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大姐――我的老师

 博览屋角 2016-02-06

我的大姐――我的老师

杨建明

大姐退休已经八年了,好久就想写点文字,来记录我所知道的大姐,不为别的,就因为她不仅是我的大姐,还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走上教坛的引路人。

我读小学一年级,还只读了一个学期,就听我当时的女班主任说,她要离开我们到另处的地方去了,要换新老师,并且明确提示我,新来的老师很可能是我的大姐,还警告我:大姐当你的老师,你要学得更好啊!当天回到家里,我就问大姐,你是不是去当我的老师?大姐连连摇头还边摇手:别乱说,不知道!可是没过几天,她真的到学校当我的老师了。

大姐在家只是“大姐”的时候,我不存在怕她,调皮倒是不少,可是,大姐成了老师,就成了另一个境况:看到她了不再叫大姐,而是叫杨老师;当面百分百的怕“杨老师”,背面也有九分怕,只要同伴们说一声“去告诉你家杨老师”,我自然停止恶作剧;就是在家里,一旦有冲撞爸爸妈妈,他们也总是说“大姐来了告诉大姐,看她怎么修理你”;后来上了初中、高中,我的老师们也“神通广大”知道我的大姐是老师,稍有不甚,只要我的所作所为有他们不顺眼的,就是“明天就告诉你大姐”(现在想来,当时好在没有现在发达的通讯,好多次仅仅是吓吓我,要不然我该遭好多次殃啊)。也正因为大姐的作用,多了一道紧箍奏,时时让我警醒自己,要做好,一定要做好,所以我的学生生活无论成绩还是表现一直都在班上处于前茅的位置,自己高兴,更乐得大姐高兴,父母满意。
    
我有五姊妹,我是老四,大姐长我十二岁。她聪明,颖慧,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都要多,要第一,越是别人夸赞的,她越干得起劲。记得当初她当民办老师的时候,早上五点左右到山上用“竹爬儿”爬一担柴火(茶树叶或松枝),由大姐夫在忙完了“早工”后,从山上挑回“柴火”把她接回来,草草吃完半夜煮好的早餐,又匆匆忙忙赶到学校上课。那时候,三乡四里的乡亲们都说大姐吃得苦,会调停,她越听越高兴,于是,开始每天早上只爬一篓柴火的,后来居然每天两篓了!

大姐爱吃大兜菜,做的大兜菜也超好吃,比周围团转的人做的颜色要好,味道要香,因为她做的时候不仅按常规放了盐的辣椒,还比别人多放了生姜和大蒜,尤其是放了茶油

大姐做老师,对她的子女要求严。子女说话要说得清清楚楚,表达得明明白白。子女的字要写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儿女的作业,就是再忙再累,也要天天检查,及时指导。儿女要背的知识,必须背得滚瓜乱熟,流利顺畅,记得她儿子小时候洗澡的时候,不背十个成语决不罢休。
    
大姐不仅教我读书,还把我引上的老师的行列,而且我和大姐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同事关系。是大姐教给我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是大姐经常提醒我,提示我,帮助我一直到今天。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寒假了,本组的一个大队干部听说我放寒假从学校回来了,强烈要求我和他一起到大队的学校去玩,这我想到正好我高中的老师托我搭的油壶和狗皮好顺道送到老师家里,我就答应了。在去的路上,干部告诉我,今天大队里招小学老师,有三名候选人员下午考试,要我帮忙做一下答案。我也没想多的,一口就答应了。当我做完答案后,立即就去了将油壶和狗皮送到老师家里去。可是,到了晚上,大队里的支书、小学校长、大姐等人到我的家里来了,说我做的答案做得好,几位候选的人差了不少,劝说我别参加高考了,就当民办教师。干部反复劝,大姐根据我当时眼睛都读得看不清书上的字了的情况,说教书也谓上不可。父母说大姐教书,你教书也要得。几经权衡,我便选择的老师的职业。今天想来,当初没有对大姐和崇拜和敬仰,没有大姐表面上模棱两可其实是肯定的建议,我是决不可能放弃高考当民办老师的。所以是大家把我引入了教坛。

上任之初,我百事不懂。好在我和大姐在同一所学校,大姐教给我如何备课,如何提纲挈领地讲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姐手把手地教给了我做一名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教我发LN音,教我区别ang,eng,ing,ong,教我擦黑板的方法的顺序,教我体态语言……好些基本功,教一面不行,教好多面,至到学会为止。教了还不放心,还经常听我的课,就是不进教室听,也经常有意到教室外面听,听了以后鼓励我某某地方讲得好,处理恰当,批评我某某地方不应该那样,应该如何……直到1984年大姐参加民办老师内招考试,考上了桃源师范学校,她到桃源师范学校学习两年,我则“独当一面”在学校当班主任,教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数学,四、五、六共三个年级的自然,一、二两个年级的体育。

