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的老感觉过年不热闹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太懒了”。我们把过去过年的很多习俗、环节都给省了,只剩下“吃吃吃”了! 其实老济南人过年很讲究,很热闹,很丰富。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一进入腊月,老济南人就开始“忙年”了。 先从“腊八”开始说,这一天济南人会喝用五谷熬制的稠粥,此外还会腌制“腊八蒜”,这些蒜能吃好一会。 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也称“辞灶日”。这一天,人们会在锅灶前贴上有灶王爷的年画,还要在画像前摆上麦芽糖。 “二十八,把面发”,临近除夕的几天,济南人开始蒸馍馍、炸麻叶、做发糕,打酥锅、炸藕盒、炸鱼、炸松肉等。农村人家,这时还要做豆腐,摊煎饼等。 最重要的日子当然还是“年三十”了。这一天不仅要贴春联,贴年画,当晚一家人坐在一起还要吃“年夜饭”。当然,他们吃饭前也不能忘了拜祭祖先,给他们烧纸上香。农村还会在院子里撒芝麻秸,用来“喂”祖先的牛马。 年夜饭吃完后,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守岁”。到零点新旧年交接的时候,人们会吃一顿饺子,俗称“五更饺子”,取其谐音,象征辞旧迎新。 年初一,天不亮,大家就开始拜年了。这天大人、孩子全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见面就说吉利话。 年初二,“回娘家”,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了。 正月初五,济南叫“破五”,这一天,家人不出门,又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同时还要放鞭炮“送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老济南的元宵节很气派,从正月十三就开始挂花灯,一直持续五天。百姓还会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等。 过了元宵节,这春节就算是结束了。人们又开始新一年的奋斗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文参考牛国栋《济水之南》) 频道编辑:林彦银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