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互联时代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dyzgww 2016-02-13

北京十一学校 田俊

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如果说今年要评选各种媒体上的关于最高频词汇的话,我估计不管在哪个媒体上,“互联网+”肯定会当选。我们也的确感觉到,互联网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交往、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即便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听说很多的概念,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还有方方面面的很多趋势。但是我想这些概念和趋势,大家,甚至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只是在憧憬之余有些似懂非懂。所以今天如果让我来讲在移动互联时代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话,我想从我们学校这两年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开始讲起。

这两年十一校园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两年多以前,我们四点钟以后,学生除了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之外,它还会有针对疑难问题的答疑,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这样的排队。但在今年,今年这种情况明显在减少。为什么减少了?很简单。学生碰到问题,经常把手机拿出来直接对着题一拍,太多的APP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还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编写的教材和资料,学生一遍一遍问,老师也有点不耐烦了,索性用Explain Everything做一个微解答。很简单,移动端、PC端都可以做,做完之后传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在问问题之前首先会查一下平台,看这个问题是不是被解决过了。如果没有看明白或者没有解答,再去找老师答疑。有的老师更简单,头戴一个小蚁相机,你正常在纸上讲解,很快做一个微视频,移动微信端马上把东西分享出去了。于是答疑就解决了,甚至还有的老师在十一点多,别的老师有一堂课他想听,但是想那会儿肚子饿了该吃饭了,去食堂的时候直接带手机,只要把小蚁相机放在教室后端,马上用手机就能即时听课,边吃边听课。

越来越多的老师习惯于在课堂上讲课结束时或者课堂前测时,想要快速得到数据统计,难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没有解决,马上一目了然。这种数据的采集还可以延伸到课后,直接用我们自己的平台和APP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掌握的情况,为我们下一节课精准的起点和给学生个体化的指导,提供数据支撑。这已经在学校非常的普遍了。

在我们课堂上还有一个技术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无线同屏。经常分小组讨论之后,学生马上把讨论的结果,拍一张照片,手机一拨拉,内容就投屏到大屏幕上,同学们马上就能对这个结果进行介绍。极大提升了师生课堂上分享交流的方式。

我们还打通线上线下,优化活动设计。比如说我们初一年级,英语(精品课)原声电影配音大赛,年年都组织,因为学生喜欢。以前组织的形式是,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配音资料,准备好了之后在课堂上把背景音画面放出来,现场配。一节课能有五个学生,六个学生做配音。这是以前做法,参与的学生是有限的,参与的也往往是那些已经获得比较高自信的学生。第二季我们发生了改变,怎么变化?直接用英语配音的app。在这个app上,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电影,先看原声,然后自己练习,差不多了再去配,一遍不够可以五遍,配完之后再发到班级圈里面,怎么评定由点赞数来评定。不再受时间的限制,任意时间,任课空间都可以。学生们比以前更有热情了,因为可以全员参与。如果一个录音不够,有的学生还配了五个,都可以。听这些配音比赛的作品,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在学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自己充分练习的情况下,感染力更好。甚至我们还发现,以前根本不可能上讲台那些学生,居然在我们改成线上分享后,他不仅参加而且得到的点赞数是最多的,而在这里之前是不可能实现。

我们的语文闫老师,在豆瓣上开了一个阅读社,自己的学生包括校内其他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还有他的“粉丝”,甚至包括校外的学生,聚焦在共同的话题上开展阅读讨论。

