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大医院的挤挤挤、等等等,拖着病躯在迷宫一样的医院里艰难辗转时,你是否也畅想过换个舒服点的方式看病,同时又不用担心被「宰」? 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选择?我要说说我知道的一个诊所。 180 元一次诊金很贵吗?在杭州市滨江区有一个诊所。 这个诊所对成年人,每次收取诊金 180 元。这个费用,包含了药师服务费和就诊后五天内的随访费用,也就是说,患者在就诊后五天里可以跟医生在线咨询上次就诊病情相关的问题。 假如生病的是小朋友,首诊的诊金是 300 元,以后复诊每次诊金是 100 元。 看上去好像挺贵的是不是?其实,比在大医院便宜。 比如小朋友咳嗽、发烧,大医院为了避免可能的医疗纠纷,大多会开胸部 X 射线检查确认或排除肺炎,不管症状轻重,都要进行输液治疗。一个轻症肺炎治下来,5 000 元左右是少不了。 这个诊所却有不同看法。 他们指出,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规范,并且参照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最新制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诊疗原则应该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就诊费用。 诊所医生听诊咳嗽、发烧孩子的肺部,假如发现肺炎会有的异常呼吸音,就会作出诊断,并不需要再行拍胸片确认,以免孩子受到更多放射线暴露。这时候,血常规检查也没太大价值,按照诊疗规范,诊所将只进行免费的血氧饱和度检查。 作出「轻症肺炎」的诊断后,医生会开给患儿够服三四天的药——没错,这个诊所的药是拆零卖的,并且着力于实现「药品零差价」——并预约下次的复诊时间。 整个疗程大约持续 7~10 天,根据标准化诊疗设计,一次 300 元的首诊诊金、两次 100 元的复诊诊金,再加上药钱,总共只需要不到 1 000 元。比起相同情况下大医院的 5 000 元,其实便宜不少。 小患者与这家诊所医生告别 上面列举的,仅仅是这个小小的诊所「诊疗标准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所谓「诊疗标准化」,就是把常见病的诊断、治疗过程统一成一个规范,让疾病的诊疗花销变得可衡量。其目的在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让医疗费用可负担。 都能看什么病?虽然只是一个小诊所,但这里拥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老年医学、急诊科医生。 平日里小孩子的头疼脑热、老年人的跌打损伤、白领人士久坐带来的不舒畅等等,全家人的健康问题,都能交给这个诊所为你解决。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排队! 预约的是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开始看病;从医生问诊到缴费拿药,你绝大多数时间都只需要待在诊室里,等待不同的诊室工作人员为你服务就好。 为了让就诊体验更舒适,这家诊所在不少细节上做足了工夫。
更多细节,还等待你亲自去发现。 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一小时内就能提供血、尿、粪常规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等临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报告;至于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科相关检查、微量元素检查(仅在有必要时才会做)等血液检查,和超声、心电图检查,这家诊所是与上海四维公司合作,获得远程报告的,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小时。 接受检查之后,患者无需再次上门来取报告、排队等医生解读,由于在就诊时已经登记了网络联系方式,查看报告、获得解读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在线完成。 值得信任吗?我的感受是,这个诊所像大医院一样值得信任。 他们聘请的均为国内三甲医院的高年资医生,因此,医生们的经验和水平,都是「杠杠的」。 据说这个诊所的管理者们非常坚定地认为,就医体验是信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他们以互联网「用户体验」的思维方式来设计整个就诊流程、针对每个环节中的每个细节进行质量控制。 诸如患者「室内挺暖和,衣服拿在手里不方便,哪里能放」「(检查设备)干净吗」的疑问、患儿「是不是要打针了」的担心、陪同看病的人「应该去哪里」「(诊床、卫生间、医生的手)干净吗」等等想法,管理者都提前考虑到,对医护的工作流程和诊所硬件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 不仅仅就诊流程,提供给患者的取药单、服药贴,这家诊所也认真进行设计,力图让患者从此不用担心「看不懂医生写了些什么」「拿到写着吃法的药,却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吃」。 这是个什么诊所?这是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丁香诊所。 和丁香医生,是同一个团队的花开两朵。 |
|