的背面打上腊,用一块圆滑的石头来回磨押,一道一道,画的背面光亮了,磨完后将画摆正,会发现画已经变得舒软顺滑,卷起来会缓慢自然回平。-

-

-

    装杆、上带——将磨好的字画装上天杆、地杆,牵上挂绳,并绑上绛色的丝带,成品就出来啦。-

 

 

 

装裱字画过程中的秘诀及窍门

  本帖在此贴出,用意是希望网友吸纳一些装裱的小知识,在日常收藏过程中也可提高对装裱品相的认识。
(本帖是裱画师苏邵敬在裱画过程中的小总结所述,随时增加内容。版权归属权归苏邵敬,如有引用者请注明是: 裱画师苏邵敬原著)

1.切记裱画即裱背,切勿喧宾夺主。

2.该简则简,该繁应繁,不可因繁就简。

3.工具以用起顺手为上,不一定依样画葫芦。

4.浆糊用料应结合地方所产材料,易求为原则。

5.凡画心过大如五尺以上,托好后提离案台勿急,急则双手执的纸角易断,应静待十余分钟并用宣纸吸去水分。

6. 裱画用纸用料应选用高挡宣纸及用料,做工精良,因薄利而扬名。日久自会名利双收。

7. 绫料图案要大勿要小。

8. 新塑料直尺易移位,可用细沙纸轻轻打磨尺底。

9. 砑石选滑质地的鹅卵石,重约2500克。

10.  裁方用的垫板,昔日老师傅选用细小木纹的银杏木、扬椴木,以木纹竖直、密细且干燥无疤痕为最佳。只是好物一时难求,再讲就算寻找到银杏木、扬椴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板面的平整,刀痕不可过多,稍有凹陷应立即进行修整。否则就会使裁切的材料出现不规则的毛口。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人建议改用5mm厚的玻璃用作垫扳,缺点是易打烂,伤刀刃。优点是易找到,每个地方都有玻璃店,可找一些玻璃的余料,宽度在15cm左右,长度在1米至2米,就算购买也是几元一件,物美价廉,不用担心刀痕过多有凹陷,尤其用在裁割湿了的宣纸或绫料时特好用(怎样裁湿的宣纸或绫料以后开帖讲述)。对于它的缺点伤刀的问题也可解决,改用小号美工刀,刃口不锋利就折断它,刀片也不贵。

11.
衬绫扫衬绫宣纸时最好一次过把宣纸压扫在绫上,切记勿揭起一段宣纸又扫下,有问题时换一张宣纸,在备宣纸时应多备几张,并裁割方正宣纸,去掉宣纸红刀头印。

12.
开榫口的刀切勿锋利,以刀刃大力割手而不入肉为准,兔得常用止血贴包手指。

13.
      隔浆糊条又名:隔护、隔糊。昔用高丽纸经双层粘贴后,刷上桐油或清漆,置乾后用。时下多用塑料布、赛璐璐片替代效果好是好,但都要专门寻找,特别是赛璐璐片,还要求亲朋好友在医院工作者帮忙索取,又要用后必须擦净浆糊,好好存放,烦而不便。
     本人建议使用双层宣纸的隔浆糊条,方便,身边常有单层的宣纸余料托合即可,或因复背用料有余者存留着用之,近乎废物利用,免求亲朋好友寻赛璐璐片了。
    至于恐怕稠浆糊含水而放在双层宣纸条上透水气,这也不用担心,如果稠浆糊过稀含水多可以先放在另一张双层宣纸上,过一段时间就会浑发些水分,才抹在浆糊条上,最为好的是用完即弃,免保管。

[ 本帖最后由 裱画师苏邵敬 于 2006-12-25 01:19 编辑 ]

14.关于直尺

本人在某论坛发的一帖子内有正在使用直尺1米的图片,有位网友言道落后了,呵呵,但他并无看到我还有数把近2米的直尺,更有一把2.6米的近百年旧酸枝直尺。只是常用的直尺多是1米及1.2米或0.5米的直尺,初学裱画者有此三种规格足够了,尺越长越不便利。

-

15.
一些朋友常常问我:用什么办法开始揭裱古旧画,第一次揭旧画担心不担心揭坏了。
我回答他们:揭旧画就如同学生期末考试,压力是有的,学生平日做好了作业,考试也易得A呵。装裱也一样,平日的裱件认真去裱,闲时多试揭新托的宣纸,当有旧裱件交来装裱时就不会慌张到不致于如何下手了。
16.  新购棕扫回来,最好煮煮它,然后开锋,
17.  裁方画心或开料时,裁刀与玻璃垫板的角度在3°为佳,而裁刀与直尺的角度也是3°为妙。

18.  浆水由头浆稠的状态稀释为可托心的稀浆水,可用白色沙布的口罩折开用来过滤稀浆水,以过滤三至五次为上。

19.  托绫时因绫过长,单人把绫上壁不便,可折叠
(可参考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 ... 6?????
但复背好的裱件万万不可用此法。因其过厚,叠后就算重新扫平也是会有暗痕。
令20. 裱画的案台大小和高低:裱画案台的大小要因地而制,地方大可做大裱画案台,小地方做小裱画案台,高度是以到裱画者的肚眼再高8cm为高度,因人有高矮,过高过矮的案台都不好用。

21.  裱画案台的使用和裱画案台的颜色:裱画案台的颜色传统以朱红色、朱砂色、紫红色、大红色、以红色为基调,老裱画师们认为红色对字画的重揭和修复有一定的帮助,这想法是有一点道理,但本人认为有必要改良。
      昔日的漆油颜色较少,生活中多选用红色,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吉祥之色,作为一门学问及生意的裱画行业选用了红色甚为方便,红色裱画案台自然而然地流传下来。
      本人在此请各位想想并实践一下:将一件有内容的宣纸作品放在红色的台面上,然后喷水湿透;另将一件有文字的宣纸作品放在白色的台面上,也喷水湿透,看看那一件作品的内容清楚,白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比红色台面上的宣纸作品要清楚得多。书画家们的作品也是以白色的宣纸为多。宣纸之名称约定俗成地指是白色宣纸,染上其它颜色的宣纸称之为色宣纸。当画家在宣纸上书写染色完成一件作品后,装裱者的作用就是要让画家的作品完美无缺地完成装裱的全过程,如果作品放在红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而毫不觉察,或是发现问题迟缓,那是就非常大的问题了。
      但作品放在白色裱台扫浆水而走墨走色有一丝一毫时就可即时察觉。那为何一直以来裱画师都不去改变颜色,这是昔日没有白色的颜料漆油。白色的颜料漆油于清末民国年间以洋漆为名传入中国,当时的裱画师并未使用来做案台面的防水漆油。经本人十多年的使用,感觉并不差于红色的裱画台面,尤其对跑墨的作品和跑色的作品只要是一丁点的跑墨和跑色即可发现,在此推广给各位。
     使用与否各自考量。
22.  壁板作用:壁板是用来贴上裱件让其干澡,既有纸壁板和木壁板,因地域不一同而有所不同,不论用料为何物,能让裱件干透而不出问题者即可用之。未必以是否标准的裱画室设备而耿耿于怀,但如果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或改用其他材料制作,总言言之,首先是保证裱件的安全和完美,其次才是工作的便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