如果说以上说的这些点只是一些星星之火的话,那么在我们有一些的学科可能已经开始了一些系统的研究。英语学科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我们英语学科怎么做的呢?听简单,我们用沪江英语,这上面资源非常丰富。听完后你完成练习,或者对一下文稿,就能发现自己听得如何。一个季度下来,由初级到高级,自己就完成提升。如果说进入高一的时候,我们现行的教材不满足某个学生的需求,沪江英语上能找到很好满足他需求的进阶性的资源。跟老师商量一下,用这个资源就行。这是听,说和读怎么办?“英语流利说app”,妈妈送他来的路上就能解决了。一天一进度,还能跟朋友中使用英语流利说app的,一起进行参与排行榜。听说读解决了,写怎么办?我们学校引入了这一个TRP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若干的写作指导资源,学生可以上传自己写的一篇作文,平台可以自动批阅,即时的。系统能给出评分,能指出若干词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还能对文章进行一定的分析,给出你缺失的知识点和文章修改建议,智能已经到了一定的地步。英语如果是一个全流程大家改造的话,还有一个事,总得背单词吧,以前背单词是这样,发一个背单词的小条,查你是不是真的会了,一张一张小条,现在不用了。直接上“背单词的app”,“百词斩”之类的,现在很多成人都再用,一天多少单词。老师查背单词也很简单。直接把你完成的截屏过去。也有排行榜,这样一改学生原来枯燥被动的学习,现在的情况下,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过程中有及时的反馈和激励,学生马上就能喜欢起来并更好坚持下去。

在历史学科,我们在技术力量配合下,研发了历史I的app,十六个专题,例如鸦片战争的专题,相关的文本的资料、涉及到的人物介绍,各个视角的历史史料,还有能够随着事件演变的动态地图,各类书籍、视频等。开始两节课学生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结合app里给出的思考问题想一想、角色扮演等玩一下,也可以进行一些自我检测和论坛式的互动交流,后台我们会对学习路径和学习表现进行跟踪,也会收到学生提交的若干个疑问。这两节课自主学习之后的课堂上,师生聚焦核心话题进行深入讨论,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之间传递,于是深入的课堂参与便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带着我们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历史事件,形成了我们理工类学生自己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

我们还有新来的化学博士直接用可汗学院,上面各类的学习资源已经非常多了,各个资源或者有意思的知识点分析可以自由自动的组合与被组合。我们的老师在可汗学院上组建班级,结合上面的资源,结合我们学习的目标,确定合适的学习内容。学生随意选择方便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线上的学习,系统还能够记录每个学生花了多少时间,在哪些地方反复观看了,哪些地方停顿了,一口气学完还是分段学的……,不同的学习路径、学习特点等一览无余。而且系统还有能够实时的提醒和督促,“你需要抓紧时间了,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你这一周学的内容偏少了”、“还有几个点没有学习”等,这些都是系统自动的提醒。如果这个不够,再来点激励,有过程性的评价,哪个地方认真完成的好,上面有及时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提问,而这个他所提的问题很有可能被编辑这个学习资源的麻省理工一位教授解答,也有可能引得跟他学习了相同内容的印度新德里一位他根本不认识的同学的共鸣。在可汗学院还有及时的线上测评和阶段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报告,老师本身也在这个平台之上跟学生互动,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表现,搜集问题。搜集了问题,提炼出来,就成了线下课堂讨论的重点、线下问题化教学的起点。这个过程里,学生在享受丰富的网上资源同时,又享受了线下量身制作的指导。事实上,现在线上线O2O模式已经比较普遍,O2O的界限早已经被模糊了。

我们用O2O模式还解决师资和实体资源不足的问题,老师是有限的,教室也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不同的学生,面对着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不同的课程选择时,不可能很多的老师教学,也不可能同时开设几十门课程。我们怎么办。我们国际课程IB项目,一个物理老师、一个化学老师、一个生物老师直接开12门课程,但不一定是他讲的。就使用可汗学院同时开设这些课程。学生在线上学习,在线下的课堂上,老师们提供个别化的指导、提供实验器材,老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者,老师面对的也是一个又一个个体。

这是一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这几年我们还涌现了不少不仅在校内深受学生喜欢,在校外还小有名气,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大价值的老师。我们有个刚来三年的物理老师在开了一个“New ace”的微信公众号,推出了若干的留学(课程)资讯板块,据说现在粉丝已经上万,这个公众号还面向出国的校友约稿,搭建了一个有出国申请读大学的愿望学生的交流平台。我们的魏勇老师,开了“大时代”的公众号,上面的很多文章,诸如“对高考(精品课)历史学科的几点看法”、“复旦事件捅了中国教育一刀”、“学生军训应该怎么改革?”等,他分享着自己的思考。有些文章还被凤凰网、彭湃新闻转载。在这个时代,教师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学校里面,或者只面向他的学生,他的价值将会进一步被放大,进一步被挖掘。这也是这个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改变。

