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陵郡王:传说中的“瓷皇”柴窑真的存在吗?

 cntagu 2016-02-12

上次我们聊了陶瓷艺术顶峰汝窑瓷

可能会有人不同意,

说顶峰明明是被一些爱好者称为“瓷皇”柴窑嘛。

到这里

我们就不能不提传说中的柴窑了。


 

传说中

五代柴荣命人烧制的柴窑瓷器

“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


还有记载柴窑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更有甚者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也变成了周世宗柴荣说的。


 

严格说来,说到柴窑,

不得不加上个“传说中的”


因为,实际上,

柴窑目前只存在在传说中

没有可以确定的传世器甚至碎片,

也没有可以确定的窑址

一切可以确认的实物都没有,

有的只有传说。

 

 

几个著名的扑朔迷离的名窑瓷器,

法门寺出土前的秘色瓷,

窑址发现前的汝窑,

尚未找到窑址的哥窑,

都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在其传说出现的同时间段,

就已经有文字记载留下。


比如晚唐的秘色瓷已经出现在唐诗中。


北宋末年的汝窑在南宋的记载中已经一再出现。



而汝窑哥窑更是都有确定的传世器。

唯一的例外就是最为扑朔迷离,

一直没有实器的“柴窑”。


传说五代后周烧制,

在之后的宋元两代400多年时间里居然没有一点文字记载。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

所有关于“柴窑”的传说全都来自明清文人笔记

这些传说的记载无一例外

全都是不见实物只有风闻。

而宋元时期从没有人提到过“柴窑”这个东东。

 

有人说不对,马未都就说过,

北宋的欧阳修就在《归田录》中提到柴窑,

还写过诗说

“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这不是宋朝人提到的吗?


马未都这里都错了。

《归田录》早就整理出版了,

里面是找不到马未都说的内容的。

对于宋诗比较熟悉的朋友恐怕也早有疑问,

欧阳修的诗哪里是这种顺口溜味道。


问题在哪?

说欧阳修提到柴窑不是马未都发明的,

在不少研究柴窑的文章里都提到这一“证据”。

比如《收藏家》杂志2001年第8期《柴窑探微》一文写的比较仔细

“记载柴窑的文献以宋人欧阳修的《归田集》最早,

书中在谈及‘汝窑花觚’时曾有:

‘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这是马未都所说欧阳修提到柴窑“证据”的较为完整的版本。

马上就可以看出新问题了。

这里说的书名是《归田集》。


马未都应该是发现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百家讲坛”上自己说的时候还称《归田集》,

出版时就将书名“纠正”成《归田录》。


岂知这才是改错了。

仔细看这条材料,居然用了“北宋”,

要知只有后来宋室南迁,

后人才有南北宋之分,

欧阳修是北宋当时人,

怎么可能自称“北宋”?


而且,欧阳修老先生死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

而汝窑是宋哲宗年间设立,徽宗年间昌盛,

早已是欧阳修死后十几年了。

欧阳修怎么可能看到汝窑瓷器,

还说什么“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这很明显是后来朝代人的叙述,

只因《归田集》与欧阳修的《归田录》名字相近,

被错扣到欧阳修头上,成了所谓“柴窑”的“宋代记载”。

实际上,

这条记载确实出自一本叫《归田集》的书。

作者是清代康熙朝的翰林学士高士奇。

高士奇《归田集》十四卷,

在卷十一正有这“汝窑花觚”一条,文字丝毫不差。


    

因此,

这是将清朝人的记载误植于宋人欧阳修头上,

至于源自何时,有意还是无意,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

最早记载“柴窑”的,是明初洪武二十一年成书的曹昭《格古要论》,

也只有一句

“柴窑出北地,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而这句话,

上距周世宗柴荣的时代已经有400多年了。


也就相当于今天有人声称

他听说明末万历年间有件宝贝,

但从明末到现在的资料上完全没有记载,

也没有谁见过实物,你信吗?


