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达人知道|保护野生动物是个什么理?|FFP 0SIFU OASIS 动植物保护网|万物的乐土

 FFPOSIFU_OASIS 2016-02-06


  不少朋友估计是看着BBC的《动物世界》长大的,纪录片非常真实地将动物的野性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即使是当下,纪录片依然是很好的科普野生动物知识的方法,而不用到海洋馆or动物园,大多数的野生动物的天性受压抑。
  来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把野生动物从大自然里抓来,再教育我们去保护野生动物,这是一个粗暴的做法。如果野生动物的圈养环境不好,这是让人谴责的。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怎么去保护野生动物?
  这一期『达人知道』,小达就来和大家简单讨论下这个话题。
  概念
       野生动物泛指各种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未经人类驯化的动物。(via维基中文)
       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要不要保护野生动物这个问题从来不缺乏争执: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资源去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是去拯救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穷苦人?很多人不能理解。搞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不然容易陷入为了保护而保护的窘境。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研究表明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这一速度。这个惊人的结论或许并没有能够说服人们去保护野生动物,因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与野生动物没有直接联系,而濒临灭绝的物种距离普通人的生活更是遥远。有观点认为,物种灭绝是一种常态,地球历史上超过99% 的物种都已经绝灭,而绝大部分与人类没有关系。


  即使突然野生动物全都消失了,城市里的人们也不会有所察觉
大家普遍会认为是为了保护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教科书上常常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说得更根本一点,其实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我们保护生态,不是像口号里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地球,而根本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地球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们怎么闹腾,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可我们等不及。就算人类没在灾变中直接陪葬,等地球恢复完了人也该没了”(via 果壳网/Ent)。


  地球有的是时间来恢复,人类却折腾不起
       通过保护野生动物是如何达到保护生态的呢?
  保护野生动物最理想的办法是保护其栖息地。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就会发挥它在生态系统中之于人类的作用,无论是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是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间接价值,与破坏环境之后得到的恶果相比,如今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的人们应该深有体会。我们反对盗猎的原因也在此,当动物数量失衡,可能导致生态失衡,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有人将动物比作试纸,如果这里的环境动物不能住了,人类还能住吗?
  


  一个熟悉的故事:上世纪初美国西部森林里的狼被赶尽杀绝,鹿群数量激增,森林难以承载,食物不足,最终鹿群数量暴减,得不偿失
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何其多,但能投入这方面的社会资源却是有限的,人们不得不将野生动物按其生态学地位、数量等分等次,接着我们可以看到了濒危物种通常会得到优先照顾,但保护濒危物种的意义不只是不让它们绝灭。
  


  资金不足,就做更有意义的事
如果保护的物种的栖息地里有大量的其他物种,也就是说连带保护了更多的野生动物,这样会使得保护这个物种的意义更大。保护生物学上称之为“伞护种”,还有另外一个概念是“旗舰种”,主要是招人喜欢的、能吸引眼球、拉动捐款的物种,简而言之,要萌!聪明的你肯定想到,国宝大熊猫就是这样的一个物种,萌得不要不要的,并且兼顾了“伞护种”的角色,因为大熊猫的存在,川滇一带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大熊猫一起生活在保护区的还有很多野生物种呢。
  


  萌萌的外表,人们都喜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logo便是大熊猫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坏境。一条横穿森林的公路,可能会直接地让周边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森林也遭到了难以逆转的破坏。而很多没能设立保护区的地方,缺乏监管,盗猎猖獗,乱砍滥伐,大兴土木,乱排乱放,环境糟糕得让人寒心。
  


  野生动物的家没有了,当洪水来的时候,我们也逃不了
最后小达想说的是,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每个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物种的存在都在增添地球的精彩,每一份精彩都值得珍惜。
  那么,问题来了——
普通公众如何参与保护野生动物?
  美国电子期刊《Go Wild! Coming Together for Conservation》里总结10个公众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
  1. 领养动物:和同学朋友一起,从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ldlife Fund)等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那里领养动物。象征性的领养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资助。
  2. 志愿服务:如果不能付出财力,可以贡献时间。许多保护组织和动物园设有志愿者项目,你可以帮助清理海滩、营救野生动物或者向游客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
  3. 参观:动物园、水族馆、国家公园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都是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在那里可以向专家了解到更多关于地球物种的知识,近距离观察地球上最令人惊叹的动物。
  4. 捐助:参观当地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时,请支付那里建议人们自愿支付的门票。你的捐助可以帮助维护这些重要的保护区。
  5. 发出声音:与家人分享你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告诉朋友大家可以如何提供帮助。请你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承诺为制止野生动物走私尽自己所能。
  6. 做一个有责任的消费者:拒绝购买由濒危动物制成的产品,从而不让野生动物走私变成有利可图的行业。


  7. 不随便丢垃圾: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有危害。鸟儿和其它动物可能会被塑料圈套住头,鱼儿可能会被罩在网中。
  


  8. 回收:充分利用已拥有的物品。如果不能再使用,就付诸回收,浪费意味着更多的破坏。
  9. 修复: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的数据显示,对85%的受威胁和濒危物种而言,栖息地被破坏是主要威胁。你可以通过种植当地树种、恢复湿地或者清理海滩来帮助减少这一威胁。
  10. 参与:无论你希望保护自然栖息地或者是阻止野生动物走私,请选择一个与你的志向一致的组织并参与其中,成为会员,了解最新资讯,积极支持你的组织。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勇敢地劝阻甚至举报朋友圈里买卖、杀戮野生动物的行为。
  


  而最近《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你可以提交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参与,共同推动立法的进步,让野生动物保护有法可依,有良法可依。


  最后,把你参与野生动物的行动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其实每个人都能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由公益达人整理,资料来源于果壳网、科学博客等,转载请后台联系,请注明出处!”
通过体验、问答、故事传播公益,让青年人了解公益,喜欢公益,成为公益达人!
喜欢就关注我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