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前,《自私的基因》如何重构了进化论?

 庄浓生 2016-02-10

选自nature

作者:Matt Ridley

机器之心翻译出品

参与:柒柒、吴攀、汪汪

Matt Ridley再次解读理查德?道金斯40年前对进化论举足轻重的重新规划。

关于科学的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面向普通大众解释科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广泛的读者群;另一类则是用来说服其它科学家支持新理论,通常带着方程式。能够同时归入以上两类的书(既改变了科学又触及到公众)是非常罕见的。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年)是其中之一,而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则是另一本。自40年前这本书发行以来,它已经成为了光芒四射的畅销书,也成为了科学的「游戏改变者」。

1976年的理查德?道金斯,那时他刚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畅销书。

道金斯所主张并总结的以基因为中心的进化观点现在不仅是进化论研究的中心,也是面向大众的博物学(如野生动物纪录片)的中心。鸟或蜜蜂冒着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将其后代带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帮助自己,也当然不是为了帮助自己的物种(这是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懒惰观点,甚至进化论名人朱利安·赫胥黎和康拉德·洛伦茨都持这样的观点),而是(无意识地)为了延续自己的基因。基因以其它基因为代价,让鸟和蜜蜂繁殖和生存。没有其它任何解释说得通,尽管一些人坚称还有其它方式可以对此进行解释(参见 K. Laland et al. Nature 514, 161–164; 2014)。

尤为突出的是道金斯对自己观点的激进坚持,他认为基因中的数字信息实际上是不朽的,应该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单位。其它任何单位都没有这样的持久性——染色体没有,个体没有,群体没有,物种也没有。它们都只是基因的临时载具,就像划艇是赛艇运动员天赋的载具一样(道金斯的比喻)。

作为这本书改变科学和解释科学的例证,道金斯在书中漫不经心给出的一个注释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基因组学理论的诞生。在第三章中,他提出了当时还很新的DNA过剩难题。那是分子生物学家的黎明——人类实际拥有的DNA是所需要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30-50倍;另一些物种,例如肺鱼,拥有更多过剩的基因。关于这些「显然过剩的DNA」的作用,道金斯写道:「从自私的基因本身的观点来看并不存在矛盾。DNA的真正『目的』是生存,不多不少。解释多余DNA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假设它是一个寄生虫。」

「道金斯的想法在DNA测序成为常用技术很久之前就帮助解释了基因组内部发生的情况。」

四年之后,两组科学家在《自然》上发表了论文,正式开始为「自私的DNA」理论站台,他们承认道金斯给了他们灵感来源(L. E. Orgel 和F. H. C. Crick Nature 284, 604–607 (1980); W. F. Doolittle 和C. Sapienza Nature 284, 601–603; 1980)。自那以后,道金斯的猜想因人们发现了过剩DNA包含逆转录酶(一种以传播自己的副本为目标的病毒酶)或依赖逆转录酶的转座子简化版本而得到了证明。因此,道金斯的观点在DNA测序成为常用技术很久之前就帮助解释了基因组以及生物个体内部发生的情况。自那以后,随着内含子、控制序列、RNA基因、选择性剪接等的发现,基因本身的结构复杂性大大增加。但基因作为遗传信息基本单位的基本思想仍然存在,并且,道金斯的论述今天仍能站得住脚。

在《自私的基因》30周年纪念时,道金斯的许多粉丝,包括作家Philip Pullman与认知科学家Steven Pinker,向《理查德·道金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贡献了文章,这本书是由道金斯以前的学生Alan Grafen和Mark Ridley主编。在这本纪念文集中,哲学家Daniel Dennett认为《自私的基因》不只是科学,也是「最好的哲学」。在我提供的文章中,我指出这本书的成功也催生了科普作家的淘金热,因为出版商开始提供大量预付款,只为找到下一本《自私的基因》。James Gleick的《混沌》(Abacus出版社,1988年)、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Bantam出版社,1988年)和Steven Pinker的《语言本能》(William Morrow出版社,1994年)就是在这一波热潮消失之前被发掘出的宝藏。

