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晚清御窑厂画师右文画的一块红楼梦人物妙玉的瓷板。在清代,有关红楼梦人物的图画很少。因红楼梦问世后曾被列入禁书。这块瓷板画为红学研究又增添了一份史料。 这幅瓷板画画的是妙玉坐禅,从画风看,既有浅绛还带粉彩。再从质地包装上看,此作品应是1880年前即光绪早期,浅绛彩早期的作品。作者是右文,是光绪御窑厂画师。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只右文画的官窑四方花盆,可作为佐证。 如果是1880年前的画作,这就引出一段历史故事。这件瓷板画的粉本应该是晚清画家改琦画的《红楼梦图咏》。《红楼梦图咏》成书较早,可出版很晚,前后六十年历尽曲折。《红楼梦图咏》从嘉庆二十年开始绘制。上海的风雅盟主李荀香“珍秘其甚”。到道光九年,改琦和李荀香相继去世,这本图册流落于世。到道光十三年,又被改琦弟子复得,但又因变故,图册流落于南昌。到光绪三年被淮浦居士购得,直到光绪五年才得以出版。 如果这幅瓷板画是1880年前的作品,那么应是《红楼梦图咏》流落于南昌时期。至于御窑厂画师右文如何见到此书稿是一个历史谜案。这对研究改琦《红楼梦图咏》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再说这幅瓷板画的艺术性,无论主体,还是环境构图,再到道具细节,都与人物性格高度统一。先从构图上看,画家把人物安排于右上角,因是方形瓷板,与《红楼梦图咏》中的图绘相比,妙玉打坐的画面更加空旷.空灵。进一步突出了妙玉遁入空门,避世脱俗的心境。 妙玉在红楼梦中着墨不多,但是一个精彩人物。如果说黛玉是大观园的诗圣,那么妙玉就是诗仙。在知识.修养方面,大大超出黛玉。虽说是尼姑,但是带发修行。故有人评论妙玉是出家的黛玉,黛玉是尘世的妙玉。看这幅瓷板画,妙玉坐禅入定,门外的仆女打盹入睡,可看出妙玉四大皆空的心态,真正达到入定。 再看道具细节,看桌子上的摆设,那全是高雅的文房和茶具。这是突出妙玉典型性格的物证。妙玉爱写诗,写的清灵脱俗,妙玉爱品茶,茶艺超群,特别讲究。 再看妙玉身后桌子上一只大笔筒里放着两轴诗稿。高颈瓶里插着一枝寒梅。寒梅象征着妙玉的性格-----超尘脱俗,孤傲自赏而又世间难容。环境气氛的营造,使冷若冰霜,静如雕塑的妙玉形象更为突出。 画面题款为:“芳洁情怀入定中,浓春色相未全空。本来人较梅花淡,一著东风便染红。”印鉴“右文”。这首诗也寓意着妙玉的性格和命运。妙玉虽超尘脱俗,对宝玉似乎也有恋意。而最后贾府败落后,她又去舍身营救宝玉和史湘云,这都是“一著东风便染红”。诗与画面在这里高度统一于一起。 右上角印章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能识读,请高手示教。 这件瓷板尺六见方,彩釉完美,无一点瑕疵。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又是个难得的红学史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