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腊味,怎么能叫过年

 青梅煮茶 2016-02-06





春节是我国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每个地方都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吃腊味、放鞭炮、贴春联是湖南人过春节不变的年俗。




提前几个月熏制腊肉


腊味和辣菜是湖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在过年前几个月,家里的老人们就忙着熏制腊肉,准备过年吃。也有家庭为了省事,直接在菜场或超市购买腊肉。


在常德牛鼻滩小湾村,记者见每家每户屋前屋后都悬挂着腌制好的腊肉。这些肉被分成很多块,每块肉都穿洞上绳,以便悬挂。


对于腊肉的做法,小湾村村民王先生介绍,首先要将肉抹上盐,放在一口大缸内腌制几天,等阳光充足时,在外晾晒几天,然后将晾晒过的肉挂在火坑上方熏,熏好的肉就叫腊肉。湖南的腊味,除了猪肉,还有腊鱼、腊鸡、腊豆腐、腊香肠……


此外,过年前,超市里当然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去超市购买零食、糕点、烟酒、春联、鞭炮等大批年货,无论是过年自家来客人,还是年后走亲访友,年货都是需要事先准备的。





除夕灶火不熄寓意红火


大年三十一早,每家每户都在准备晚上要做的菜,农村过年还要准备好晚上烤火要烧的木柴。据家中老人们介绍,除夕灶膛里的柴火,不仅通夜不能熄,而且还会用最大的柴火烧,寓意来年生活工作都红红火火。常德人的年夜饭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大鱼大肉不下20道菜,十分丰盛。吃完饭,贴好春联,大家便围坐在一起看春晚。


当新年钟声敲响后,全家便出动在屋前点燃一挂鞭炮,此举俗称“出行”。此时,村里每家门前的鞭炮齐鸣,一时间,四处传来的鞭炮声,热闹非凡。“出行”后,人们都会守岁,一直等到天亮才睡觉。





年初一出门会“掉财”


按照常德过年旧俗,农历正月初一清晨,雄鸡初鸣之时,由男主人起来打开大门鸣放爆竹,此举叫做“开财门”。这一天,全家男女老幼都穿新衣,叫做“辞旧迎新”。


另外,在常德,年初一一般是不出门的,但可以出门给先人拜年,叫“拜新年”。家中大门也不能开,不能泼水和扫地,因为这样意味着泼出去了财运。记者记得小时候,初一在家里闲不住,每次准备往外跑时,都会被父母阻止,称出门会“掉财”。直到年初三后,亲戚们才互相拜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乡土人文地理读者QQ群:1953010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