后来,我和大姐分开了,调到了中心小学,参加工作三年后,我也参加内招考试转为了公办教师。再后来,我调到了中学任教,先后任中学教务主任、中学副校长、中学校长,副联校长(兼工会主席),成为了大姐的“领导”,但大姐依然经常教导我办事要守规矩,讲公道,要关心同事,热爱学生,尤其是一定要上好课而且教学成绩要突出要对得住学生,对得住家长。正因为大姐一直的引导,我的教学生涯才较为顺利,方方面面的评价都还可以,还评为了所在乡镇有史以来第一个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995年撤区并乡,因为我平时工作成绩突出,连提三级,从副联校长提拔为区属中专学校的副校长,享受副科级待遇。此后我又三次调动单位,从农村调入了城市,但大姐什么时候都没有忘记对我的提示、叮嘱。就因为她的经常提示、叮嘱,我也遵守常规,不断进步,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评为了高级教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在全省获奖……每当在大姐面前提及我的进步与成功时,她总是先高兴,表扬一番:搞得不错。随后一定是: “要继续加油!要搞得更好!”之类的鞭策。  
    
姐姐在桃源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能力,毕业后,安排在原来的乡镇工作,先后在狮子山小学、九龙庵小学、中心小学任教。在这些单位,除了开始几年(熟悉业务阶段)和退休前几年(身体病痛)处,她一直担任校长,并且是名优校长。无论什么工作,开学工作、期中考试、期未统考……每次她都是优秀,她所在的学校每次都是第一名,并且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大姐喜欢教书,喜欢学生,跟学生家长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当老师一辈子,她教的学生都以她为荣,她的学生家长都把她当亲人。当办事认真,从不马虎,无论是教课还是当班主任、当校长,她都认认真真地去做。即便临近退休身体病痛厉害、高血压严重了,她心中仍记挂着学生和工作,一直舍不得离开三尺讲台。在中心小学有一次她上完课后上厕所晕倒在厕所里,不知过了好长时间,才被学生发现,送到医院医生让她卧床休息,校长给她安排休假,同事劝她注重生命,可她惦记着学生的学习,第二天又坚持去学校上课。在她心里,只有学生,唯独没有她自己。她积极参加教改工作,让更多学生愉快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她想尽办法,自制教具。她所带的班,包括她领导的整个学校效果显著,她先后撰写多篇论文总结教改经验,她曾经在全乡、全区上比武课和公开课,名响三乡,多次评为县、区、乡先进工作者。

2006年,大姐退休了,好不适应的和儿女在大城市里享福了。但她那种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都要多,要第一,越是别人夸赞的,她越干得起劲的作风一点没有改。别的不说,单说她在大城里住久了,回到农村老屋里小住吧。回到家第二天,就和大姐夫将菜园整理得平平整整,干干净净,乡邻们夸她,原本疲倦的她劲更足了,她第二天就开始播种。她的菜种可不一般,本地的好菜品自然少不了,不一般的是她从外地挖空心思掏来了本地从来没有的新鲜菜种,大包小包,形形色色,让人羡慕不已。等到长出菜样,开出了花,结出果了,乡亲们看到从来没有看到的“新样菜”啧啧称赞,这时候大姐才露出自豪的表情;她的楼房门前有一片空地,她构思已久,要建一个花园,说干就干,逼起大姐夫买砖、运砖、放样、挖基础,还亲自砌墙。姐夫砌墙,她监工,一点没砌好,她吵得不得了,后来居然亲自上阵,墙两面都平平整整,把墙砌得有模有样,过往行人人见人夸。尤其是花园的造型,她是想了又想,问了又问,先在纸上划形状,再在地里用石灰放样,放样好了她和姐夫近看、远看、在楼上看,稍有不满意,修改重新放样,重新看,自己看了还不够,还请别人参谋参谋,最后造出的型着实与公园里的园艺师不相上下。这还不够,哪一块种什么颜色的花或树,哪个处所栽好高好大的树,她都设计好并逐步实施,让人听了舒服,看了爽眼。大姐退休了,她一点不服老,还是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都要多,要第一,越是别人夸赞的,她越干得起劲,大姐夫老是协助她,换来的老是不满意,老是挨吵,好在大姐夫气量大,好男不同女斗,每每以忍让结局,但最终快乐和幸福是她们俩的。

大姐,要写的还多,一时间写不完,尤其是仅用我的文字水平还表达不好。仅此而已吧!

    2016.2.5下午500就于湘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