除了这些传统教学领域,移动互联给我们带来一些改变。移动互联甚至还改变着我们的教研。2014年年底,我们把一个教研活动放在网上,主题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我们做了网上转盘游戏的方式,转盘分为五个板块,五个板块就是当前我们应该聚焦的,关于如何为每一个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五个我们认为重要的方面,每一个板块有基本的问题,我们用了游戏化思维、众筹思想。登录后,点击“摇转盘”,指向那就出来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事先由策划组内置了一些,你就先回答这些问题,回答之后并且你还得提问题。根据提问的质量,根据回答的质量,有每个板块的专家成员给予一定的评分,经常上、积极思考回答、提出好问题多,就能得到更高的积分,也能得到不同的奖励。两周时间之内353位老师参与,这个参与度是自愿的。每周一次积分排行榜。每一周参与评比,一周一期。四期下来共收到696各问题,被采纳作为后面一期题目的有一百多道。累计登录四万余次,每次平均15分钟以上。这种教研的深度和广度,是以前的传统模式所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我们在这次实现了。

在学校管理层面的话,我们也引入了移动互联的解决办法,比如说我们用微信企业号,要约一个会议,直接选择参与人,他会自动出现在会议受邀请人的手机上。开会前20分钟还能自动提醒。今天来的路上,有老师需要学校证明,以前是得等到我签字才能盖章,但是现在手机上就能同意审批,审批函会自动转到负责盖章的同事那,马上批准,直接解决。借鉴滴滴打车的思维,校内各种保修,IT的、后勤的线上提交维修申请,三个维修人员抢单,谁先抢着了谁去,维修完后,维修申请人的手机平台上会弹出评价框,及时评价一下。于是后勤人员的工资就非常好算,一评价看服务质量,二你的接单数、看工作量。在这样的流程改造后,您想后勤维修人员还会见到保修而不去搭理、去了之后还板着脸、还会对修不修得好无所谓吗?估计不会。现在十一很多流程,都在借鉴这种思路,以推动更好地面向师生服务。这些都是在十一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改变。

前面说了,今天不会谈太多概念,只想从十一学校现在已经发生的一些变化,看看移动互联时代在学校已露的端倪。互联时代师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学校的常规模式已经在被打破,老师失去了对知识所谓的权威,甚至我们知道不比学生多。在这个时候,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我们应该怎样转变?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为教学的精准和教学的个别化提供了可能,这些已经在实现了。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学生的若干学习体验和增强参与感。游戏化的学习设计,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或者学习变成顺带就解决的事情,游戏化已经成为大家喜欢的一种方式,不仅学生如此,老师也是这样。优秀的教师必然会逐渐拥有个人的品牌,发挥更大的价值。移动互联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方式,教研的模式,甚至是学校形态也都在发生改变。真的需要大而全的实体学校吗?若干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进军教育,百度也好,谷歌也好,全部都有自己的教育领域,在旧金山湾区,一位对教育颇有不满和想法的google前员工,离职出来创办了AltSchool,很多google的高管和互联网界的大佬纷纷加盟,扎克伯格刚刚给它投了一亿美金。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实验,它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AltSchool 把科技融入管理之中,聘请了大量有远见的教师,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AltSchool 没有主管人员,没有健身房和食堂。没有报到卡,没有提醒下一堂课开始的铃声。相反,AltSchool就是街边的一个灰突突的二层小楼,就像是城市街道旁的店面。学生们带着 iPad 或者 Chromebook,以及每周的“学习列表(playlists)”。列表上记录着一系列的个人和集体活动,都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考虑到了每个人的优缺点。AltSchool 用技术跟踪每个学生的进程。 技术带给教育的改变、带给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已经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学校面临的挑战,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我们面对这种变化或者变化趋势时,我们的心态。在今年暑期我们的战略年会上,我们的校长李希贵老师讲了他所经历的这些年来的教育大讨论:八十年代的时候,学生能不能戴手表?他要是老看那个表怎么办?那会儿曾经有一个中学的班主任,因为允许学生戴手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结果还评为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现在的手表还去考虑吗?90年代中期学生穿牛仔裤很离经叛道,现在还是吗?是不是我们自己也在穿。2010年的时候学生能不能带手机。带手机,老看怎么办,老玩游戏怎么办?我们在不断禁止学生带手机的时候,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置,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在手机上办理,它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总说我们的教育要面对未来,有时我们不仅做不到面对未来,就连面对现在,我们有时也在掩耳盗铃,我们硬是能够生生把学校的教育与日常的生活方式相割裂,这是不能够的。

