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獅面空行母 唐卡

 大山860 2016-02-10

清 <wbr>獅面空行母 <wbr>唐卡
清 獅面空行母 唐卡 24.6cm X 36.5cm
清 <wbr>獅面空行母 <wbr>唐卡

清 <wbr>獅面空行母 <wbr>唐卡

 

    獅面空行母原始法身爲般若佛身,報身爲金剛亥母,而化身即是獅面空行母,爲甯瑪巴之殊勝本尊,亦是蓮花生大士之護法,可遮止一切邪魔,具大威神力。
    獅面空行母,身藍色(亦有紅色者),一面二臂三目,面爲白獅子相,三目紅圓怒睜,張口露牙卷舌,十分威猛,頭戴五骷髅冠,青發飛揚,右手持金剛钺刀揚于虛空,左手擎盈血顱器,以五十鮮血人首爲項蔓,骨飾璎珞,上披人皮披風,下著虎皮裙,左肩斜依三叉卡章嘎杖。右足蜷,左足微弓,踏於屍心,以舞立姿住于蓮花日輪上,背幔爲般若烈焰光聚。
    獅面空行母(梵文Simhavaktra Dakini,藏文mKhah-hGro Seng-gehi gDong-can。)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本尊。藏傳佛教中的甯瑪、嘎舉、薩迦、格魯這四支主派,都極其尊崇和重視獅面空行母,只是各派所修傳承不同。格魯派的傳承來自薩迦派中被稱爲“十三金法”之一。十三金法是薩迦派的至寶,一般人即使用純金求法也未必求到。在以前,此法從未出過薩迦寺牆,由此足見其稀有珍貴。
    這位本尊不同一般的除障本尊,而是除障力量特別強大,在對治邪術詛咒方面也十分靈驗有效,可以對治一切時難、兵禍、瘟疫、天災、水旱、饑荒等等。在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及哲蚌寺中,此本尊修法是每天僧衆上殿必修儀軌,拉蔔楞寺大格西洛桑嘉措的寺院也在每天清晨修誦獅面空行母的儀軌。西藏各寺中的密法行者,都特別看重修學這個法門。特別在此末法年代,修這位化現爲很凶猛化相之本尊,見效會特別快,也特別有力量。
    獅面空行母的身相爲立相。在日座上,有一具平躺的人形屍體,本尊踏立其上。左手持顱器,右手高舉半月形之彎刀。以左腳直立、右腳屈曲的舞姿站立。這個舞姿,代表樂空不二。在本尊身體四周,有烈火熊熊燃燒。
    對藏傳佛教密法中的忿怒本尊形相不熟悉的人,也許會對此心存疑慮和顧忌,其實這並沒有什麽,密法中的忿怒本尊身上,往往都有屍墊、人皮、獸皮及骷髅等等飾物。它們看似恐怖,但其實各有表義,並非是真的人皮、屍體等,更非由殺生所得,而是由本尊之樂空智所變現出的形相而已。這些“恐怖”的東西,實際上只是某些佛教概念的外在標記和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