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济南的农历年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1-23

我老家在济南郊区的农村,在我们那里过年是件讲究挺多的事儿。当然,这些讲究也让人感觉年味儿十足,就像一把巨大的钩子,每到进了腊月门儿之后,它就勾住我的心,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循着年味儿回老家。

文/薛易

老济南的农历年

在济南农村,过年其实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算的。腊月廿三是小年,我们那里叫“辞灶”,也就是送灶王爷。老人们说,因为灶王爷的权力很大,他不但管着千家万户的饭碗,还管人世间的旦夕祸福。假如谁家触怒了他,他就有可能到天上奏明玉皇大帝,给人间降祸。而腊月廿三正是他上天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用好酒好菜来封住他的嘴,烧纸钱填满他的腰包,让他到天上美言几句,给来年多降一点好运气。这一天,家家户户也都吃饺子,在以往这是改善生活,也是一种寄托,希望来年能够有点财运。

从腊月廿四开始,就要开始扫屋和置办年货了。以前,扫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按照传统往往需要把屋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去,晒晒阳光,每个角落都打扫一遍,所以这也是个大工程,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现在,步骤简化了,但仍然得认真对待,不扫还是不行的。

老济南的农历年

置办年货就需要赶集。农村的集不像城市的市场一样天天有,一般每隔五天才有一次。临近年根儿的集都爆满,人们摩肩接踵,走都走不动。买年货也是个体力活儿,所以往往需要男人去。女人总是不放心,怕买得不称心,就要跟着。小孩儿自然不肯落下,吵着嚷着也要去。于是,赶集就变成了全家出动。在集上,大人给家里的小孩儿买礼物和玩具,年轻人给长辈送的衣服鞋帽。即便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会至少买一件新衣服。买的卖的都说:“辛苦一年来了,该穿件新衣服了。”此外,还要买春联、福字、小摆件、鸡鸭鱼肉、蔬菜、油之类。当然,最重要的还有鞭炮。

这里需要说一说鞭炮,集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就是卖鞭炮的地方。在我们那儿,家里有年轻人和小孩儿的,都希望自己过年时放的鞭炮比别人家的响。所以就有了一种鞭炮,里面的火药特别多,叫做“大雷子”,点一个震天动地。而每一个卖鞭炮的摊位,为了证明自己的鞭炮响亮,都会时常放几挂给人听听动静。于是,整个这一部分集市都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小孩最愿意凑热闹,纷纷挤到这里来,大人们个个提起十二分的小心,生怕自己孩子受伤。终于,每家每户都买好了鞭炮,孩子们欢天喜地跟着,这集也就赶完了一大半。当然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放鞭炮会污染空气,增加PM2.5,在农村人们的环保观念也在慢慢增强,鞭炮声也就稀落了不少。

老济南的农历年

再往后就要准备过年吃的食物了。当然首先要做的是蒸馒头。馒头天天吃,但过年时的馒头和平时不一样。里面或者放上糯米,或者放上几个枣,而且有的还要放进木模子里做出形状。这叫“卡花”。有小兔、鲤鱼、荷花和福童等。这一些,集市上当然也有卖的,但总不如自己蒸出来的香甜。

有一种美食叫“酥锅”,因为比较麻烦,不是每家每户都做,但稍微讲究的人家,都会用这个来增加年味儿。做酥锅需要先把葱、姜、盐、酱油、糖、醋、白酒等配料放在锅里,加入水搅拌均匀,烧开后尝好味,调出你喜欢的味道,这就是香料。然后找一口比较大的锅,在锅底放一层白菜一层香料,一层藕一层香料,一层肉一层香料,上面再放一层鱼一层香料,然后再放一只鸡一层香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层之间要放一下煮熟的花生,间隔起来。每一层的东西可以根据喜好和口味增减。加水之后,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煨一天。煮好后放在户外冷却,慢慢锅里的水就变成胶质的了。这道菜是酸甜口的,各种味道浸透在一起,很是妙绝。

过年之前,每家每户都要做“炸货”。“炸货”指的是藕盒、茄盒、炸松肉、炸麻花等。济南盛产藕,大明湖里白莲藕美名远洋。藕盒也是济南人过年不可缺少的一种美食。炸松肉其实就是炸肉。为了配合口味,吃炸货时不至于太腻,有的人家还喜欢炸一点扁豆或者豆角。这里的扁豆或豆角往往是腌过的咸菜,吃起来比较解油腻。一般来说,每家每户的油锅一开,就预示着离除夕夜不远了。在烟熏火燎和热气腾腾中,已经能看到年的影子了。

在大年三十那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下午抽空时,还会把春联和福字贴上,通红的灯笼挂起来。男人们去找一根长的竿子,挂起鞭炮,等夜色降下来时,就拿到外面去放。于是四下里鞭炮声声,烟花点点,孩子的脸上在笑,大人们也卸下了一年来的辛劳。然后就是年夜饭就开始了。以前都是大家庭,一张桌子根本坐不开。于是男人们坐一桌,围着喝酒,女人和孩子们坐一桌,喝点甜酒或者饮料。两桌人笑声不断,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歌舞、相声,其乐融融。

老济南的农历年

大年初一重要的要数拜年。这拜年可不是打几个电话,群发几条短信那么简单,我们村子不大,拜年时需要整个村子都转遍了,才算完。只要谁家有老人,或者辈分、年龄比自己大的,就要进去问候一下。在本族之内,往往需要跪下磕头,长辈们的八仙桌前面早已放好了蒲团,这是供小辈们磕头的。这是一种庄重的仪式,其中隐含着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

大年初二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也是姑爷跟老婆去拜见岳父母的日子。这一天往往是招待客人时最丰盛的一天,推杯换盏,不亦乐乎。“姑爷”被称为“贵客”,吃饭喝酒要坐在上首位子上;回门的女儿则陪着久未见面的母亲和姊妹们说说知心话。在我们那儿,过年时走亲戚是要吃饺子的。在中午酒宴开始之前,先吃一顿饺子,让客人肚子里先打点基础,然后喝酒不容易醉,可以放开喝,不伤身体。

初三初四没有太多说法,照例走亲戚。初五在济南人看来叫做“破五”,这一天也是必须吃饺子的,家家都要包饺子,俗称为“捏破五”。

这一天和过年一样,全家人忌说不吉利的话。依旧是鞭炮齐鸣,叫做“送年”,已经开始向春节告别。初五的晚上,家有去世老人的要供上水饺,跪拜祖先,再到家门外为祖先送行。

在城里,往往到了初七或初八就要上班,而农村的春节是要到正月十五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要看灯的。农村的灯比不上城里的那么豪华,但别有一番乡野气息。平日里干农活的庄稼汉,一转身就成了演员,踩高跷、跑旱船、舞龙灯的、耍狮子,个个精神抖擞。而小孩子也不甘示弱,往往也会踩起高跷来。记得上初中时,我的同桌往往逃课去踩高跷,脸上的胭脂还没洗干净,就坐回教室里上课,让我们看了无比羡慕。

元宵节一过,春节就正式结束了。种田的开始考虑新一年的庄稼,家里人手有剩余的,开始酝酿着出门打工。在这个春节里,他们已经慰劳好自己的身心,养足了精神,准备又一年的忙碌和辛劳。而要离家的人,也早已收拾好行囊,天南地北,甩开步子,把那家在心里安放好,也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