英国的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的科技三定律近些年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任何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改变革命性的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堑。但是真的遭天堑吗?没有。因此我们对待这一时代,我们对待若干个面临的一些变化,我们的心态还是开放的,开放式的接纳、研究,还是直接就是排斥拒绝,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积极应对这场变革,我们是否能够在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时候,也让技术推进教育的进步。

我们学校在几年前也碰到一个事情,其实跟这有相同的道理。当时我们提出十一学校的资源应该以师生中心去配置,还得让师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更加方便点,于是我们想在卫生间里配上手纸。反对的声音出现了:肯定会有学生会把手纸到处乱扔。我们也有人持试一下看看的态度。我们把手纸放进去了,有没有出现手纸乱扔的事,出现了,刚开始学生尤其是初中调皮的男生很新鲜,撕点下来乱扔当然有。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而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了,一段时间过后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有个别乱扔的,往往也会遭受旁边同学有点鄙夷的目光,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的教育要面对真实的学生,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下,让学生学会在自由中学会自律。十一学校两三年前就允许学生带手机,甚至我们还为方便他们的使用,改造了学校的网络。有没有人玩游戏?有。你以为你不让学生带,学生就真不带手机?你以为不让他玩就真的不玩?跟上其他的引导和教育,从内心上提升认识,把移动设备用在学习的越来越多,玩游戏的越来越少。所以对待这方面的事很简单。由新鲜到合理使用就是过程。在技术手段上,其实我们完全有一定的管控措施。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共同的梳理制度的跟进。碰到这些可能,其实恰恰使我们教育的契机。

我们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失去了知识权威的角色,教师和学校价值在哪里?

如果问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潜台词,那潜台词就是老师仅仅是传授知识,是知识的传递者。甚至是说的不好听一点,是灌输者。我在网上看见过这么一句话,2030年教师的角色?网上给出这么一个图片,如果现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讲授者,可能在十来年后,教师的角色比较多地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协助者,指导者。这个预判我尽管不能完全同意,但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在面对这么多资源的时候,我们可能首先是帮助或者指导学生甄别资源,基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有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可以有基于丰富资源背景下的新的教学设计,但这种设计一定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更好构建、提升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这些关注远比关注知识本身更重要。

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了两个故事,我想这两个故事背后教师的价值,互联网也不太好取代。我们有位化学郑弢老师,很喜欢化学,但总是窝着不喜欢锻炼,郑老师经常约他在下午4点后,一起到操场中边走步边讨论化学知识,不知不觉中10圈都快走下来了。我们有戏剧课程,戏剧课程结束时,会有戏剧节。去年戏剧节上的《美女与野兽》的演出,非常完美。在这华丽绽放的背后,大家知道这些孩子曾经碰到过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努力吗?就那服装来说,没有现成的,都是自己做或者找选修服装设计的同学协助制作,自己设计、自己买料、自己去缝边……,要想实现这个,得有多少落研究?面料、扎染、色彩,包括很多化学知识都用到了。两三个月的准备过程里,他们经历了多少挫折,经历了多少次想放弃又挣扎走过来的过程,多少次的争执与妥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收获远比最后我们看到的精彩多得多。

