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龙山园丁 2016-02-07

2016-02-06 08:53:09|  



老家地处豫中平原,广泛流传着一句民谣:二十八,贴嘎嘎。嘎嘎是老家的方言,即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门神、春条和年画,因花红柳绿色彩鲜艳故而俗称为嘎嘎。

腊月二十八这天,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春联在老家被称为“对子”,贴对子看似简单却也有诸多讲究,比如要赶在二十八中午之前贴,并且要一家人全部呆在家中时贴,否则那些没在家的家人就会被贴在门外,来年的时运就会不佳。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除了贴对子外,斑驳的老式木门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大门是双扇的,一面是秦琼,一面是敬德,他们是负责守门看家护院。

贴门神也有讲究,要脸对脸贴,不能贴反了,民间有句歇后语说的就是这个事儿“反贴门神不对脸”。

如果是单扇木门,一般都是贴一幅菱形纸上书写的“福”字,一般都是倒着贴,寓意“福倒(到)了”。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此外,还要将红纸裁成一个个窄细的长条,上面写上四字吉祥语分别贴到相应的位置,此类红纸条称为“春条”。这天,家家要贴春联、贴年画。院门口树上贴“出门见喜”“迎喜接福”,院子里墙上贴“满院春色”“幸福之家”,车辆上贴“日行千里”“出入平安”,牲口槽上贴“六畜兴旺”“猪肥马壮”,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米麦满仓”,灶屋内贴“丰衣足食”“衣食无忧”等春条,屋里屋外到处一派红光吉祥、喜气洋洋的喜庆氛围。     

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除了贴对子、贴门神、贴春条外,还喜爱在堂屋内张贴年画。一张张鲜艳多彩的年画既用以创造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在老家诸多的年俗中,贴年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最喜爱的年俗之一。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虽然当时家中生活比较困难,过年时父母可以不给我们添置新衣服,却不可以不买年画,或多或少每年总要买上几张。年画大都是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以典故、成语作为主题的,内容取材广泛,色彩鲜艳。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彩电、很少看到电影,就连教科书小人书也只有封面是彩页的年代,年画在我的心中是最好看且百看不厌的,有浓浓的文化味,让童年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记得每到临近年关的时候,我就开始嚷嚷着向大人要钱买年画。在离大年初一还有几天的时候,父亲会让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步行去五里外的镇上买年画。

买年画的人很多,商店的三间房子里大部分地方用来悬挂年画,当时最受青睐的年画当属《红楼梦》《西游记》等一些经典电视剧的人物照,年年有鱼、老鼠嫁女、鲤鱼跳龙门等传统年画以及风景画卖得也不错。

年画柜台上有几个售货员在忙碌着,按顾客的要求把画拿齐、算过钱后,熟练的把一叠画卷在一起,再用纸绳捆好并迅速地打上一个结。一脸兴奋地从售货员手中接过年画后,我把它紧紧抱在怀里,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地往家赶,一路上我不时地把年画凑近鼻子,贪婪地闻着上面散发的油墨清香。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进了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的洗净双手,然后小心翼翼展开年画,和父母一张一张的细细欣赏。 

贴年画一般由我和哥哥姐姐负责,时间选在腊月二十八的上午。

贴年画也是有讲究的,先要在去年的旧墙纸上和旧年画上,再重新裱糊一层墙纸,通常都是废旧报纸,虽不是雪白,但也还齐整。

那是年画的背景,裱糊好墙纸后,才在上面端详好位置,端端正正地贴上年画。年画贴好后,我们往往忙活得脖子酸疼,衣服上也沾满了糨糊,但是一看到原本阴暗低矮的屋子立刻就有了一种新年的喜庆,便又咧开嘴笑了。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腊月二十三,郑州文博东路上的静心阁文玩店请了三十多位书法家义写春联,向周边邻居派送,这让人有种置身以前过年请人写对子的场景。)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赏年画,看完了自家的,再去别人家看。那时左邻右舍也刚贴好或正在贴。然后再一路小跑回家和父母讲谁家的哪张年画好、怎么好,哪张和咱家的一样。大年初一亲朋互相拜年时,年画也是一个不能不看的内容和不能不讲的话题。这样年画就要伴随我们新的一年了。

时光荏苒,在每年买画、贴画、读画的乐趣中,我逐渐长大成人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设备的普及,年画的一些功能可以很方便地从各种媒体上得到,贴年画的传统年俗也被人们渐渐的遗忘了,代替它的是墙上名贵的镶在框子里的油画、塑料覆膜的风景画。

你真的懂得如何贴春联?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腊月二十三,郑州文博东路上的静心阁文玩店请了三十多位书法家义写春联)

如今每到春节前夕,在大街小巷上见到卖中国结和福字的小商小贩,我的心中就会立刻涌现出小时候在老家过年时家家户户贴年画的情景,一种久远的温暖记忆像青藤一样爬满了我的心头。

想念那些阳光灿烂的上午,想念和哥哥姐姐一起贴年画的温馨岁月,更想念年画给我带来的许多童年梦想。
作者简介
梁永刚,男,1977年生,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政协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