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孝道

 老刘tdrhg 2016-0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孝道

(2011-05-31 19:41:06)
标签:

杂谈

分类: 百宝箱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孝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孝文化母国,孝道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乃中国文化的瑰宝。

我国早有孝的传统。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意识到孝道的重要性,在早期儒家看来,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在的状态下,内孝与外孝最好能够保持一致。早在商周之时,在家孝父母与在外忠君主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联系,并在选拔官吏时考查个人的尽孝情况,于是就有了“举孝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人才选拔观念。在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之后,孝道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中华美德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对孝道的要求已不只限于家庭之中,企业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倡导孝悌,要求以孝处世。可以说,孝道,乃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孝,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蕴含着无坚不摧的能量,以孝励志,精忠报国,从而建功立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创出一番天地。如果子女对父母的孝能够升华到某种境界,同样能够汲取蕴含于孝的巨大能量,足以行天下、成大业、无往而不胜,甚至能够创造出奇迹。

中国文化之孝道与一般意义上的孝有非常大的区别,并不是单纯的以孝待父母,待别人。中国文化之孝道,是一种健全文化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是一种独到管理体制,它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千年的文明进化,丰富的民族元素,完整的发展过程,严密的学术体系,浓厚的社会氛围。孝有着丰富的内涵。礼敬长辈,可谓之孝;精修己身,可谓之孝;承志齐家,可谓之孝;或兴盛其国,或扬名四海,或流芳百世,或光耀门楣,亦可谓之孝······家庭行孝,尊老爱幼,其情融融;单位倡孝,忠诚企业,尽忠尽智;社会有孝,相互尊重,安定和谐。可以说,在我国孝文化的传承发扬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家庭、民族乃至国家的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现代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传统孝道文化中倡导的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的作用。我们每个人应把孝作为立身之本,正确把握孝的本来意义,关爱家庭、尊老爱幼;把握孝的引申意义,忠诚企业、建企护企;把握孝的推广意义,奉献社会、爱国为民,将“小孝”上升为“大孝”,“小爱”上升到“大爱”。所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能将孝道做于此也就等于拥有成功的人生。

中国文化之孝道,以孝修身,以孝齐家,以孝立业,以孝治国,以孝安天下。

 

分享:

19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