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形式要迎合不断增长的手机受众,这已成为新闻从业者的共识,手机用户甚至已经成为一些网站的主流读者群。但在现实中的手机或平板新闻内容生产方面,则显示出另一幅图景。 图片来源:Sebastian Horndasch, Flickr 四年前,用手机拍摄和编辑视频还是有风险的实验;现如今,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大幅提升的芯片处理能力、4G网络、全画幅高清甚至超高清视频、更强的电池续航能力、专业水准的视频软件APP以及适合移动端传播的文件格式。 France 24的视频主编Sylvain Mornet在巴黎动漫展和人类博物馆重新开放的时候也做了类似报道。可惜Periscope上的相关视频已经看不到了,但你还可以观看Twitter videos、在Social Newsroom Review(UER)看到它的案例分析。 France 24的视频主编Sylvain Mornet利用Periscope对巴黎动漫展和人类博物馆重新开放做了移动报道 在英国和爱尔兰,移动报道显然更受重视。在过去两年,英国BBC和爱尔兰广播电视机构RTE让大约1000位记者接受了移动报道培训,为员工配发了3000台智能手机。他们的目标是,无论在内容生产过程还是发布渠道,都创造更适合移动端使用的报道风格。BBC同时发布了一个收集音频和视频的APP:移动新闻采集(Mobile News Gathering)。 在美国,自《华尔街日报》与移动平台Tout2011年开始合作以来,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的新闻视频数量增长迅速。通过一个手机APP,任何记者都可以上传一段20秒的视频,同步发表在文章中或专页里。 让我们回到11月13日周末发生恐怖袭击的巴黎。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居民用Periscope直播周围的情况,大量非专业拍摄的视频在电视节目上播放,传遍世界,有些还卖出了高价。 扣人心弦的及时性是即时新闻事件的核心,它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是吸引大量观众的法宝。一些巴黎的Periscope直播者用单个视频就吸引了全球各地2000余名观众,Rémy Buisine, Moctar Kane和Stéphane Hannache是恐袭当晚受到最多关注的账号。 Periscope用户对巴黎恐袭的现场直播 在布鲁塞尔,我偶然关注了一名从前是超模、现在是时尚博主的用户的直播。在三天时间里,Chantal Hoogvliet在自己的阳台上,用手机记录了守夜者、默哀时刻以及袭击后的气氛。以视频为基础,她建立起一个巨大的社群:81531名订阅者,每次直播平均700人观看,1400次重放。 · 带来新的叙述形式; · 吸引更多相互联系、活跃在移动端的读者和潜在的国际读者; · 使现场记者工作更为灵活敏捷; 对移动报道心动了吗?下图展示的是一个基础工具包,包括了各类APP和周边产品(以苹果手机为例)。它轻便、便宜,而且出产的视频内容适用于网站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