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语称春节为“浦尼好诗”,直译成汉语即汉历新年,一听就知道不是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是外来节日。据老人们讲,哈尼族与汉族朋友交往中,每逢春节都会被受邀到家里过年,来而不往非礼也,哈尼人也回请汉语朋友到家里做客,久而久之,哈尼族地区也逐渐形成了过春节的习俗。看来哈尼人的春节是朋友交往互动的产物。 在较偏远的大部分哈尼族村寨,春节过的比较简单,杀只公鸡、踩点糯米粑粑或裹点汤圆,用美食给老祖宗磕个头就算是过春节了。 在靠近汉族聚居区域的乡镇和县城那就不同了,比如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城附近等哈尼族地区,春节家家户户杀猪、踩粑粑、祭祀祖宗,走亲访友,年味十足,热闹程度与传统节日十月年有得一拼。 节日风俗与汉族大致相同,年三十家人团聚守岁,大年初一祭祖,初二宴请各族朋友到家中做客,到了初三嫁出去的三姑六婆开始回婆家认祖归宗。 一般来说,按哈尼族的习俗,嫁出去的姑娘们在每年十月年的时候认祖归宗,但因诸多原因未能成行的,春节可以补上。节日期间,身穿盛装、携儿带女、怀抱大公鸡的年轻爸爸妈妈们回婆家过节,是节日山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团聚,沟通,交流,分享永远是主题。哈尼山寨节日最诱人的还是那份浓浓的亲情和舌尖上的美味菜肴。本地鸡、本地猪、梯田鲤鱼、梯田鸭蛋、田埂鱼腥草、梯田稻米、山药、木耳、魔芋、豆腐等等原生态绿色食品是亲朋共享的美食。 在甲寅哈尼大寨,走亲访友的客人会得到热情的主人家馈赠的漂亮的糯米粑粑和各种土特产,象征团团圆圆,永远和睦。而相隔百里的绿春哈尼族村寨风俗有所不同,嫁出去的姑娘和尊贵的客人会得到主人精心准备的烟熏大猪腿,可以深刻地感受主人家的诚意和大气。 今年春节初九属龙日,据说是春神诞生的日子,大部分哈尼村寨将迎来隆重的祭寨神活动,哈尼人用各色植物染饭花染的糯米饭和彩蛋祭祀寨神,祈祷村寨百姓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过完节,梯田可以开始撒秧了,新一年的春耕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