近五十年后的明宣德年间,

张应文《清秘藏》记载:

“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不可得矣。

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此必亲见,故论之如是其真。

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


多出了一条听说的标准:“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再到一百五十多年后的明万历时,

在谢肇淛《五杂俎》中则记载:

“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

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妆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

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比起明初一句“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的记载,

一个完整的故事出现了,

连“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也放在柴荣身上了。

 

又过了近一个世纪,

到我们刚刚辨析清楚的清康熙

高士奇《归田集》的记载:

“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

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

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把汝窑也拉进来对比了,一个“汝窑颇仿佛之”,

又多了判断标准,也从此变出后世一系列“汝窑仿柴窑”的传闻。


更可笑的是,

描述得越华丽越精美,

可偏偏记载的文人们大多没有见过哪怕是自称的“柴窑瓷器”。

 

其实明朝时候就有人觉得不对了,

万历十九年高濂《燕闲清赏》就记载:

“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然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

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磁也。

而曹明仲则曰:‘柴窑足多黄土’,何相悬也!”

——明如镜,薄如纸说明是薄瓷,

怎么可能“足多黄土”?那明明是厚胎啊。


两个标准自己自相矛盾了。

反正谁也没见过,自相矛盾也感觉不出来。

 

当然,

见过传世“柴窑瓷器”的,是有的。

那就是我们著名的不分真假古董收藏家——乾隆皇帝。


在高士奇之后近半个世纪的乾隆见到的“柴窑瓷器”是啥样的呢?


乾隆一生作诗数万首,咏柴窑的也有好几首。


乾隆笔下的“柴窑瓷器”什么样?


“色如海玳瑁,青异八箋遵。”(《咏柴窑枕》)

——颜色好像玳瑁色,和书上说的天青不一样的啦……


“内府数枚分甲乙,夷门广牍类边涯。都为黑色无青色,纪载谁真实事谐。(自注:今内府所藏柴窑碗共七八枚,分第甲、乙,然色皆黑,无青者,亦见记载之难信也。)”(《咏柴窑碗》)

——朕内府收藏的七八枚“柴窑碗”都是黑色的,没有青的。


 

直到今天,无论存世器还是出土器,

没有一件瓷器甚至碎片能确定是传说中的“柴窑”。

 

换句话说,

传说中的“柴窑”就和传说中的“鬼”一样,

谁都听说了,但谁都没见过,有说见过的只要拿出来都不是。

 

部分人猛捧的“瓷皇”柴窑,从有记录到现在,

就这么一直是个“传说”,或者说是个信口“雌黄”

 

当然,也不是没有研究者点破。

陶瓷学巨擘陈万里先生就曾直指柴窑

“在实际上这是一种史无前例的杜撰。”


而日本学者大谷光瑞也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

“柴窑的记载要迟至明代才出现,

显然是文人总结历史上各名窑器之长而捏造出的憧憬古代陶瓷之理想图像”。


 

事实上,五代时期,

耀州窑刚刚创造出最初的天青釉瓷,

其釉色尚偏绿,还做不到100多年后汝窑那种明显偏蓝的天青。

在当时以青绿色为基调的青瓷环境里,

五代柴荣要摆脱环境创造一种全新的“天青色”是不现实的。


而所谓“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又是宋代鼎盛时期景德镇影青瓷器的特点。

明清文人笔下不断“丰富”的“柴窑”特色,

不过是将汝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宋代名窑的特色不断撮取叠加的结果,

是对古代瓷器的一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相反,如果柴荣真的命令烧制过瓷器,

由于技术所限,

真正的“柴窑”也只能与当时最顶尖的越窑或耀州窑的水平相当,

不可能出现拍脑袋的“技术大跃进”

烧出百年后汝窑和景德镇水平的青瓷出来的。


 

好了,传说中的“瓷皇”柴窑存在与否,我们就说到这里。

 

下一期,我们来看看,

成为日本国宝的中国瓷器,

为什么会是大家都想不到的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