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逝去的青春记忆 2016-02-05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1:大自鸣钟。192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西康路长寿路十字路口,为日本内外棉纱厂前总经理川村建立了一座纪念塔,塔顶端装设大电钟,人们习称其大自鸣钟,并成为普陀区闹市中心地标。后来塔钟被拆除,但这个地名延续至今。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2:泥城桥。1899年泥城浜被填筑路后,浜上原中、南两桥随之而废,北桥也被拆再重建为跨苏州河的木桥,名泥城桥,后改名西藏路桥。但原桥名作为片区名被人们习称至今。泥城桥一带的大观园浴室、星火商店为一时地标。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3:卢家湾。肇嘉浜自西往东,过了打浦桥,在一户姓“罗”的田宅旁(今徐家汇路、重庆路)拐弯北上,再拐向东去。这是最早的“罗家湾”。上海闲话“罗”、“卢”不分,人们以讹传讹,就成了片区名“卢家湾”,习称至今。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4:提篮桥。传说清朝嘉庆年间下海浦上有座木桥,而木桥附近有座远近闻名的下海庙,香客们提篮(放香烛供品)过桥去下海庙进香。故人们习称该地区为提篮桥。清末年,下海浦被填,提篮桥被拆,但提篮桥地区名延称至今。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5:北站。上海火车北站的前身是沪宁车站,始建于1908年。沪宁沪杭铁路接轨后,北站成为两路上海总站,而沪杭站则称上海南站。北站紧靠界路(天目东路),为华界闹市中心,北站英式洋楼为一时地标,“北站”也成片区名。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6:八仙桥。1914年,周泾被填平,辟筑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洋泾浜填平,修筑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原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上的八仙桥一并拆除。这一地区填浜筑路后商业、娱乐业发展更快,八仙桥名声经久不衰。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7: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Broadway的音译)大厦,1934年为英商所建。1951年5月1日改名为“上海大厦。它是上海的眺望台,登上18层的观景平台,浦江两岸的风情尽收眼底。它与外白渡桥共同见证上海滩的变迁、兴衰。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8:十六铺。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总数为十六。“十六铺”后成为小东门外近沿江地带的习称地名延续至今。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9: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晚明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地处肇嘉浜与李漎泾两水会合处,故得名“徐家汇”。

老上海记忆:地标与片区名(1)
10:曹家渡原是吴淞江的一个古渡,1862年英国辟建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继而办厂招工,“聚居于斯者不下数千人”,“马路两旁造房开店,百工居肆而市成矣。”(《法华乡志》卷一)(上图为80年代曹家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