所以在新的时代,教师已经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我们已经失去知识的权威,这个时代在逼迫着我们思考教师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它让我们回到教育的源点,回到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上。

现在00后,很小的时候还没学会说话,也许就已经学会划拉手机屏幕。我们适应他们的交流购物方式吗?不一定。我们读懂他们网络语言吗?不一定。在这么丰富的网络资源的背後,我们教学设计该怎么进行,在师生与知识间等距了之后,我们到底应该有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我们若干教学理念的转变,这对教师而言,都是挑战。那么学校在帮助老师迎接这场挑战中,应该做些什么呢?这应该是学校面临的第三个挑战。

学校能做什么呢?学校能做的就是完善基础条件和帮助老师适应。可以一定程度上做点行政推动,但更多的激发教师学习愿望,帮助老师提升技术素养。从今年暑假开始,我们信息中心专设培训员岗位,同时在年轻人中招募学科技术助理,研究如何技术更好助力教与学。十一的老师假期经常集中研发课程,在研发课程的时候,我们间歇性穿插一些游戏化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活动,我们称为技术夏令营。大家看,“冷兵器”“热锦囊”“笑傲云端”“远程协助”,在这个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共同进步。第一期不够,接着来第二期,第二期主要解决学科领域用到的技术。一些现行的老师先众筹必须掌握的技能、经常使用的app、组织技术助力课堂的分享会等等,甚至借鉴“地推”的模式,挨个老师询问需要什么帮助,手把手来指导。在最近我们还梳理出十一学校的教师学科老师必备不同的学科,必备的十大技术素养,都有,通关模式,都掌握的有奖励。我们这样帮助老师打破了一些瓶颈,也为衍生出比较好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挑战,应该是传统的行政班级讲授式的空间布局与新时期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需求矛盾。在学校里,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在模糊,师生对空间的使用要求在改变,自由组合、舒适性、方便交流互动、方便展示、方便游戏的空间等等。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在这些方面,其实现在很多新建学校的设计里已经在考虑,已经融入了不少新的时期学习会怎样发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有很多创新的设计。

在我们学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把食堂改为创造连接、交流互动的地方,顺便解决一下吃饭。在食堂的一角挂上的互动屏,有讨论卓、沙发椅。在这里是一帮化学竞赛爱好者聚集地,只要到这个时间,就都在这来。吃饭,一边吃饭一边交流化学问题。我们已经在空间建设上考虑怎样更好适应新的学习场景、怎样成为学生交流和创意萌发的空间。

第五个学校面临的,应该是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概念频出,舶来的做法也非常多。在这些舶来的理念和模式里,我们有走丢的风险、有迷失自我的风险。

翻转课堂很好,但是价值到底在哪里?如果仅仅只是把老师讲的东西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头一天晚上看。看了之后,来了之后就检查,是不是会,不会的再讲解。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翻转的话,我们还是继续走在应试的道路上、灌输的道路上。翻转课堂最需要翻转的是,我们把被动学生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把被动接受知识翻转为怎样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这个需要我们对学科素养提升路径、学习路径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不是录一个视频放在那就是一个知识点讲解。对他自我的知识的建构没有任何的帮助,这样的翻转我们真的要吗?

我们一旦准备或者已经开始尝试了,就一定要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刚才我提到的学生一碰到问题就拿出手机,“作业帮”的app能够迅速帮学生找到答案。如果度没把握好,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给学生带来,可能不愿意自己钻研的弊端。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很灵活,碎片化的阅读与深度思考关系是什么?怎么把握这个度?在若干个理念,若干个变化与做法当中,我们需要审视,不能简单招办,要明确自己的“痛”,循序渐进。在学科教学领域的尝试更加不应该忘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别忘记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的本质。