尽管他的书充满了原创的想法,但道金斯很快承认他的发现建立在其他人的发现和见解基础上,其中特别提到了进化理论学家 William Hamilton、George Williams、John Maynard Smith和 Robert Trivers。他们也同样很快称赞说他所做的远不止是解释了他们的观点。Trivers写了前言,Maynard Smith则在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参与解说了一部关于本书的电视纪录片。Williams在一次采访中说道金斯的书有「比我所做的先进得多的东西」。Hamilton写到《自私的基因》「使用简单的非技术英语表达了一些相当深奥和准数学的有关最新进化思想的主题,取得了看似不可能的成功,甚至震撼和刷新了许多研究生物学家的想法。」(W. D. Hamilton Science 196, 757–759; 1977)

道金斯在2012年的无神论大会上讲话

当我还是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一年级本科生时,道金斯正要教我计算和动物行为的课程,我发现这本书令人振奋又令人困惑。在那之前,我的老师们已经很有效地把世界分成了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两个方面。但现在有一个作家颠覆了一些既定的科学,并邀请我同他一起加入一场「比科幻小说还古怪」的发现真理之旅。他是对是错?我看见了争论,但没有看见答案。

《自私的基因》的起源有些耐人寻味。道金斯在其回忆录的第一卷《玄妙的诱惑》(An Appetite for Wonder,Bantam出版社,2013年;参见E. Scott Nature 501, 163; 2013)中透露说「自私的基因」的想法在书出版的10年前就诞生了。1966年,荷兰生物学家Niko Tinbergen让当时才刚获得动物行为学博士学位的研究助理道金斯代替他出席一些讲座。受到Hamilton的启发,道金斯在他的笔记中写到(《玄妙的诱惑》中有转载):「基因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朽的。它们经历一代又一代,每一次从亲代传给子代都会对自己重新洗牌……自然选择会偏向于为自己打造了最有可能将这些基因的大量副本安全传承给下一代的身体……在正统的新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基础上,我们的基本预期是基因是『自私的』。」

道金斯从1973年开始创作这本书,1975年休假时再度开始。在动物学家、《裸猿》(Jonathan Cape出版社,1967年)的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建议下,道金斯将一些章节草稿给Jonathan Cape出版社的Tom Maschler过目,他强烈建议将本书的标题改为「不朽的基因(The Immortal Gene)」。现在,道金斯后悔当初没有采取那个建议。不然它就可能能中止这无休止的争论:关于自私是否是无意识的,他的批评者们热衷于对他的意向性立场进行联想(我们往往将心智能力移情到无意识的事物上,从雷暴到植物不等)。它甚至可能避免人们误解道金斯是在推崇个人主义的自私。

最后,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Michael Rodgers满怀热情地出版了这本书。他看到前几章草稿时就大呼「我必须要出版这本书」。本书一经出版,马上就取得了成功,收获了100多篇书评,其中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此后,道金斯继续创作出了从某些方面来说更好的书。《延伸的表现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更有突破性,《盲眼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更有说服力,《攀登不可能山峰》(Climbing Mount Improbable)和《解析彩虹》(River out of Edenand Unweaving the Rainbow)更富有激情,《祖先的故事》(The Ancestor's Tale)更为广博,《上帝的迷思》(The God Delusion)更具争议性。但这些主题的首次提出都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是道金斯雄辩且大胆的首次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后续著作所关注的主题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变奏曲。

本文由机器之心原创编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

加入机器之心(全职记者/实习生):hr@almosthuman.cn

投稿或寻求报道:editor@almosthuman.cn

广告&商务合作:bd@almosthuman.cn

机器之心是Comet Labs旗下的前沿科技媒体。Comet Labs是由联想之星发起、独立运作的全球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加速投资平台,携手全球领先的产业公司和投资机构,帮助创业者解决产业对接、用户拓展、全球市场、技术整合、资金等关键问题。旗下业务还包括:Comet旧金山加速器、Comet北京加速器、Comet垂直行业加速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