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味】岁朝图:画里的中国年

 海明山水 2016-02-11
画里的中国年
岁朝图

编者按:
春节长假已经过半,不过幸福的年味仍在蔓延。今天画院微信公众号便特别奉上一期“画里的中国年”,以应时乐,且看我国的传统绘画是如何表现春节这个欢欣愉悦的题材的——

春节为农历岁首,古代有“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称之为“三朝”,而“岁朝”指的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俗称的“大年初一”了。每逢“岁朝”,古时文人常置古瓶、古尊、古盆于几案,插以时令花草,配上吉祥物件,以为纳福迎新。而这个习俗逐渐被保留下来,后世的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也往往喜欢在厅堂内挂一些“岁朝图”,给家宅带来明媚温煦的春意。

江寒汀《岁朝清供》1948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岁朝图”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独特、应时且受人喜爱的常用题材。它通常以描绘静物的面貌出现,常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

画岁朝,初始于唐代,而兴起于宋代宫庭。据说宋徽宗就特别喜欢,于是逐渐流行开来。直至清代,这种画已非常盛行,上自帝胄公卿,下至江湖布衣,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为春节平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吴青霞《新春佳果》197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邓怀农《十分春色》197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岁朝图画法多采写生,常以描绘静物的面貌出现,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如画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画玉兰、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贵”等。或以画冬天不易看到又想看到的花树为多,不外草木迎春的意思。

 明清时的岁朝图,仍以花卉为主,间有捎带将蜡台、香炉等佛教供器一同放在画里,谓之”清供“。清供本是祈福纳贺的一类民俗,后来不少文人独钟此道,常在绘画中表现清供,除了是对来年的祝福,也寄此以表达内心超然物外的高洁志向。

王个簃《欢度春节》195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清供”在《辞源》里的解释为“清雅的供品”。于画家笔下,“岁寒三友”、“四君子”抑或水仙、菖蒲、百合、丹柿、佛手、石榴等,以及紫砂盆、水盂、胆瓶、石头、书卷、博古架等,只要“含有善颂善祷之意”(周瘦鹃《岁朝清供》中语),皆可拾笔成趣。

汪曾祺曾著一文,名曰《岁朝清供》,其中谈到:“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朱屺瞻《独占春风》198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叶露园《天竹水仙》1957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历史沧桑变幻,时至今日,时代已赋予了中国画许多新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但不论岁朝图里画的是什么题材,那份祈福平安、寄寓来年的心意是永远不变的。上海中国画院也会继续保有这样的淳淳之心,将会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祝福来年,也祝福每一位书画爱好者,平安幸福!

贺天健《雪儿守岁》60年代 上海中国画院藏







|
沈尹默
花开遍地四时春
九域河山明似锦



分享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订阅
搜索微信公众账号“上海中国画院”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微博:@上海中国画院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197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