这是一场转型,第六个挑战是在这场转型里,学校的路径和工作思路也会是对学校的挑战。

一旦决定动了,我们也容易感觉风雨欲来,必须暴风骤雨。但这种转型,从硬件到软件理念的转变非一两年能够完成,可能急躁不来。我们两三年前也比较急躁,那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一步一步走过来,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我们先像解决水电基础建设一样,我们改造了学校的网络,允许学生自带设备。然后就是手把手帮助老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鼓励先进,允许落后。我们没有指定那个那个学科必须怎样做,必须采用什么什么模式。而是经常性在一些先行、有感觉的老师里组织沙龙,分享工作中的“痛”,与当前的技术和资源里寻找结合点,是基于自己问题的解决。这样逐渐自下而上的衍生出了很多好的做法。希贵老师的想法是我们营造生态,而非指定道路。

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我们肯定也会遭遇很多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一年多以前我们在梳理各个部门需求的时候,有的部门提的需求非常前卫。就拿我们要实现的各个部门数据打通,实现学生全状态甚至全人生的数据积累,想法很好,但碰到很多很多困难。我们也想上自己的云服务,上自己的大数据。后来发现还有若干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平台没有成熟到位,一些研发能力没有上来等等。于是我们就开始思考当前能解决的必须解决的是什么,有一个长期的愿景,站在高处能够看到,将来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比较理性的去选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们应该选择了有序推进,循序渐进。

现在很多人将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看成第三次技术革命,跟之前的工业革命相比拟。今天我想换一个说法,这个视角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来研究看一下自己交通方式改变。行走、马车、汽车、高铁,交通方式的改变,极大拓展了我们的生活半径、改变了生产方式,也带来了若干机遇,以至于现在的地方政府会为高铁规划里是否经过本区域挤破破脑袋。而互联网被称为信息的高速公路,移动互联的网络就像是水、电、煤气市政基础工程一样,成为今后生活生产的基础。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除了导致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也会推动社会、甚至是文明的发展。在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里,世界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改变,几次技术革命已经证明这一点。

其实,移动互联时代,对于教育、对于学校也一样,太多的东西已经在被改变、在重构。学校这个鸡蛋是从外打破,还是从内重生,我们面临着挑战和选择。移动互联时代在给学校带来教与学方式、改变着师生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在逼迫着我们审视我们的教育,思考教师和学校存在的真正价值。这应该是我们教育从业者最大的机遇。

曙光已现,希望跟大家一起,在这场变革中,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教育的本质,以开放、求实、求真的心态,积极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创教育新未来。

刘华蓉:最近几年的变化非常大,田校长讲的是信息技术互联网在十一学校引起了变化,我前几天是请一位老师把这个历史课件给我看了一下,在这样技术的运用之下,学生的深度学习确实更有可能。而且很多没有想到的变化,语文课的学习跟技术加起来会是什么样,原来都想不到。但是现在在十一学校都发生了。刚才田校长讲,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学习的方式,教学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改变了教研。甚至改变了学校。田校长最后有一句话,就说我们是在营造生态而非指定道路,而且他刚才说到,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教育的本质,我们谈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考虑到。互联网对教育到底是不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我们来看孔子,当时在教学的时候,坐在大树底下和学生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朱熹在书院讲学的时候,那个场景的变化。我们鲁迅坐在三位书屋里面,包括南京、大连的西岗,包括十一学校的课堂。我们来看很多形式、方式方法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教育的本质就没有发生变化。

大家都在提出来,到底是量变还是质变,到底是颠覆性的变化还是改变性的变化。知识、科技的进步不是今天能够想想,从十一学校变革和变化里面能够感觉到,其实信息技术在十一学校带来的变化,还不是颠覆的变革。教育本身的育人特点,所有的教育目标都是道理。我们培养学生的立德树人核心还是没有变。再过一百年,再过两百年,人类社会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农科文明,到工业革命,到信息化,有一个机电可能会出现,我们创造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到那个点上的时候,会超过我们人类本身。

如果出现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在想颠覆一定是颠覆。但是会不会出现这个机会,现在是一种观念。田校长精彩的演讲和十一学校的变革,一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示和启发,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田校长和十一学校。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